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后勤改革的制度变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9-19
/ 2

我国高校后勤改革的制度变迁

米展吕永曼

关键词:强制性变迁诱导性变迁路径依赖改革模式

1高校后勤的制度性非均衡

制度变迁(Institutionchange)是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的过程,是一种效益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制度的替代过程。根据制度变迁的理论,当一种制度处于非均衡状态时,就需要制度变迁。这里的均衡与非均衡都是一种状态,制度就处于这种状态之中,这种均衡与非均衡表现在供求、结构性和利益性这几个方面,对于我国高校的后勤体系来说,它现在处于一种非均衡状态,所以就会必然的带来制度的变迁。

我国高等学校的后勤体系,像其他事业单位一样,是在新中国成立后,遵循着计划经济的规律被接管和改造,从而逐步形成的高等学校后勤保障体系。这就是:“高校后勤保障的运行完全靠政府的财政支撑,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后勤服务部门,专门负责为本校的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服务,后勤部门的经费由学校行政划拨,采用无偿供给和无偿服务的事业性、福利性运行机制,高校后勤在本质上是单一的行政事业服务工作。”在以后的几十年里,我国高等学校后勤保障一直采用这种运行方式运行。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按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资源配置方式而建立起来的高校后勤保障体系愈来愈不堪重负,高校后勤设施的落后和薄弱成为制约我国高校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显然,无论是从供求关系还是从结构分析和利益分析来看,它已不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另外一种新的制度来转换或者替代。

2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路径依赖

新制度经济学家建立了两种典型的制度变迁的理论模型,一种是诱致性制度变迁,一种是强制性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指的是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或替代,或者是新制度安排的创造,它由个人或一群(个)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林毅夫先生认为所谓强制性制度变迁,是指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和实行的变迁。

纵观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1985年中共中央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后勤改革的方向是实行社会化,1999年至2002年先后召开了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四次会议,可见这期间的改革是由政府启动和推行的,每一个环节无一不渗透着政府的指导性意见,因此,这段期间的改革是以强制性的变迁为主。

我们发现,从2002年至今,国家对高校后勤改革没有出台过相关指导性的政策,也不再组织召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许多高校也采取观望的态度,致使改革有停滞不前的趋势,高校的后勤改革似乎陷入了低潮。

这纵然与强制性变迁本身存在的缺陷有关,但是从制度变迁的过程来看,我们认为在制度变迁的过程中存在着路径依赖(Path-dependence)。道格拉斯·诺思认为,路径依赖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说,一旦一种独特的发展轨迹建立起来之后,一系列的外在性、组织学习过程、主观模型都会加强这一轨迹。一种具有适应性的有效制度演化轨迹将允许组织在不确定性环境下选择最大化目标,允许组织进行各种试验并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去识别和消除无效规则,有效保护产权,以引致长期经济增长。另一种情况是说,一旦起始阶段带来了报酬递增的制度,而在市场不完全、组织无效的情况下,会产生一些现有制度的既得利益者,他们不是为了社会利益而是为了自身利益,因此会维护现有制度,从而使这种无效的制度持续下去。这就是说在制度变迁中,这种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的机制,使制度变迁一旦走上了某一路径,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沿着既定的路径,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变迁可能进入良性循环,也可能顺着原来的非绩效的路径往下滑,甚至被锁定在低效状态,陷入恶性循环而不能自拔。

