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邹平县开发区第三小学256200
摘要:随着我国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师在积极创新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赏识教育无论是在班级管理中,还是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赏识教育是一种以尊重、信任、理解以及宽容和激励学生为原则的教育观念,通过增强学生受教育过程中的自信心,以促进其综合能力的提升。小学作为学生能力培养与发展的黄金阶段,将赏识教育运用于小学班级管理中,对于发展学生个性,突出教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赏识教育策略
赏识教育在现代的小学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班主任都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多加鼓励学生的重要性。目前有很多教师还没有掌握赏识教育的精髓,对学生的赏识也仅仅停留在一句“聪明”“很好”的赞美上。长此以往,小学生就感受不到来自老师的赞美,因为无论小学生怎么做,最后老师的赞美标准都是一样的。这样学生对表扬的期待就会慢慢降低,从而让赏识教育流于形式。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问题,老师应该发自内心地去赏识学生,对学生采取更有针对性的表扬,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积极进步的动力。
一、保证方式上的多样化
首先,教师就要从自身的语言上出发来做好学生的赏识教育工作。在开展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就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赞赏,借助鼓励性的话语来教育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不断进取与发展。其次,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赏识目光。在课堂教学中一旦学生出现困难时,教师就要借助赏识性的目光来鼓励学生。最后,教师要在批改学生作业的过程中运用鼓励性的评价。从赏识教育的角度上出发,将人文性的评语融入到学生的作业中去,以此来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帮助学生产生出学习的积极性。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通过实践可以看出,和谐与平等的师生关系已经成为了赏识教育中的重要渠道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要从以下几方面出发,做好教育引导工作。首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尊重。在这一阶段中虽然学生的年龄相对较小,但是也具备一定的自尊心。所以教师不论是在与学生交流还是在进行课堂教学互动的过程中,都要正确地认识学生。其次,教师还要及时关心学生。在开展班级管理时就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关心,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注,这样也就可以让学生主动地与教师进行交流,从而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实现健康长远的发展。
三、及时提醒,指导学生正确的方向
小学生的思想还不够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从而养成不好的习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小学时期养成的坏习惯如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并且加以纠正,这些习惯可能会在学生长大以后被放大。因此,小学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对于不良的情绪和行为,都要及时发现并且要及时提醒,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赏识教育环境下教师可以采用谈话的方式教育班干部进行换位思考,摆正自己的定位,班干部不是逃离大扫除工作的权利,相反,班干部是勤劳工作的带头者。班干部自己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好班级的表率,在学生中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作用。
四、注意赏识的适度性,避免盲目赏识
教师在进行赏识教育时要注意赏识的适度性,对学生正确的行为给予表扬和鼓励,不要对学生的任何行为都给予表扬和鼓励,因为小学阶段正是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也是学习辨别是非的关键期,所以,教师的评价要有所区分。因此,教师在教育中采用赏识教育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行为做出有针对性的评价,正确的行为给予鼓励性的评价,而对错误的行为一定要及时指正,避免学生养成错误的习惯,指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观点,促使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赏识与纠正要适当进行,才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全面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赏识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为本,重视个体差异。因此,老师在教育中采取赏识教育时,应该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情感需求,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给出针对性的鼓励、赞扬和指导。对学生的评价要根据不同的个体给予相应的评价,发现每个个体的优缺点,扩大其优点,改正其缺点,对每个个体进行综合的教育指导,从而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素养,促使小学生自由、自信、主动积极地健康发展。此外,从多个角度对小学生进行评价是赏识教育的本质要求。教师应该了解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情感需求,要注重的是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学习的最终成绩,成绩不能作为评价小学生的唯一标准,因此,全面评价学生,成为班级管理、促进小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张玉红小学班级管理的理念和策略[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2]杜琳琳小学班级管理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4。
[3]王兰对赏识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课外语文,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