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艳丽四川省成都市大弯中学610300
摘要教授新课程的教师感到最困惑的是如何把握教授知识的“度”,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是欠缺对整个新教材教学内容的整体认识和把握。二是缺乏与新教材配套的习题册,一定程度上误导教师教学。三是教师之间缺乏更多有效的沟通。文章针对以上问题做出剖析以及建议。
关键词新课程必修1“度”的把握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四川地区于2010年采用了新人教版化学。新教材中增添了大量的内容,同时也删减了部分内容和降低了一些化学问题的难度。整体上看,化学内容更加贴近生活,更加有利于各层面学生学习的需要。《标准》中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要“一步到位”,在必修模块结束时达到课标要求。因此,如何把握物质的量教学内容的“度”是值得大家关注的!教师在教授新课程时把握不好度的原因经调查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1.原因剖析
1.1大部分教师没有教授新教材的经历,缺乏对整个高中教学内容的整体认识和把握。
这当中包括了教龄较长的老教师以及刚毕业的新教师。当新教师遇上新课程,往往只是按照新教材所提供的内容进行讲解,但是在某些知识点上,在能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前提下也要适当的进行拓展。如:让学生了解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初步学会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了解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换算。而教授过旧教材的老师则比较偏向于补充更多的知识,让学生提前对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掌握。一旦超过了这个“度”,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造成恐慌的心理。这样既不利于达到新课程所设定的目标,也违背了新课程实施的初衷。
1.2缺乏与新教材配套的习题册
这的确是大部分学校教师感到困惑的问题。目前市面上所售教材辅导资料只是穿了一件新课程的“外衣”,里面的题型仍是按照旧课程的标准设定的。例如:很多教辅资料中在“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所设定的题目里包含了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而新教材中这一节的安排在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中才出现。还有“酸、碱、盐在溶液中的电离”,大部分的辅导资料都设置了有关强、弱电解质的题目,而新教材中只介绍了电解质、非电解质,弱化了强、弱电解质的相关内容。
正是受教辅资料的限制,教师在教授过程中不得不进行深入扩展,这直接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若不进行扩充,则会出现学生上课听得懂,课后不会做题的尴尬局面。这会降低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这也不利于提升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热情与兴趣。因此选择正确的教辅资料显得尤为重要,这直接关系到教师教授知识的范围以及难度,一个好的教辅资料可以引导教师把握化学教学的“度”。
1.3教师之间缺乏更多的沟通
信息技术日益的改变着世界,对教育行业同样如此,新课程远程培训如火如荼的开展着,给一线教师关于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进行了深入贯彻。目前,新课程已实施了近两年的时间,早前教授新课程的教师所总结的经验教训,非常值得即将接触新课程的“新”教师学习,对于“新”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如何把握好“度”提供前车之鉴,可以避免走不必要走的弯路。
因此,教师之间的沟通显得非常重要,这不仅只局限于一个学校或是一个县、市,而应该是整个四川地区乃至与外省的教师们相互交流经验!但是到目前为止,教师之间的交流显得太过稀少。原因可归结为:一是时间限制,教学任务重,教师需要学习并熟练新的知识;二是地域限制,不同地区的教师沟通甚少;三是交流平台过于狭窄,沟通的渠道往往限于会议之类的,而每年能举行的会议次数有限;四是交流人员受限,多是各校或县派1-2名代表参加,而在一线奋战的很多教师不能及时感知“新声”。
2.实施建议
2.1加强课程资源建设
这里主要针对校本课程资源的建设,校本课程即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1]。教师教学过程中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建设具有本校特点的校本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实现新课改的必要条件。
上节内容分析了目前缺乏与新教材配套的习题册,每一本习题册都有其优、缺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取较典型,与新课程配套的练习题,逐渐积累形成校本课程。例如:在必修1化学第一章总复习题中有一道关于FeSO4和Cu回收的除杂推断题,如下:
必修1化学课后习题
变式题:某工厂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FeSO4,较多的Cu2+和少量Na+。为了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工厂计划从该废水中回收硫酸亚铁和金属铜。请根据下列流程图,完成回收硫酸亚铁和铜的实验方案。
(1)操作a的名称为,所需要的玻璃仪器为。
(2)固体E的成分为,加入的试剂④为,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3)加入试剂①的目的是。
(4)为验证溶液C中含有SO42-:取少量的溶液C于试管中,先加入再加入,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则说明溶液C中含有SO42-。
从以上两道类型题中我们可以看出变式题在原题的基础上加深了难度,即要除去Na+,最终得到较纯的硫酸亚铁和金属铜,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非常的有帮助!
当然,一个教师的力量是渺小的,这需要靠大量的教师共同完成,同时在选取习题时更多的是要注重其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作用。虽然这会给教师增添更多的教学任务,但从长远来看,是事半功倍的事情。
2.2增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英国剧作家,评论家乔治?萧伯纳曾经说过“当两个人交换一个苹果,得到的还是一个苹果;交换一种思想的时候,得到的却是两种思想”。每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总结出新课程教学中的经验与教训,将这种经验与教训传递给其他的教师,可以帮助他们得到更快的成长,也可以防止走同样的弯路。因此,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会给每个教师带来教学中的宝贵财富。
教师的交流可以是校内教师不同级之间的交流与指导,也可以发生在同级之间,或者是新、老教师之间。如何促进这项工作的进行呢?可以由学科带头人,定期开展校内经验交流会,或者建立QQ群,还能与其他学校老师进行交流,扩大交流面。还可以多次开展小范围的公开课,相互听课、评课,共同发展、进步!
从对新课程的教学来看,教材的把握对于新课程教学内容“度”的把握具有导向作用,一切的知识都离不开教材,因此,用好教材是关键!同时,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能够促进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刘旭东.张宁娟.马丽等《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开发》[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