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学形式的艺术审美追求——基于玛克辛•格林《释放想象:论教育.艺术与社会变革》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25
/ 3

论教学形式的艺术审美追求——基于玛克辛•格林《释放想象:论教育.艺术与社会变革》的思考

刘前莉

(中央民族大学,北京100081)

摘要:玛克辛在书中提到整顿学校的结构,以便学生能够在其探索意义,同时也能够让从前的沉默者以及未被倾听者发出他们的声音。强调重塑创新意识和想象思维,更强调教学形式的艺术性要求教师兼具高超的授课技巧、教学的机智、主体的经验、内心的自由精神等以审美形式得以较好地展示,而学生通过对艺术美的感受,得以毫无阻隔地进入自我真实的、自由的内心世界,以这样的状态来享受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幸福,并同时获得了美感培育。

关键词:教学形式艺术性审美追求

一、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论述

勒曾对杜威的观点曾作了进一步阐发:真正的教育,是在受学生控制的因素与学生无法控制的因素之间保持一种平衡的环境。在他看来,学生---理想的学习,在于学生能够识别出自己在学习情境中必须顺应的因素,以及可以根据自己的目的去控制,去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具有强性的洞察力,知识与灵活性之间形成一种替换关系。

现实社会发展中,当缺少创造性人才时,教育首先受到诟病。这让大众不禁想到“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虽然钱学森他当时是针对学术研究而言,但这个问题可以推广到各个领域。但更一般的问题是:相对于我们对教育的投入,相对于我们的人口规模,相对于我们经济总量,从我们的教育体制中走出来的具有创造力的人才为什么这么少?创造力需要有知识,但是不仅仅是知识。泰勒说教育是一种改变人的行为方式的过程。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科学性、艺术性和创意性。教师应当不断追求教学方式的艺术感创新,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通过教学,不但使受教育者得到进步,而且使教师也得到提高,做到教学相长。审美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教学形式的艺术性要求教师兼具高超的授课技巧、教学的机智、主体的经验、内心的自由精神等等以审美形式得以较好地展示,而学生通过对艺术美的感受,得以毫无阻隔地进入自我真实的、自由的内心世界,以这样的状态来享受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幸福,并同时获得了美感培育,这便是教学形式的艺术性。教学形式的艺术性能帮助树立起审美的理想,更是为了教育审美育人理想的实现。同时也要把握好艺术与非艺术学科间的关系,不能单一的把教学艺术等同于音、体、美等,且艺术不是孤独的存在,它与非艺术学科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相互表达,教学形式艺术感不能让艺术教学囿于孤芳自赏的小圈子,而是在以审美为核心的基础上好好展示这种关系,使学生得以更好地理解、学习、欣赏。

二、教学形式的艺术性

2018年农历新年刚过,教育部、民政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校外培训机构明确进行整治监管,在其治理任务和整改要求中明确抵制各项针对中小学教育的整顿,专项治理行动将聚焦六类不规范行为。笔者认为,在这个整顿中,如“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等不良教育导向应该被取缔,再而回归本文中的思想,中小学教育应该是拒绝精英式的教育,此间的艺术教育作为普通教育的一种,目的在于为培养学生有健全的人格而努力,并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的艺术人才。它重在陶冶学生的艺术之心,启发他们每人都有的欣赏艺术和创造艺术的本能。

把教学形式的艺术性大致分列为“感受与鉴赏”、“表现与创造”和“知识与技能”三个领域,在明确各自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来更有针对性地探讨艺术教学艺术的审美实践。感受与鉴赏的教学形式的艺术感,能够选取符合中小学生的接受水平、对材料加以完善的利用、具有独特性和新颖性的艺术以供学生欣赏,能让学生自然地进入到艺术的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体中,能让学生获得积极对待多元文化艺术的鉴赏态度,并从充满感性的直观入手,通过艺术化的语言,在既有“形动”更有,自动”的状态中,使学生获得审美的接受。表现与创造的教学艺术,就是在保护与尊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上,营造合适的环境,给学生以足够的信息刺激来激发他们的灵感,让他们展开艺术化的想象,在合作中自在、自信地展示自我。

