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丽娟(云南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云南昆明650011)
【中图分类号】R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9-0057-02
压疮又称褥疮,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的机能,组织坏死而引起的皮肤溃疡,是护理的“三大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压疮,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增加经济负担,增大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而且会加重病情,延长康复时间。严重时可因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
近十余年,随着基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对压疮的防治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目前,从全球范围来看压疮的发病率与15年前相比并没有下降的趋势,压疮至今仍是护理学领域的难题。现对压疮的病因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1压疮的病因
压疮的发生是由于身体组织受压过久、皮肤经常受潮湿、摩擦等物理刺激,加之全身营养不良等因素作用的结果[1]。目前把压疮的发生原因归纳为4种因素即压力、剪切力、摩擦力及潮湿。
1.1压力引起压疮的原因其首要因素是压力施加于骨的突起部位,并与持续的时间长短有关。
1.2剪切力引起压疮的原因剪切力作用于深层,引起组织的相对位移,能切断较大区域的小血管供应,导致组织氧张力下降,因此它比垂直方向的压力更具危害。
1.3摩擦力的原因摩擦是机械力作用于上皮组织,能去除外层的保护角化皮肤,增加压疮的易感性。临床上,床面皱褶,存有碴屑或搬运时拖、拉、扯、拽病人均产生摩擦力。
1.4潮湿大小便失禁、过度出汗或渗出性伤口恶化引起潮湿。过度潮湿引起皮肤软化及抵抗力降低;潮湿会浸润皮肤组织,削弱皮肤角质层的屏障作用,造成局部皮肤水肿;有害物质易于通过且利于细菌繁殖,使得上皮组织更容易受到损伤,而引起褥疮的产生。
2压疮的评估及预防
预防是避免压疮发生的主要手段,压疮的预防是护理工作中的难点,应对压疮易患因素做出正确的评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国内将压疮预防的重点放在加强护理管理,要求重视基础护理,国外护理则认为积极评估病人情况是预防压疮关键的一步,要求对病人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做定性、定量的综合分析,常用量表有Norton5种参数评分量表和Braden压疮评分法。
按摩无助预防压疮以往认为按摩可以预防压疮的发生,但国外护理不主张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有关研究表明按摩无助于防止压疮[2]并且还有可能加重损伤。
3压疮的护理及治疗
3.1减压各种压力是导致压疮的主要原因,对受损部位的有效减压是治疗和防止压疮继续加重的有效手段。目前用于减压的方法主要有:
3.1.1翻身及体位。
3.1.2床垫。
3.1.3翻身靠背及海绵气圈。
3.1.4各类肘部及足跟部保护器。
3.2营养支持
3.2.1全身营养支持营养不良是导致压疮的内因,又可影响压疮的愈合,蛋白质是机体组织修补所必需的物质,维生素可促进伤口的愈合。应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针对性进行营养供给,予高蛋白、足热量、高维生素膳食,以增加机体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
3.2.2局部营养支持随着科技的进步并应用于临床,外用型细胞生长因子用于治疗压疮并取得良好疗效。常用的有贝复济,能全面提高愈合质量,促进压疮创面的愈合。
3.3预防及治疗感染当未并发感染时,应保持局部清洁、透气,并用无刺激性或较低刺激性消毒液涂抹创面预防感染;当出现感染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全身或局部加用抗生素。
3.4局部处理包括创面彻底清创,外科治疗,并用水活性敷料对伤口持续清洁,通过肉芽组织的形成而调理创面,加之应用湿性疗法以促进上皮形成。用激光、外科手术治疗也是近几年来的新手术方法。
3.5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3.5.1压疮多发生于长期卧床的年老或脊髓损伤、肢体瘫痪等生活不能自理者,往往因病程迁延而感到痛苦,易产生急躁、焦虑、孤独、悲观、绝望等消极自卑心理,对疾病的治疗失去信心。护理人员应采取各种沟通技巧和病人进行沟通,耐心安慰,积极疏导,提高病人心理承受能力,消除不良心境,促进身体早日康复。
3.5.2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知识宣教,介绍压疮发生、发展及治疗护理的一般知识,并教会家属一些有关压疮预防措施,如勤换体位、勤换洗、勤检查等,使患者及家属能积极参与,自我护理,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自觉配合医护治疗,尽早从疾病和伤痛的负性情绪中解脱出来,以促进机体免疫机制的恢复。
在压疮护理中预见性是第一位的,在对患者进行充分评估的基础上,找出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针对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最优化方案,及时发现潜在性压疮的部位,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把压疮消化在萌芽状态。尽可能使患者感到舒适,避免痛苦,同时考虑患者的价值观和愿望,以最少的资源发挥最佳的效果,以改善压疮治疗的效益成本比,使压疮护理走向制度化、程序化、人性化、科学化。
参考文献
[1]吴山红,孙静华.从生物力学角度谈颈髓损伤病员褥疮护理的体会.实用护理杂志,1993,(11):4.
[2]葛兆霞.压疮护理的研究进展.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6,2(2):80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