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性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性能研究

郭勇张颖

(河南耀天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河南省濮阳市457000)

摘要:无线通讯系统为人们的通信带来了便利,但同时无线通信系统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例如,无线通信系统很容易受到各种电磁影响,从而严重地影响无线通信系统的稳定性。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为了有效的提升人们的通信质量,为人们提供更加高质量的通信服务。相关单位应加强对有线通信技术的研究分析,然后推出更加高效快捷的有线通信技术,力图将电磁场对无线通信系统的影响减到最低,最大限度的提升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质量。这样不仅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加良好的无线通信服务,同时也能为无线通信系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性能

鉴于无线通信所面临的复杂环境,干扰问题很容易发生,对通信质量的提高会造成较大的阻碍。将抗干扰技术应用其中,能够使上述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对于通信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通信领域可视不同的通信需求,对不同抗干扰技术加以应用,全面提升我国通信领域整体发展水平。

1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概述

1.1无线通信效果

无线通信的效果,与大量因素有关,其中无线传播环境便属于非常重要的一种[y。当前,通信领域的无线传播环境主要包括两种,分别为远距离通信的环境,以及多系统条件下的无线传播环境。两种环境下,数据信息的传播均十分复杂。

1.2无线通信干扰因素

从无线信道的特点来看,其对于所有无线设备均具有开放性,无线信号的传输过程,不仅存在路径损耗,同时也会受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信号在接收时发现畸变,对通信质量的影响较大。无线信号从发送端到接收端的传输过程,需要经过大量的路径,由此所带来的损耗,会对信号本身造成极大的削弱。如环境中同时存在丘陵以及树木等,信号还会被进一步干扰,导致最终所接受到的信号质量严重下降

1.3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

为解决上述问题,通信领域针对远距离通信的无线传播环境,以及多系统条件下的无线传播环境,都提出了具体的优化措施,要求相应抗干扰技术应用其中,以使数据信息的传输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技术的性能能否有效发挥,是决定着抗干扰效果的关键,鉴于此,对其性能进行研究与验证非常必要。

2无线通讯系统当中常见的干扰类型

2.1同频

在无线通信系统的使用过程当中,无线通信系统是处于较为复杂的无线电磁波的环境当中,这些电磁波有可能会出现与无线通信系统信号频率相同的情况。这种电磁波会影响无线通信系统设备对无线通信信号的接受,从而干扰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质量。在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越来越多元化的环境之下,各种各样的电磁波层出不穷,这无疑提高了无线通信系统同频干扰出现的频率。想要有效地降低同频干扰对无线通信系统的影响,就必须要采用有效的方法对同频电磁波进行功率控制。在使用同频电磁波功率控制技术时,工作人员需要严格地计算出基站和移动台之间的最小发射功率,然后根据这个最小功率限制用户的移动设备能接收的发射功率。使无线通信用户所能接收的发射功率正好与移动台发射的有用信号最为接近,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电磁波对移动台信号的干扰。

2.2邻频

在无线通信系统的使用过程当中,当有用信号和其他信号的载频接近时,用户的接收设备就有可能接收到邻频的无线信号,从而使得无线通信受到邻频的干扰。在这种情况之下,接收设备就会接受到载频的电磁波,对无线有用信号的接受能力就会大幅降低,情况严重时还可能直接地阻断无线通信。而出现邻频干扰主要出现在分复用的蜂窝小区,这是由于这些蜂窝小区根据居民的通信需求用子带建设了基站。在使用过程当中不同的小区所产生的有用无线信号频率接近,却会对其他小区的无线通信产生干扰,从而产生较多的邻频信号,从而影响其它无线通讯信号的正常接收。为了方便人们的生活,小功率的基站带起了大型基站,这虽然能为居民通信带来一定的便利,但同时也会使频带资源分散。在这种情况之下,一旦无线电信号受到邻频干扰或者同频干扰,就有可能引发大型的无线通信系统故障。