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艺术,就是能让艺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摆脱枯燥乏味的境况,让学生因为强烈的要在艺术中自我实现的需要而主动产生学习的欲望,营造自由快乐的学习氛围,让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自然地渗透于艺术当中去,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知识和技能,鼓励学生自由驾驭知识与技能,使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本身就成为一种艺术享受。

受与鉴赏”呈现的是一种接受艺术的状态,“表现与创造”相对而言更是一种行为艺术,呈现的是主动表现的艺术状态,而我们还单独划分出“知识与技能”这一板块,是因为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虽不能作为独立的艺术活动而存在,但却是学生感受与鉴赏、表现与创造素养不断提升的有效手段。当然,这三个学习领域的划分是相对的,在丰满的艺术世界里,在具体的艺术教学中,它们既是相互交融,相互作用的,但同时又各自有其独立的内涵,对学生不同审美素养获取有着不尽相同的作用,对于培养具有基本审美素养的中小学教育来说,它们的地位又各有轻重,由此形成一个具有艺术性的教学环境。感受与鉴赏教学艺术让学生用心体验,感受与鉴赏教学的目的就在于引导学生感受美和欣赏美,促进学生对美的洞察、鉴赏,帮助他们逐渐理解美,进而发展想象美与创造美。

以修养为基础的艺术教育。例如美术的学习目的不在完成几幅作品,即不在绘画技巧的磨练和习得,而在教以美的鉴赏力与创作力的,以养成其美的感情,使受用于其生活上。中小学的艺术感受与鉴赏教学,其目的不在于通过让学生掌握较深的艺术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技能技巧,主要是能让学生从心底接纳艺术,体悟艺术,感受艺术带来的愉悦,也就是培养他们基本的艺术感受与鉴赏力。理论知识的学习应该是为了学生当前艺术欣赏的需要而进行的,而且最好是能够穿插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进行,而不是将其作为主要的授课内容来进行,如果不这样,学生将难以在艺术教学中感受到艺术的愉悦,毕竟单纯的知识技能的学习多少是令人感觉枯燥乏味的。

真正的教育不只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拥有艺术感,使之现在就能给学生提供使生活更加充实、美好的机会。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学科欣赏与表现活动,使学生此时此刻就获得艺术性审美的愉悦体验,显然比只让这样令人愉快的事情存在于学生的遐想之中,或只是成为学生追求的目标有价值得多。感受与鉴赏教学艺术,应能让学生的心坎被浸染上一层永远保留的艺术趣味,能借用艺术品的力量,陶冶他们的美感,涵养他们的情绪,使他们享受美的生活,而不是增加一份并不精湛的技艺。要达成这样的目标,教师要能选择合适的鉴赏内容,将艺术的形式与内容和谐统一,让学生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多元的艺术,获得真正的审美性接受,这就是感受与鉴赏的一种教学艺术。

此外,增强对待多元文化的鉴赏教学艺术感也是教学中应体现多元艺术文化的原则之一。早已有诸多的论述在理论和实践中达成了共识,它大致遵循这样的一个指导性原则,第一,世界上存在着诸多不同但却平等的艺术体系,第二,任何艺术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第三,教育中应该体现出艺术所含有的多元文化性质,第四,通过对多元艺术文化的学习,使学生更珍惜自我的民族艺术文化,尊重和了解其他民族的艺术,从而达成世界范围的文化认同。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鉴赏能力,学会鉴赏可以涉猎涵盖更丰富的内容,大量地了解不同民族和地区的知识,而且如果要以不同的风格来进行创造与表现,也需要以鉴赏为基础。鉴于学科课程在整个学校课程中占有比重大,哪怕是在教学中实施了研究性学习,调动所有的学生、社会资源,也不可能穷尽对所有艺术的鉴赏。

再而,现下关注点集中的学业负担问题,其实是个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人是天生爱好知识的。几乎所有具有教育教学经验的人都能明确,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往往不觉得是负担。一名讨厌物理的学生,即使是最简单的一道物理题,对他来说也可能是负担;相反,一个对物理着迷的学生,会在物理问题中找到极大乐趣,乐此不疲的去探究。要真正减轻学业负担,就要在激发在各学科有天赋的学生对感兴趣的科目或者课程下功夫,而不是简单地降低学科教学难度。同理在此想继续引入为何要提倡教学艺术性的方式。

