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叶酸与锌剂治疗小儿难治性腹泻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口服叶酸与锌剂治疗小儿难治性腹泻疗效观察

胡勇

胡勇(湖北省公安县人民医院湖北公安434300)

【中图分类号】R6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4-0292-02

【摘要】目的探讨锌剂与叶酸治疗小儿难治性腹泻的效果。方法66例小儿难治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葡萄糖酸锌与叶酸治疗,连用10天。结果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x2=4.24,P<0.05),治疗组的腹泻与脱水时间对照组短,(t=3.43、2.05,P<0.01、0.05)。结论锌剂与叶酸治疗小儿难治性腹泻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锌剂叶酸难治性腹泻

小儿难治性腹泻是指小儿迁延性与慢性腹泻[1],其原因众多,有些原因限于检测手段较难查找,同时该病并发症多,且较严重,给临床医师的治疗造成一定困难。本文采用锌剂与叶酸治疗小儿难治性腹泻,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7月-2011年7月在本院儿科住院符合慢性迁延性腹泻诊断标准[2]的患儿66例,其中迁延性腹泻(病程2周~2个月)36例、慢性腹泻(病程大于2个月)30例;男31例、女35例,年龄6个月~3岁8个月。患儿每日大便次数7、8次-10余次不等,大便呈黄绿色、水样或蛋花状,部份病例含有不消化食物;大便常规检查脂肪球+~+++,白细胞少许~+,大便细菌培养均(一);合并脱水征39例(59.1%),轻度贫血14例(21.2%),中度贫血7例(10.6%),肝功能有低蛋白血症23例(34.9%),离子组血钾低11例(16.7%)、血钠低21例(31.8%)、血钙低18例(27.3%)、血锌低29例(43.9%)。将66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与病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根据病情采取①饮食调整:如去乳糖饮食,或根据患儿的特殊需要(如牛奶过敏、营养不良)采用特殊的配方奶;②防治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③微生态疗法;④肠黏膜保护剂;⑤对症与支持疗法:如纠正贫血与低蛋白血症、肠道外营养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锌及叶酸治疗:葡萄糖酸锌口服,年龄1岁以上每日元素锌20mg,小于1岁者每日10mg;叶酸口服小于1岁者2.5mg/次,1岁以上5mg/次,均为3次/日。以上两药疗程为10天。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参照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制定的迁延性与慢性腹泻疗效判断标准,显效:治疗5天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有效:治疗5天时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治疗5天时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无好转甚至恶化。

4结果

4.1两组疗效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x2=4.24,P<0.05)。

4.2两组止泻与脱水纠正时间比较治疗组均短于对照组(t=3.43、2.05,P<0.01、0.05)见表1。

4.3不良反应治疗组3例患儿出现轻微的恶心、腹痛(哭闹),经一般处理后症状消失。

5讨论

小儿难治性腹泻包括迁延性与慢性腹泻,是一组多因素引起的常见疾病,严重危害婴幼儿的健康。其病因复杂,感染、过敏、酶缺陷、免疫缺陷、药物因素、先天性畸形等均可引起,部分病例病因不明。各种原因所致的难治性腹泻,使得小肠黏膜充血水肿,特别是小肠绒毛萎缩、变性,使成熟的带有刷状缘的上皮细胞肽酶活动性降低,又因肠黏膜发生改变,致使双糖酶活性下降,乳酸积滞在肠腔,增加了肠腔的渗透压,使水和电解质自肠壁反流至肠腔。与此同时,小肠液增加超过了肠吸收的限度,肠有效吸收面积减少而致腹泻。此外,动物模型中证实缺锌动物肠绒毛轻度萎缩、刷状缘双糖酶活性下降;淋巴样组织萎缩,皮肤迟发超敏反应减弱,胸腺激素活性下降,抗体形成细胞数量减少,T杀伤细胞活性降低。缺锌时小肠粘膜水钠转运下降,受损的肠黏膜不易修复从而加重腹泻。

叶酸是由喋呤啶、对氨基苯甲酸和谷氨酸等组成的化合物,原是用于治疗叶酸缺乏性巨幼细胞性贫血,近来研究发现叶酸可促进肠刷状缘损害的上皮细胞再生,加快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修复,同时叶酸作为合成DNA的主要物资,其缺乏时有关代谢途径受到严重影响,补充叶酸可改善细胞代谢。此外,叶酸具有调节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的功能,有助于增强机体抵抗能力。

本文采用锌剂与叶酸治疗小儿难治性腹泻,治疗结果显示总有效率达93.9%,腹泻与脱水均于较短时间内纠正,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过程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故此方法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参考文献

[1]杨海军,孙梅.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病83例临床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09,27(10):930-934.

[2]吴梓梁.小儿内科学[M].郑州:郑州人民出版社,2003:1854-1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