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英焕广西玉林市兴业县城隍镇马庄小学537813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考虑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这一理念的提出,跟叶圣陶先生的“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一说不谋而合。可见,语感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语文素养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做了一点尝试:
一、吟咏诵读,感悟语情。
语感不仅仅停留在对言语现象和语文知识正误的简单判断上,而且要对言语内容的真伪与言语形式的优劣作出迅速的感悟。从而引起主体情感的振荡,使主体的情感体验产生和谐共振,感应相融。
吟咏诵读可以感悟文章真谛,在不经意间对语言那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朗读的训练要努力追求“把自己的感情读进去,把作者的感情读出来”、“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的境界。
如朗读《槐乡五月》,“嗡嗡嗡”先声夺人,用物语夸赞槐花的魅力;“劈啪啪”以声带人,用心语赞美槐花的神韵。指导读好长句,感受行文流水、琅琅上口,使抑抑扬扬的音韵不期而至;指导读好短句,感受错落有致、波光粼粼,使丁丁咚咚的节奏自然而现。诵读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移情动容。语情在景语、物语、心语的基础上升华,成为景的延伸,物的提炼,心的显露。
二、驰骋想象,再现语象。
语感是人于感知的刹那在不假思索的情况下,有关的表象、联想、理解、情感等主动自觉地联翩而至这样一种心理现象。语感具有联想性。语言描述的对象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必须借助想象和联想来实现。因此从这一意义上来讲,没有想象与联想也就没有语感。同时,言语作品不仅具有字面意义或语表意义,而且还有言外之音或语外之意。指导学生驰骋想象,捕捉那种言语之外的高情远韵和“可解不可解”之意,他们的语感才是最敏锐、最形象的。
教学《台湾的蝴蝶谷》,通过想象把学生引向自然,引向生活,获得大量鲜活的语象,从而在身临其境中感悟、创造。在领略了蝴蝶谷迷人的景象后,学生闭上双眼,随着幽雅的音乐和老师动情的朗诵,进入无限遐想之中:“听!小溪潺潺,小鸟啾啾;看!鲜花朵朵,绿草茵茵。哇!成群结队的蝴蝶飞过来了,一群群,一簇簇,一片片,金灿灿的,红艳艳的,蓝茵茵的,将我们团团围住。它们张开五彩的翅膀,上下飞舞,随风飘来,又随风飘去。嘘!有一只只蝴蝶停在你的身上了,别动,别动……”学生那陶醉的神情,舒心的微笑中映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学生张开双眼,放飞想象,兴致勃勃地交流着:“蝴蝶仙子还和我说悄悄话呢!……”“一只漂亮的小蝴蝶停在我的鼻尖上,翅膀一扇一扇,好痒啊!”“我看见了一只蝴蝶,它的翅膀晶亮透明,在阳光里飞得轻盈优美!”……以想象帮助学生实现智的启迪,知的构建,情的陶冶。
三、联系生活,解读语义。
叶圣陶认为,敏锐的语感总是和对生活敏锐的感受联系在一起的。他说:“如果单靠翻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到的一点一点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就越深切。”生活体验是一种非言语实践,它包括生活知识经验、自然风物知识经验和人生社会知识经验等的体验。珍惜这种体验,语感才富有灵性。
学习《学会查“无字词典”》,引导学生以课文为例,试着到生活这本“无字词典”中找一找,想想还有哪些现象可以解释“骄阳似火”?答案来自生活,是异彩纷呈的:“太阳公公咧嘴笑,知了在树上叫着‘热死了!热死了!’”、“火辣辣的太阳当空照,小狗躲在树荫下直喘气。”、“烈日当空,柏油马路被晒得滚烫滚烫,都冒油了。”、“太阳发出强烈的光,人们睁不开眼,花儿低下了头,小草蜷起了身子。”……源于生活、解读生活,学生的理解是鲜活灵动的,绽放着生命力和个性神韵。
四、揣摩思辨,习得语感。
语感能力因其敏锐的“悟性”,能迅速感受语言所表达的丰富内涵。语言本身就是一个多层面、立体式的信息载体,而且“汉语具有西方语言无可比拟的民族、历史、社会、哲学、艺术、心理的深厚的文化积淀”。所以,语感能力在培养形成的同时,因其直觉体悟、整体思知的特性,也就决定了它具有多维思辨的属性。由此可知,培养语感能力应克服教学的单一性和封闭性,促使学生思知体验的多元性、广阔性、创造性。
例如:《三袋麦子》课文的主旨是教育学生向小猴学习,做事要有长远打算。学完课文后,学生谈了对三个小动物的看法,学生的回答和教参迥然不同:“小猪很会生活,懂得享受。”是呀,生活中自己寻找快乐,也是一种健康的人生态度。“小牛太老实,太死板,它怎么不像小猪那样,把麦子磨成粉,做成香喷喷的烙饼和白花花的馒头呢?”对呀,为什么不换种方式处理事情呢?“小猴其实不聪明,它应该吃一半,种一半,这样既饱了口福又有收获。”真是两全其美的好办法。独特的想法在我意料之外,而又是情理之中。
叶圣陶先生说过:“我们不论对哪种书,哪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学生在阅读中生疑、质疑、思疑、解疑,整个过程成为语感提升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