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莲杨超群毛晓清(南充市中心医院感染管理科四川南充637000)
【中图分类号】R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7-0275-02
【摘要】目的了解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方法由受过专门培训的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按照统一的调查表,采用单盲法,对临床各科室的医生、护士进行现场观察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该院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为61.6%,且受岗位、科室、操作类型的影响;护士手卫生依从性明显高于医生;重症监护病房和新生儿病房高于普通病房;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后手卫生依从性高于接触患者前。结论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
医务人员的手是传播医院感染的重要媒介。据报道,通过手传播细菌造成的医院感染占所有原因的30%[1]。洗手是预防感染传播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为了了解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2011年10月对全院临床科室的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观察住院病房各科室正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的医生、护士的手卫生依从性。
1.2调查方法由受过专门培训的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根据卫生部2009年版《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设计本次手卫生依从性调查表,采用单盲法现场观察并记录,每科观察20分钟。
1.3统计学处理采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统计,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不同岗位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本次共调查26个科室,103名医护人员,其中39名医生、64名护士。医护人员应完成手卫生次数463次,实际正确完成手卫生次数285次,依从率为61.6%。其中护士手卫生依从率为69.7%明显高于医生45.1%(χ2=26.2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
岗位应洗手次数实际正确洗手次数依从率
医生1536945.1
护士31021669.7
合计46328561.6
2.2不同科室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重症监护室的手卫生依从率最高为88.9%,其次为儿科、新生儿科86.4%,明显高于普通内外科57.8%(χ2=20.2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不同科室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
科室应洗手次数实际正确洗手次数依从率
内科18910555.6
外科21612959.7
儿科、新生儿科221986.4
重症监护病房363288.9
合计46328561.6
2.3不同操作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在接触血液/体液后手卫生依从率最好达100%,其次为诊疗操作之后69.9%,最差为诊疗操作之前33.3%。见表3
表3不同操作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
操作类型应洗手次数实际正确洗手次数依从率
无菌操作前855564.7
诊疗操作之前451533.3
诊疗操作之后16611669.9
接触血液/体液后2525100.0
穿脱隔离衣前后452146.7
/摘手套后
接触患者环境后975354.6
合计46328561.6
3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该院手卫生依从率为61.67%,与朱明惠等[2]报道的65.7%基本一致,但比宋丽红等[3]报道的30.2%高。调查中发现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主要因素是工作繁忙,以及手卫生意识不强,大多数医生在查房过程中自始自终未曾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手。调查显示护士手卫生依从性明显高于医生,原因可能为护理人员接触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知识的机会较多,手卫生意识相对强些,但也存在戴手套完成整个病区的晨间护理后才脱手套洗手。表2显示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与科室有关,重症监护病房和新生儿病房高于普通病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这主要是重症监护病房和新生儿病房为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是医院感染重点监测的科室,经常强调了手卫生的重要性,加强了手卫生的宣传和培训,同时每张床位配备了速干手消毒剂,以及合适的洗手和干手设施。表3显示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后手卫生依从性高于接触患者前,特别在接触血液/体液后依从率达100%,表明医护人员更注重操作后的洗手,重视自我防护而忽略对患者的保护。
4结论
加强培训与宣教,提高医务人员对洗手重要性的认识;进行监督检查,提高执行力,将手卫生纳入全院目标责任管理,定期进行考核;完善洗手设施,改善洗手条件,提供快捷的干手设施,同时使用可代替洗手的设备,对于连续操作、不方便洗手时,在手没有明显污染的情况下,大力推广速干手消毒剂的使用,以方便医务人员,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何红燕,林伟青,黄雪琴,等.手污染的控制与医院感染的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0):1407.
[2]朱明惠.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状况调查[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1,288(5):624.
[3]宋丽红,贾会学,贾建侠,等.医务人员手卫生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