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髋臼骨折48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手术治疗髋臼骨折48例分析

刘晓东

刘晓东(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急诊科河南洛阳471002)

【中图分类号】R6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5-0156-02

【摘要】目的探讨髋臼骨折的手术适应症、入路及预后。方法对48例髋臼骨折患者,根据Letournel-Judet分类方法,分别采用髂腹股沟入路18例,K—L入路14例,前后联合入路7例,改良stoppa入路9例。结果48例患者随访3~18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结果显示,后期功能优良率达到88%。并发症控制方面,1例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1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并发症控制满意。结论严格的手术适应症,恰当的手术入路,骨折的精确复位,围手术期细致的管理。是髋臼骨折术后良好效果的保证。

【关键词】髋臼骨折手术治疗

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院骨科共对48例髋臼骨折患者行手术治疗,手术适应症的把握按照唐天驷总结的①有骨折块移位大于3mm的;②合并有股骨头脱位或者是半脱位的;③关节内存在游离的碎骨片;④CT片示后壁骨折缺损达到40%或以上的;⑤移动骨折累及到臼顶的;⑥有坐骨神经损伤的;⑦没有骨质疏松症的。

48例随访患者总结手术效果肯定,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本组男38例,女10例,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54岁。致伤原因:车祸28例,高处坠落16例,建筑物倒塌砸伤4例;按Letoumel-Judet系统分类,前柱骨折9例,后柱骨折10例,双柱骨折7例,后壁骨折6例,横行骨折5例,前柱伴前壁骨折4例,后柱伴后壁骨折3例,T型骨折4例,

1.2术前处理对于合并休克及多发伤者均按照损伤控制理论原则进行处理,所有患者均做患髋前后位、闭孔斜位及髂骨斜位片,以及CT扫描,部分病人进行三维CT重建。入院后行骨骼牵引术。术前常规化验生化、传染病五项、凝血五项、三大常规,术前30分钟预防性试验抗生素,本组无开放性损伤,抗生素使用时间为48-72小时。

1.3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髂腹股沟入路18例,K—L入路14例,前后联合入路7例,改良stoppa入路9例。术中尽量微创操作同时尽量充分暴露做到解剖复位,术中透视,确保关节面平整。术后常规给予低分子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放置负压引流管1~3d,1例因术前合并股骨头脱位,术后给予持续牵引8周。术后均未行外固定,1周后坐起,2周后行伸屈髋、膝关节功能锻炼,术后3周持双拐行走,8—12周开始逐渐负重,定期复查x线片,骨折愈合后弃拐行走。定期随访。并分期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2结果

48例患者随访3~18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结果显示,后期功能优良率达到88%。并发症控制方面,1例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1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并发症控制满意。

3讨论

3.1严格选择手术适应症并非所有的髋臼骨折都需要手术治疗,术前全面系统的影像学检查对于髋臼骨折病人是必须的。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而CT扫描则能确定骨折片的大小以及骨折移位情况,故这两项都作为髋臼骨折的常规术前检查。对于部分X线及CT未能明确显示的复杂骨折,进行三维CT重建扫描。可明确显示骨折移位程度。我们对于手术指证严格按照前述标准。绝不手术扩大化。良好的手术适应症选择为术后恢复的效果及评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2恰当的手术入路选取正确的手术入路可以减少患者创伤,使骨折暴露更加充分,保证内固定位置准确,减少术后并发症。Letournel认为没有一种手术入路是能解决所有类型髋臼骨折,髋臼骨折手术入路的选择应建立在对骨折类型理解的基础上。目前最常用的、对手术切口选择有重要指导的分类,即5种简单骨折(单纯的壁和柱的骨折)、5种复杂骨折(壁和柱的合并骨折)。单纯的前柱或前壁骨折多选髂腹股沟入路,单纯后柱或后壁骨折则选K—L入路。双柱骨折和T型骨折临床上一般多选用髂腹股沟入路。部分前壁和前柱骨折采取改良Stoppa入路。应在充分术前准备的情况下,根据影像学资料分析以及外科医师个人经验选取最恰当的入路。

3.3骨折的精确复位“柱”先于“壁”,即先复位柱骨折后复位壁骨折;“大”先于“小”,即先复位大骨折块后复位小骨块;“前”先于“后”,即双柱骨折是先复位前柱后复位后;伴有股骨颈骨折的先复位股骨颈骨折后复位髋臼骨折。另外,术中接骨板、螺钉植入时使用C型臂透视也可减少医源性关节内软骨的损伤。尽量减少压迫或牵拉坐骨神经,保护周围软组织。

3.4围手术期细致的管理髋臼骨折病人一般所受暴力重,术后需较长时间制动,并发症较多,围手术期细致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从手术时间选择上,目前基本形成了统一的认识,目前临床上认为如患者无明显手术禁忌,最佳手术时间是伤后3~7d,尽量不超过2周,故主张对于全身状况较好且未合并其他外伤的患者应早期手术治疗。术后常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深静脉血栓以及使用吲哚美辛防治异位骨化形成;放置负压引流管1~3d,术后3周持双拐行走,8—12周开始逐渐负重,定期复查x线片,骨折愈合后弃拐行走。这些细微而个性化的围手术期管理对于后期功能的恢复同样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唐天驷,孙俊英.髋臼骨折的诊断与处理[J].中华骨科杂志,1992,(12):749-753.

[2]孙俊英,洪天禄,唐天驷等.影响移位髋臼骨折手术复位质量的若干因素[J].中华创伤杂志,2002,18(2):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