这就为我们各个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低潮现状做了一个理论的解释。在改革的过程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老旧的后勤管理的观念会时时地影响着我们的改革者。这主要表现在高校后勤管理的人事制度和后勤实体的组织性质上。第一,对于后勤体系中有行政编制的人员安置问题的处理。有些学校为了保持学校的稳定,会保留这些有人员的行政编制,这就会使他们不愿意与学校脱离,而反对后勤实体与高校分离,成为改革的一种阻碍,影响了新制度的实施。有些不保留这些人员编制的学校,又不能有效的安置和消化这些人员,同样的他们也会在使新制度无法有效实施。第二,后勤实体的组织性质不明确。高校后勤社会化要求后勤实体按照现代的企业制度组建运行,而企业制度的核心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高校后勤所服务的老师和学生,尤其是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要求它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这就形成了一个二律背反。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要想克服这种路径依赖,最主要的是要转变观念并且进行更为积极的路径探索。加强思想观念的创新,作为思想观念的意识形态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的重要理论基石。道格拉斯·诺思认为,作为支配人们日常行为的各种习惯、准则和规范等各种意识形态是有促使交易双方决策过程简化,从而节省交易费用的功能。意识形态是人们关于世界的一套信念,它是个人与其环境达成协议的一种节约费用的工具,它具有确认现行制度结果符合文理凝聚某个团体的功能,诺思认为“意识形态是减少提供其他制度安排的服务费用的最重要的制度安排”,同时他在研究中发现,由于既存的文化、传统、信仰体系等因素的制约,社会制度演进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路径依赖”。因此,我们认为在后勤改革中,加强宣传,加强理论创新,加强学校领导、师生、家长、后勤职工对后勤改革的观念认同,显得非常重要。思想观念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它不是通过强制力能解决的,因此,通过加强宣传,为制度变迁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使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沿着发展的新路径顺利前进。

3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路径选择

那么,作为高等学校本身,目前具体要怎样面对这个制度变迁呢?在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程中,高校首先要树立改革的思想观念,认清改革的目标,使高校后勤改革从强制性变迁的主导中逐渐转变为诱致性变迁,使高校成为改革的主导力量,从而强制性变迁与诱致性变迁密切配合,达到了优势互补,使改革能够前进,制度变迁能够达到新的均衡。第二,在改革的进程中,各个高校探索了不同的发展模式,主要有后勤社会化的模式、高校与高校之间的联合、服务实体模式,其中社会化模式是通过高校将后勤服务的基础设施、生活服务项目、管理运作等等交由社会和企业来承担,分离出新的后勤经济实体,以政府和社会为服务主体,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进社会服务企业或力量为学校服务,以减少学校对后勤服务的投资,利用社会力量公开竞争,投标。高校之间联合办后勤,成立后勤集团,实行企业化的管理。学校要根据企业与事业分开、科学管理的原则,使后勤集团逐步成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走向社会,参与市场竞争的经济实体。服务实体模式是由高校自身成立后勤集团或者是组建后勤实体,使得后勤实体与高校的管理方式,由原来的行政命令改为平等的签约形式。这需要后勤系统要有独立的运作体系,能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并且能够利用多元化的社会资源为学校提供后勤服务。

各个高校要结合其所在地区的经济条件,高校大部分学生生源所在地的经济情况,根据高校自身的后勤建设情况等等,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地选择适合自己学校的改革模式,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它通过后勤社会化的途径,引进江苏电信来出资安装,将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的网络和电话系统进行了改进,并且交由江苏电信进行管理。另外,高校之间的校际联合办后勤也逐步发展起来,比如北京化工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中国金融学院五院校组建了东方大学城后勤服务集团,集团下设了物资供应、餐饮服务、教育超市等分公司。这些高校都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

综上所述,高校后勤是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他从属于教学和科研等事业,但是它的存在对教学和科研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高等学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是高等学校改革的重要方面,从一定层面上来说,如果高校不能建立起一个精简高效、费用适中、保障有力的后勤体系,就会对高等教育改革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并且我们认为,在继续推进改革的进程中,要继续发挥政府的强制性变迁的作用,政府要给高校更实际的指导。高校也要充分发挥调动自身的积极性,最主要的是要转变观念,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选择适合自身的改革模式,使后勤改革沿着既定的路径进入良性循环轨道并迅速自我优化。这样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密切配合,优势互补,逐渐的推动高校后勤改革步入一个新的进程,从而使制度变迁能够达到新的均衡。

参考文献:

[1]朱寿标,曾祥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历程和现状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7.(05):666-669.

[2]梁茂辉.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探讨[J].制度建设.2007.(18):65-66.

[3]张有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路径依赖与创新[J].江苏高教.2005.(3):128-130.

[4]杨生恒,庄凤娟.后勤社会化引导高校改革软着陆[J].行政人事管理.2000.(4):15-16.

[5]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载科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中译本).[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作者简介:米展,男,副教授,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主任。吕永曼,女,研究生,南京工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