三、教学形式艺术性的创造功能

教育的内容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具有复杂思维和独特个性的人。教学方法艺术性可以把原本由过分注重接受式学习转向在教师的引导下,受教育者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学习,教学的重点也由教知识转向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

教育应当充分发挥艺术的创造性。教育的“原材料”是人,“产品”也是人,因而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引导,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科学性、艺术性和创意性。教师应当不断追求教学艺术的创新,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通过教学,不但使受教育者得到进步,而且使教师也得到提高,做到教学相长。艺术是运用有创意性的方式、方法来表情达意,因而艺术没有固定的模式,它会因为不同的人、不同的文化程度、不同的生活经历而变化。

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具有复杂思维和独特个性的人。一个具有艺术鉴赏能力的学生对新的事物的学习,或者说是去接纳新东西,再或者是从旧经验、以往经验中再次挖掘新的知识、迸发新的观点和理念,体现在理科技术上就多表现为新的解决技术难题,攻克难关的转折点,恰是这类转折点,灵机一动的火花,或许就源自艺术鉴赏能力所激发出的。所以说,笔者把二者联系起来,艺术想象与课程艺术鉴赏与想象力不是指凭空乱想,而是把这种欣赏美的能力放置在其他科目中,促进创造力还有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艺术与教育相结合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心智,意义在于:增强学生的感受性和分析力,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贴近社会,形成自觉思考问题的习惯。整个中国的教育相对保守,或者说过于程式化,这种教育方式把“我教给你”看得很重要,但在启发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分析方面比较欠缺。

一名优秀的学生,或者是被好学生必须具有独立的思考力和创作力,任何事物都要经过自己的判断和理解。涉及到教学和课程上好的教学不是要告诉学生一个标准答案,而是给学生提供一个标准。因为具体到一个课题,如果没有标准学生会感到无所适从,但这里面一定没有标准答案,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最佳答案,老师给学生提供的只是各种可能性。正如古希腊“七艺”包括三艺(trivium)和四艺(quadrivium),前者指语法学、修辞学和逻辑学,后者包括算术、几何、音乐和天文。柏拉图按照“以体操锻炼身体,以音乐陶冶心灵”的原则简易化理解这些所表达的洞见,对于关心教育问题的家长、教育者、学习教育的学生以及其他相关人士都是很有价值的。让学生感受到自由和快乐,教师可以从两方面做到一方面,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自由驾驭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知识与技能,也就是在知识输入和技巧训练的方法上下工夫,让学生不觉得枯燥无味。

中小学艺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应该可以更开放、灵活一点,不一定就是要安静地坐在座位上,单纯聆听老师的讲解。还可以利用饶有趣味的游戏活动来进行教学、探究性学习。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不应当有近乎脱离活的艺术、需要死记和多次重复的“规则”和“练习”等要求,脱离艺术本身的一切理论知识将始终是空洞、表面的,不能促使人去理解真正的艺术,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为使得让学生的主动学习顺利的发生,首先是启迪学生的自主思考,教师要给予能发挥学生主体创造意识的条件,提供给学生富含表现手段的艺术品以供鉴赏,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学生可以自己在聆听中在观赏中去感受、去体验去思索,发现知识,琢磨技能。

参考文献

[1]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

[2]玛克辛•格林,郭芳.释放想象:教育、艺术与社会变革[M].中国教师.2017.6

[3]王海洋,赵洪萍.艺术在社会工作教育中的实践与启示[J].社会工作.2017.3

[4]张潇.美国:艺术教育能够促进其他学科学习[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5(11)

[5]王浩.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J].群文天地.2011(03)

[6]吴雪燕.浅析艺术性教学对教师的新挑战[J].知识经济.2011(19)

[7]陈迁.美国的多学科艺术教育及其启示[J].教育科学.2010(01)

[8]汪静静,刘树勇,汪莉莉.择善固守•以待来者—浅谈大学课堂教学的“艺术”[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

[9]周惠萍.艺术教育与文学经典的定位研究[J].贵州大学艺术版2005.3

作者简介.刘前莉(1994年9月—),女,四川省泸州人,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文化传承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