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涛(封丘县职业教育中心,河南新乡453300)
一、中职教育的发展现状
中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基础,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培养生产服务一线高素质劳动者的有效途径,也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高教育水平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投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中等职业教育取得了进一步发展。
1.投入力度逐步加大。近年来,中央投入的职业教育资金稳步增加。“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新增职业教育专项资金140亿元,经费总规模是“十五”期间的10倍以上。建立了中等职业学校贫困生国家助学金资助制度、国家奖学金制度,对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资助和奖励。
2.招生规模迅速扩大。随着资助体系的不断完善,中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不断增强。从2003年开始,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至2009年,全国完成了年度招生860万人的历史性任务,中等职业教育呈现出勃勃生机和良好的发展态势。
3“.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模式更加清晰。在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政策的指导下,各级中等职业学校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调整专业结构。通过与企业和人才市场的密切合作,大力推进校企建设、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走出了一条充满活力的发展之路。
4.教育培养能力建设得到加强。近年来,国家先后实施了“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县级职教中心建设计划”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计划”等一系列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工程,建立和完善遍布城乡、灵活开放的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同时加强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大力提升这些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能力。
二、中等职业教育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在发展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其进一步发展的步伐。
1.招生瓶颈问题。招生的难度加大也成为许多学校普遍反映的问题。一方面,职业教育的发展依然受社会观念的制约。中等职业教育的地位和声誉远不及普通教育,许多学生和家长也对职业教育缺乏了解,认为一旦步入中等职业学校,就无接受大学教育的机会。另一方面,自2000年以来,高等学校迅速扩招,普通高中教育倍受青睐,使得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急剧萎缩,且质量下降。
此外,近年来产业结构的调整激化了就业领域的竞争,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就业门槛较低,使得农村劳动力无须接受技能培训就能就业;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部分用人单位对高学历的追求使人才高消费现象愈演愈烈,直接导致中等职业学校受到冷落。
2.压缩学制,提前离校。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学制安排中,全日制学生一般为三年,前两年在校学习,第三年离校进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锻炼实际操作能力。学生在校期间接受正常学习和实训要产生相应的费用,如住宿费、耗材费、教师聘用费、水电费等各种费用,这些费用占去了整个学生培养费的大部分。由于许多学校普遍存在财务紧张的问题,为了减少开支,就采取让学生提前离校的办法进行顶岗实习。
3.学生实训时间少,条件差。衡量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的高低,是看培养的学生能不能满足职业岗位的需要。因此,在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过程中,无论是师资、教材,还是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都应该重视实践性,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由于技能培养模式中许多专业对实训设备、场地等条件要求较高,很多学校难以达到标准;不少学校在实训过程中为减少材料消耗,压缩学生实训课时,造成学生操作练习有限,动手能力差。
4.学生正常流失。由于职业学校学生各方面素质相对较低,学习观念、职业观念等不牢固,学习兴趣不高,感到升学无望,造成悲观厌学的心理,从而导致中途辍学,学生流失。
三、中等职业教育问题的对策
1.调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比重。经费不足是目前制约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教育经费在各级各类教育中的分配不合理也是影响教育公平的重要因素。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经费来源中,政府拨款所占比重较小。职业教育的高成本不应该通过收取高学费来解决,而应该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
2.完善学费制度,减轻受教育者个人或家庭的经济负担。由于我国职业教育目前属于非义务教育,因此国家规定职业教育可收取一定的学费,所以学费标准应根据学校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群众支付能力、专业特点来规定,采取属地化管理,由学校所在地的政府有关部门规定。
3.完善贫困生的资助体系,建立合理、全面的利益补偿机制。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扶困助学体系的基本建成,高等职业院校贫困生资助也纳入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范围,但中等职业学校的助学制度尚不完善。因此,在对贫困生学费减免的前提下,设立职业教育奖学金、贷学金,鼓励行业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等。一方面,加大经费投入,扩大资助覆盖面;另一方面,创新体制机制,推进中等职业教育贫困生助学制度建设,确保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实现教育的公平。
4.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道德价值观的培养。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价值观、学习观、职业道德观,把他们培养成既有知识和技能,又有理想和道德的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