浅谈音乐教育的社会育人功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9-19
/ 2

浅谈音乐教育的社会育人功能

李凌

李凌(临沂师范学院,山东临沂276005)

摘要:面对新形势下社会文化需要,高校音乐教育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必须突出社会育人功能,本文从人类发展史中音乐文化对社会影响的认识、音乐文化的社会性、音乐感知的社会性问题三个方面论述在音乐教学中贯穿音乐教育的社会育人功能。

关键词:音乐教育;社会育人;音乐文化;音乐感知

在学生接受审美教育时面临着来自两方面的影响:社会和学校。学校教育是主要的。学校的音乐教育,面对日益发展的流行音乐的猛烈冲击,必须坚持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为主的原则,达到育人的目的,而流行音乐重在娱乐,表现树人的思想内涵较少,不利于青少年正常发育的东西较多,因此不应该纳入课堂作教材。

怎样才能使学校音乐审美教育能占支配地位而不被流行音乐的巨大冲击波淹没呢?我认为别无它法,只有教育、引导。不能采用简单粗暴的硬性禁止的方法。只有因势利导、兼顾现代审美意向,注重审美导向教育,才能起到好的效果,否则会适得其反。

学校要重视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要把民族音乐放在重要的地位,但也不能排斥外来的健康的音乐,要使学生既欣赏到典雅的民族音乐之美,也能欣赏到情感强烈、节奏变化对比大的现代音乐之美。

音乐文化是一个民族物质创造与精神创造的共同成果。特别是人类进入到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视、广播、光盘等传播工具、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音乐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产生了相当重要的影响。音乐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还在扩大,如果没有了音乐,我们的社会生活将会黯淡无光。社会需要音乐,需要理智而又有目的地运用音乐,所以,如何利用音乐文化教育,为社会取得最大收益,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人类发展史中音乐文化对社会影响的认识

在全部有文字记载的人类文化史的进程中,人们始终思考并论述了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在各时代哲学家的言论中、理论家的著作中以及音乐艺术实践家的文献中,含有对这一问题的大量阐述。

在中国古代、古希腊、古印度和其他国家的思想家在谈论音乐与国家时,主要注意力集中在两个问题上:音乐的社会功能和音乐的社会感知。中世纪欧洲的学者们也做出了他们的贡献。不过,音乐在初期,首先集中于为教会的需要服务,音乐对教堂中听众的宗教教育和道德说教(教化)的影响。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社会应用领域迅猛扩大。这时,音乐不但是在教堂里、宫廷里或者日常生活中演出,而且还是为了在爱好者的集会上、在内部甚至公开的音乐会上(稍后在歌剧院里)的演出。

18-19世纪初的音乐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有了新的性质。音乐生活民主化了:交响乐和其他形式的音乐从宫廷合唱团和贵族沙龙走向大厅,面向广大听众。中国的京剧在民间广为流传。

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随着空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音乐被赋予了更大的社会功能:联合并团结群众,在群众中宣传进步的政治思想,组织他们并鼓舞他们进行革命斗争。马克思和恩格斯多次强调指出艺术特别是革命诗歌和歌曲积极的社会作用,尤其是历史的转折关头。列宁写过“用工人歌曲宣传社会主义”,高度评价了《国际歌》以及各国无产阶级其他赞歌的动员和联合作用。这时,形成了广泛的共识:艺术,能成为德育和美育的强大手段,激发人们的创造才能、自由感、精神力量旺盛感。

20世纪中后期至21世纪,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个崭新的学科———音乐社会学。研究音乐的社会功能、音乐文化结构、听众的结构与行为、音乐与群众性通信手段之间的相互关系、社会不同阶层的音乐日常生活、音乐民俗学等社会学课题。人们更加离不开音乐了。

二、音乐文化的社会性

1.音乐文化的阶级性

音乐文化作为独立的现象,只是在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才产生的。在阶级社会里,它有阶级性。在对抗性的社会发展阶段中,它充满了尖锐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列宁指出:文化的社会实质首先并且主要的就在于文化所表现的阶级的意识形态中。这一原理也完全适用于艺术文化。

每一阶段的音乐文化中的一切优秀的、表现时代进步、人道主义思想的有客观价值的东西,都应该属于进步的、人民的文化。正是在这种文化中,历史给巴赫、贝多芬、布拉姆斯、格林卡、柴可夫斯基、玛勒、巴尔托克等世界音乐所有经典作家以应有的地位。

2.音乐文化的价值

音乐文化的社会价值力求在三个“空间参数”上取得最大指数,即取得最高的音乐思想艺术水平、最广的音乐流传、最深的音乐影响作用。以此为基础,达到高级价值、群众性和深刻效用的广泛统一。音乐应当属于人民,为人民服务。必须做到社会效用的利益与源于艺术内在要求的艺术自身利益完全一致。各类型的音乐文化的更替是按照规律性进行的,推动价值的不断提高和进步。所以,代代相传的不仅是音乐作品,而且还有审美指令、创作思想、音乐语言和作曲的某些规律。

三、音乐感知的社会性问题

所谓音乐感知,或称感知音乐,是指在精神上占有音乐艺术作品的那个人(或社会群体、整个社会)的活动。具体讲,音乐欣赏的自身并不只是相对被动的,而且还有或多或少主动的,除了享受之外还有对音乐深刻的感受、对音乐的认识和占有。

音乐行为,就其主动性来讲,是各式各样的。按主动性递增的顺序,可以分为:被动形式、半自动形式、主动形式。人类历史的经验表明,无论在哪个社会阶段,甚至哪一个人都不能没有音乐。任何主题的音乐需求都是多样的。音乐作品以及每一次演奏活动都同时满足社会的集中需求。音乐重点参与对人的教育和对社会的改造,培养人的智力、毅力和品德,唤醒和推动人的创造力和才干,促进个人的社会化,协助政治宣传,团结人们为崇高的社会理想而斗争。所以,不难看出,自古以来音乐所满足的不仅是社会、个人的无私的需求。不仅是纯精神的,而且还有物质的和物质—精神的需求。另外,音乐以它特有的方式形成社会的价值方向测定,形成社会对世界所持的态度。

在音乐的欣赏过程中,确定音乐群众的音乐感知水平相当重要。可以相对的划分出三种听众类型:高度发展的———“行家”“鉴定家”;中等发展的———“爱好者”;低度发展的———“外行”。

在听众感知的行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无疑是音乐自身。在我国,社会主义多民族的实际,也提供了多种多样的风格、题材和创作方法。

音乐与听众的影响是相互的。首先,音乐影响听众。其次,听众的感知影响音乐家的活动。因此,听众的“非单一性”必然引起音乐自身的分化,以适应各不同听众组的需求。由此可见,音乐的结构不能不考虑听众。不过,这两种结构对比的动态都必须服从社会主义音乐文化的共同规则,朝着进步方向改善、发展,相互迎合,紧密接近。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影响还将继续扩大,我们在教育中要正确对待。

参考文献:

[1]王海燕.道德教育方法论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2,(5).

[2]王长乐.大学文化简论[J].文化研究,2001,(2).

[3]王小明.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形势与对策[J].高校领导参考,2002,(10).

[4]张红霞.浅论高师音教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音乐,2003,(3).

[5]邓雅.试论歌唱艺术中的情感表现[J].艺术交流2001,(4).

[6]陈秉义.高等音乐院校音乐教育的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探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