2.3互调

在无线通信系统的使用过程当中,交调干扰的出现频率仅次于同频干扰和邻频干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两种以上或者两种的电磁波频率在传递的过程当中经过非线性电路时,彼此之间所产生的互相调制。一般情况下,电磁波在经过互相调制之后,会产生新的电磁频率,从而以全新的信号形式进行传播。但这些所形成的全新电磁信号,并不一定会给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产生干扰。只有当这些全新的电磁频率处于移动设备可接受状态时,才会干扰导航无线通信系统的正常通信。

3无线通信产生干扰的主要类型及其抗干扰措施

3.1互调干扰

降低接收机互调干扰采取的措施:为降低干扰信号电平,在接收机前端加装衰减器;混频器和高放宜采用具有平方律特性的器件,如结型场效应管等;采用多级调谐回路,以减少进入高效的强干扰,提高接收机输入回路应有良好的选择性。(2)降低发射机互调干扰采取的措施:提高发射机线性动态范围,完善发射机末级功放的性能;强化天线馈线与发射机之间匹配度;应根据互调干扰的程度选用无三阶互调工作频率组,这点在建设、规划台站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天线和发射机之间,通过加入单向隔离器与腔体滤波期的组合器件或者单向隔离器来达到降低干扰的目的;(3)降低外部效应引起的互调干扰:注意保护设备的完好性;在施工和平日检修过程中,发信机的射频避雷器、高频滤波器、天线等关键器件的接触性;应重点注意插件的接触性处于良好状态;注意系统外的异种金属的干扰产生非线性干扰;暴露室外的设备应涂防锈涂料。

3.2同频干扰

当无线通信设备发出的有用信号的载频与无用信号的载频一致时,会对接收机在接收同频道有用信号产生干扰,这种干扰统称为同频干扰。同频干扰会导致信号稳定性差,出现掉线等。针对频点,在某个小区内不断的使之分裂为微小区,这时同频干扰就会加大,因为对于同一个频点必须要有一定的距离才能复用。降低和解决同频干扰的主要措施有:降低接收机灵敏度;降低发射机功率;更换工作频率;为降低对同频保护度要求,相邻发射台的载频采用2/3行频(10KHz)偏置;降低天线高度或增益等等。

3.3跳频抗干扰

在无线通信系统当中使用调频技术这种较为成熟的抗干扰技术,能有效地降低同频干扰对无线通信系统的影响,最大限度的提升无线通讯的质量。现阶段,跳频技术在无线通信系统当中广泛运用,并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通常情况下,跳频干扰技术普遍的适用于民用无线通信,能够快速有效地提升民用无线通信的通信质量。跳频技术主要是让有用信号通过一定的规律或者速度来完成回变跳,从而有效地规避同频干扰对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影响。跳频技术由传统的无线发信技术衍生而来的,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对于码序列的选择主要依靠多频率移键完成,以有效地保证载波频率始终保持规律性的持续跳变。

结束语

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在探索的过程中,最主要的是随着无线通信系统传播环境的变化,采用综合性抗干扰技术和多元化的抗干扰解决方案,从而满足无线通信的方便、快捷、高效等特性。总之,复杂化、综合化、新型化是抗干扰技术未来发展主要方向,也是无线通信技术持续进步和发展的重要趋势。

参考文献:

[1]李孟学,丁翠环.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性能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4:88-89.

[2]谢世鑫.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抗干扰技术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16,14:61-62.

[3]肖占军.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性能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11:45.

[4]文国军,金红军,杨成.无线通信降噪抗干扰调制技术的仿真研究[J].通信技术,2016,07:817-820.

[5]张伟东.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相关思考[J].技术与市场,2016,08:190-191.

作者简介:

(1)郭勇(1983-),男,河南省西平县,本科,初级职称,无线通信。(2)张颖(1987-),女,河南省郑州市,大专,初级职称,无线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