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学生共同成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7-17
/ 2

牵手学生共同成长

张文烨

湖北省京山县白马中心校张文烨431818

【摘要】:只要有学校存在的地方,就难免会有学困生的存在,不管教育改革如何完善,它始终都是诸多学者和教师探讨的焦点之一。但学困生不是一无是处,他们的长处往往被短处所掩盖。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在工作中,应时刻关注他们是否掉队了,牵手前行,慢慢走。

【关键词】:学困生关爱耐心宽容

任何一个班集体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学困生。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成员——班主任,不能因为学困生学习、表现不好而放弃对他们的培养与转化。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告诉我们,对学困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我们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使他们改正自己的缺点,跟上一般的学生,促进他们的身心全面、正常地发展。

一、动之以情,打开渴望的那心门

对学困生给予关心和爱护是转化学困生的先决条件。学困生在内心深处比其他同学更渴望得到老师的爱。所以,我们要真心地爱他们,用自己的爱心、耐心打动孩子,打开学生的心门,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

1、爱是教育的基础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需要老师的爱,因为“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老师的爱就好像一阵春风吹拂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里。在班集体,我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学困生能够感受到集体温暖,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在班级管理中,我始终将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和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学困生。安排座位,我坚持好中差的搭配,要求好生帮助差生;课堂提问,我激励学困生踊跃发言,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老师教课中,更少时间思想开小差;班级活动,我不忘留给他们一展身手,表现自我的机会。

2、耐心是转化的条件

看到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位农夫驱赶两头牛在耕地,一个商人路过,问农夫:“这两头牛,哪一头更能干?”农夫说:“它们干得都很尽力。”商人听了不语。等到休息时,农夫把牛放在一边吃草,回过头来,附在商人耳边说:“西边那头牛更能干些”。商人奇怪地问:“刚才你怎么不告诉我?”农夫说:“如果刚才我大声说,那头牛就会听到。它已经很努力干活了,‘差’不是它的错,‘差’是暂时的,我们要耐心等待,所以我只能对你那么说。”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对学生有很高的期望,难免出现“恨铁不成钢”的言行,人为地给孩子造成身心的伤害,结果事与愿违,欲速则不达。作为班主任,我总是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这些学困生,帮助他们一点点地进步,耐心地等待,只要他们取得进步,就及时给予鼓励,从不恶语伤人,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让他们健康地发展。冉成每次的作业都能及时完成,上课也注意听,遵守纪律,可成绩总是不理想。但我从来没有因为他成绩差而歧视过他。现在他成绩虽然不优秀,但也不再是当初各科成绩垫底的学生了。

二、晓之以理,唤起沉睡的那颗心

学困生通常对教师的管教带有抵触情绪,如果对他们进行严厉的批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甚至会适得其反。所以对待学困生的缺点和错误,不能一味地去批评和指责。要用宽容之心唤起他们沉睡的心灵。

1、宽容学困生的对抗情绪

由于学困生长期受压抑,缺少温暖,好像周围的人和事总与自己过不去,很容易导致偏激情绪。在开始阶段有些学困生甚至会出现暴力倾向。这时,我们必须冷静,要善于疏导,给予宽容。中断谈话或者巧妙地变换话题,既可缓和气氛,又可了解其内心世界。

2、宽容学困生的学习成绩

一般学困生的学习基础较差,学习能力不强,学习习惯也不好,所以,我们对他们的学习成绩自然不能要求过高,否则容易伤害其自尊心,打击其自信心,产生反效果、负效应。我们不要老是拿尖子生与学困生的成绩作比较,甚至在班上评头论足、冷嘲热讽。讥讽和挖苦,只能加深学困生的自卑感以及妒忌心理。我们也不能专门表扬奖励优等生,使学困生对奖励可望而不可即,甚至望而生畏。学困生自己和自己比,进步了,就可以获奖。一个高明的老师善于用放大镜去观察、发掘学生的优点、发现优点便大力加以赞扬肯定。从而使学困生在一次又一次的赞扬肯定中,激发其向更高的目标奋进。

三、导之以行,收获等待的那份喜

教师是靠自己的学识、修养和教学来教育孩子的,教师要有以身作则的行为作风和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这是让学生望而生畏的主要原因。在他们遇到困难时,老师适时的帮助是让人顿彻顿悟的良药。

1、不厌其烦反复抓

学困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知道“一锹挖不出一口井来,一口吃不出一个胖子来”,雕刻一座石像尚需很长的时间,更何况是塑造人的灵魂呢?汉武就是让所有任课老师都“叹而观止”的学生,不仅在课堂上自由乱动,语言也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更有家庭“后盾”为其撑腰。一段时间下来,他的一些“邪气”在我的唐僧般的紧箍咒下有了一定的改变,很多“病症”都得到了抑制。

2、家校携手共同抓

有人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比作“车之双轮,鸟之双翼”,足见对孩子的教育二者缺一不可,我坚持电话联系、家访等方式,每周与家长交流学生在校情况,指出优点、缺点。同时也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等状况。同时为家长介绍一些教育孩子的好方法,亚林的妈妈拉着我的手说:“老师,你说就那么简单的一个小笑脸就那么神奇,真是太好了,你以后还得指导着我如何管孩子呀。”在这样一次次的交流中,他的成绩在一点点进步着。

对学困生,我们需要倾注爱心,以尊重、赏识唤起他们的进取心,以真诚、宽容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努力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引导他们力争上游、健康成长。在与他们的相处中,我时时感受到思维的力量,刻刻品茗智慧的甜蜜,处处看到拔节的身影。无论如何,我愿意蹲下身子,和他们牵手前行,慢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