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4-14
/ 2

综合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李玉恒苏燕张晓艳通讯作者兰蓝

刘萍刘序莲王玲

(济南市市中区医院50002)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从2013年4月到2014年1月,选取我院的96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2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44例患者,只进行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占比61.54%(32/52),有效率为98.08(51/5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64%(17/44),79.55%(35/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住院患者分别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服务态度的满意度结果不同,观察组的患者对护士的服务态度,责任心,业务熟练程度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服务干预能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明显缓解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严重程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综合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质量;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8-0069-02

临床上下肢深静脉血栓为骨折常见并发症,主要因为深静脉血液流动相对较慢,导致管腔内形成栓塞[1]。老年人往往由于身体机能下降会有骨质疏松的可能,血液高凝状态及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会造成术后骨折部位修复及卧床时间延长,同时手术一定程度上会引起的应激反应,也可能导致机体凝血功能下降,增加了血栓形成风险。采用综合护理服务干预能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明显缓解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严重程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鉴于此,本文通过对比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和只进行常规护理两种方案得到了一些结论,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1月我院的96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男56例,女40例。年龄21~78岁,平均年龄为(48.8±2.5)岁。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52例患者,对照组44例患者。观察组含男30例,女22例。年龄在22.1岁至77.5岁间,平均年龄为48.2±1.3岁。对照组含男26例,女18例。年龄在26.1岁至78.5岁间,平均年龄为52.3±2.9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如适当抬高患肢、功能锻炼、遵医嘱使用抗凝药、饮食指导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呼叫护士服务转变为护士主动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术后切实为患者提供床上洗护等服务,加强患者的沟通,关爱患者,实行微笑服务,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和恐惧感,规范手术前后的健康教育,包括饮食、活动、以及术后肢体功能锻炼等教育。

1.3疗效评价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判定标准:Homan试验阳性,即足背屈时有腓肠肌不适或疼痛,下肢皮温升高、肿胀及表浅静脉怒张等,并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认。通过问卷调查出了解患者对两种护理措施的满意度,评分60分以下定义为差,评分在60~80为中,评分在80以上为优[2]。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方法以SPSS18.0软件分析。数据比较以x2检验。计量数据以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15天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缓解情况比较观察组完全缓解占比61.54%(32/52),有效率为98.08(51/5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64%(17/44),79.55%(35/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下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情况两组住院患者分别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服务态度的满意度结果不同,观察组的患者对护士的服务态度,责任心,业务熟练程度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2:

3讨论

患者对骨折康复的效果非常好,心理护理是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的基础和保障,由于患者害怕康复不佳会影响身体美观和肢体功能。对康复预期缺乏信心,治疗消极被动,情绪大起大落。研究表明通过护士为患者提供主动、综合的护理服务,强化基础护理,整个过程都体现出优质服务的内涵,可以达到优质护理的目的[3]。

本文通过对比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和只进行常规护理两种方案,结果发现,观察组完全缓解占比61.54%(32/52),有效率为98.08(51/5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64%(17/44),79.55%(35/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表明通过术前加强对患者的评估,对患者及家属实施术前健康教育,术中注重落实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细节工作,术后为患者提供优质的生活护理,预防术后感染,督促和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最大限度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4]。两组住院患者分别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服务态度的满意度结果不同,观察组的患者对护士的服务态度,责任心,业务熟练程度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表明护理服务干预能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通过护士为患者提供主动、综合的护理服务,强化基础护理,整个过程都体现出优质服务的内涵,达到优质护理的目的[5]。

综上所述,采用综合护理服务干预能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明显缓解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严重程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赵子春.高龄下肢骨折术后患者深静脉栓塞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J].现代预防医学,2011,15(5):3151-3152.

[2]谢命莲.护理干预对骨科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1,34(6):3532-3533.

[3]王燕,王爱丽,李保兰.空气压力波联合护理干预对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激光杂志,2013,05(13):81-82.

[4]李学华,谢利萍,潘晨萍.围手术期干预对高危人群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07(4):76-79.

[5]姜雪,赵焕云,李春霞.综合护理干预预防四肢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4,01(8):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