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爱民(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人民医院甘肃天水741400)
【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5-0114-02
【摘要】中医治病注重整体观念,提倡天人合一,强调治未病,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时间治疗学的一种体现,笔者多年来在这种原则指导下,对慢支、哮喘及风湿关节炎等慢性疾病进行冬病夏治及冬病冬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诠释了中医时间治疗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中医时间治疗学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病夏治冬病冬治
中医药学注重整体观念,阴阳平衡,脏腑固密,强调天人合一,应用时间治疗学,做为国人的民族医药的一项内容,千百年来一直在防病治病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即便在医学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依然是璀灿的明星,绽放着勃勃的亮光。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体现了阴阳的互根和人应顺四时阴阳变化而养生,马莳注曰“夫万物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藏于冬,则此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而有养生养长之道者,养阳气也,秋冬而有养收养藏者,养阴气也。”就是说春夏天地阳气生长,人体亦应养生养长以适应之,作为秋冬收藏之根,秋冬天地阳气收敛、潜藏,人体亦应养收养藏以适应之,作为春夏生长之根,如此阴阳互根,天地合一,则能长生少病。
“春夏养阳,秋冬养阳,”是中医时间治疗学具体表现的一个小方面,分述如下:根据季节气候的不同,阴阳消长情况,治疗用药应顺应四时阴阳来变化。《本草纲目》春月宜加辛温之药,薄荷、荆芥之类,以顺春升之气,夏月宜加辛热之药,香薷,生姜以顺夏长之气,长夏宜加甘苦辛温之药,人参、白术、苍术、黄柏之类,以顺应化成之气,秋月宜加酸温之药,芍药、乌梅之类,顺应秋降之气;冬日宜加苦寒之药。黄芩,知母以顺冬沉之气,所谓顺时气而养天和也。根据季节气候的不同,饮食寒温各有所宜,王冰云:“春食凉,夏食寒,以养于阳,秋食温,冬食热,以养于阴。”此外对于阴阳偏盛偏衰之病,尚可结合时令季节阴阳盛衰消长来调治,可以提高疗效,例如阳虚之疾,其病每于春夏稍愈,秋冬加剧,治疗则应于盛夏阳气旺盛之时,给予培补,到秋冬就可减轻症状或减少复发,即所谓“冬病夏治”之法。
以下就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等病,应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采用冬病夏治及冬病冬治的方法进行治疗,加以阐述。
冬病夏治是对各种冬季易发或冬季发作症状较重的各类疾病,在夏季施行的一种治疗方法,由于夏季炎热,人体皮腠开启,化生功能旺盛,这时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疗各种时邪可采用清热泄火,宣发降逆,养阴凉血的方法。而冬病夏治正是看好夏热之时,气血充盛,皮腠开启,阳气升腾宣发之时,通过补养阳气,促进人体阳气更加充盛,而达到养阳益阴,阴阳互补,补益阴血,乃至壮筋强骨添津补髓,固秘脏腑的作用。常见方法如用熊油、獾油泡用祛风强筋的中药,乌蛇,海风藤,雷风藤之类,罐装密封后,在清明前后埋入地下,用马粪或醋糟之类,把罐子四周围起,上面再覆盖土,到夏至开启后,对于风湿关节炎病人,暴露患处关节,将药汁涂于关节,并在太阳下曝晒,让药力达到关节部位,或用针灸的方法加以治疗。对于慢支,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传统的白芥子泥丸穴位敷贴,天泡灸的方法进行治疗,使局部皮肤红肿甚至起泡,通过经脉穴位传导,达到药物的温煦通透。直达病所,所取穴位多为双侧背俞穴,心、肺、膈、肾俞等穴,治疗原则为温通经络,温阳益气,补益脏腑,用药配方白芥子温肺袪痰,通络止痛,细辛散寒止痛,温肺化饮,元胡行气止痛,甘遂泻水逐饮,鲜生姜温肺止咳,加少许麝香或安息香芳香开窍。加强药物走窜作用,共同达到补阳宣肺,温心阳,化痰止咳,调节心、肺、脾、肾功能,纠正因为阳气损耗,体质虚弱。及慢支、哮喘反复发作而导致的肺气不宣,肺阴虚弱,肺肾阴虚等症,减轻及治愈每年冬季发作的咳嗽、痰喘等症,及胸部胀满,气短不足以息,或防止由于本病招致的心肾疾患。同样如冻疮,慢性胃病等慢性疾病,及年老体弱之人,卫阳虚弱。不能很好地抵御外邪,春生夏长之季,不能更多的制备阳气,则秋无所收,冬不能御寒而封藏,那么冬季的风燥严寒,趁虚侵袭。一者招致旧病发作。再者病邪加重,所以冬病夏治,既是对冬病的预防。又是对冬病的治疗,充分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观点,既能达到未病先防,又能做到既病防变的目的。
冬病冬治是对年老体质虚弱患者,冬季易受外邪侵袭,而出现的慢支、哮喘、风湿关节炎、心、肺、肾等疾病采用的治疗措施。体虚之人,阳气不足,春生不足,夏长无力,秋不能收,冬不能藏,阴津不固,采用秋冬养阴的治疗原则,补益阴津,来达到调和阴阳气血,固密脏腑,而使机体生理功能得以正常发挥,笔者数十年对多例慢支,哮喘病人,在每年冬至开始,九九共八十一日,通过自拟方百合润肺丸的口服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也充分体现了秋冬养阴的治疗原则。具体方法如下:百合润肺丸是药食合剂组方,药物有百合,沙参,杏仁,蛤蚧,射干,地龙,贝母,五味子,核桃仁等。上述药物粉碎,过筛,炼蜜为丸,共一百六十二丸,于每天早晚各服一丸,至九九最后一天服完,药食合剂,附和医学发展需求,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的提高,对药物毒付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药食疗法逐步被临床防病治病所亲睐,《素问》即有“食养尽之”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是主张医者治病“以食为先”,况且药食结合,可减轻药物苦涩之味,偏补滋腻或燥热之性,同时迎合了老年人体弱之人,虚不受补,组方平淡无奇,补而不腻,药性平稳,其中食物组甜杏仁、百合、核桃仁,蜂蜜,他们同时又是药物,共同具有归肺经,滋养肺阴,润肺止咳之功效,甜杏仁具有润肺止咳,润肠通便,偏于滋润之性,用于虚喘,百合具有润肺止咳之功外,还有清心安神之能,蜂蜜补中缓急,润肺止咳,核桃仁补肾,温肺,润肠,蛤蚧补肺气,助肾阳,定喘嗽,益精血,山药。甘草健脾益气调和药性。治疗时间选择每年阴气最盛的九九日。
阴主里主下,主降主润,阴阳相生相长,互根互用,而阴气最盛之时,将是由阴孕阳之时,又有一九一阳生,九九遍地生的俗语,此时养阴润肺,补肾,顺应了天人相应的规律,正所谓养得一份阴精,留得一份元气,具有阴中寓阳,扶助元气的功能,起到补肺,益心的功效,达到润肺养阴、止咳、平喘,却疾治病的目的。
中医时间治疗学是中医学的一个分枝,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中医时间治疗学的一部分,时间治疗学,在中医针灸,中药栽培采集等领域,及人们生活的不同阶段,所有的衣食住行中都有体现,在保健预防中功不可没,这个宝库需要大家在各自工作生活中,在诊治疾病的同时,不断发掘,总结出更多更好的方法,应用于养生保健,防病治疗中来,让人们更多得益,获得强健的体魄,更好地享受和谐,健康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