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

/ 1

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

刘桂芝(黑龙江省勃利县勃利镇医院黑龙江勃利15450

【中图分类号】R714.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1-0126-02

【关键词】剖宫产手术下肢静脉曲张预防

剖宫产由于平卧时间较长,容易出现腰酸背痛,感觉不舒服,极易出现各种并发症,而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妇产科术后常见并发症,可发生多部位栓塞,而肺栓塞常危及生命。早期下床活动可有效预防,而手术应激,术后强迫体位,输液及各种引流管道的存在常限制病人活动。为此,我院采用术后6h被动肢体锻炼效果确定,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02-2004年,剖宫产分娩600例为对照组,年龄23-26岁,体重60—90公斤。初产妇510例,经产妇90例。发生DVT15例。其中13例曾有下肢输液史,左下肢发病7例,右下肢3例,无双侧同时发生。2005-2007年,剖宫产670例为实验组,年龄22-38岁,体重60-85公斤,初产妇600例,经产妇70例。发生DVT2例,均有下肢输液史,2组年龄、体重,产次无明显差异,2组有可比性。

2方法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术中无输血史。对

照组,术后去枕平卧6h,6h后取半卧位,12h下活动。实验组,术后去枕平卧2h后,护士帮助产妇早期翻身并详细指导家属,护理人员示范并为产妇做下肢被动锻炼。根据产妇意愿选择体位,翻身时应先将腹带包好创口,以免活动时牵扯皮肤引起创口疼痛。术后2h协助患者进行被动肢体锻炼。具体手法如下:操作者单手掌沿小腿自下而上环形按摩并轻捏小腿肌肉,持续2min,双手指腹相对交替轻拍腓肠肌及比目鱼肌,持续2min,术后3-4h,产妇肢体功能逐渐恢复时,操作者拇指与其他四指分开握四趾做足趾的屈伸运动,连做10次,并鼓励病人主动参与足背屈及下肢肌肉的等长收缩。术后6h,病人垫枕后,增加翻身次数,取侧卧屈膝位,手掌环形按摩大腿,并协助膝关节的屈伸活动,连做5—10次。将床头抬高15—30度,注意屈度不宜过大。

3结果

根据临床检验,对照组和实验组差异显著。对照组发病5例,发病率0.83%。实验组发病2例,发病率0.29%,对照组术后3—5d发病9例,6d后发病3例,实验组2例均都在6d以后发生。2组病例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肢,抗凝,溶栓等治疗,均于产后9—12d痊愈出院。

4讨论

术中连续监测血压,血压计袖带多置于上肢,下肢输液的几率增加,术后连续输液,下肢制动,影响肢体的主动与被动活动,静脉炎的发生几率明显增多。对照组中13例,实验组2例DVT病人均有术中-术后下肢输液史。建议应尽量避免下肢输液,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DVT的发生。手术创伤引起组织破坏,组织凝血因子、释放。大量,禁食,高龄产妇肥胖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均为高危因素。而定期进行下肢的主动或被动运动,如抬高下肢训练,更换体位,按摩下肢等,均可降低DVT的发生。

5护理

5.1心理护理剖宫产术后卧床,产妇的生活需由他人协助,

同时产妇对切口疤痕的担心,对新生儿状况的担心,对母乳喂养的担心等容易产生心理压力,加上长时间处于同一体位,产妇腰酸背痛而出现焦虑,不安,失眠以致保持被动体位,拒绝翻身,检查和护理。护士主动安慰病人,反复解释病情,使病人感到舒适和亲人般的温暖。

5.2体位护理剖宫产术后去枕平卧后早期翻身给予随意卧位,有利于肌肉松弛,避免不适感,有利于静脉回流,防止血栓形成;有利于肠蠕动的恢复,改善胃肠功能,预防或减轻腹胀,有利于母乳喂养,提高母乳喂养率。

参考文献

[1]吕武瑷.护理学基础.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50.

[2]石美鑫.熊汝成等实用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948-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