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斌(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普外科江苏常州213032)
【摘要】目的探讨三孔结扎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80例患者在气管插管全麻下采用三孔结扎法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脐部下缘置入10mmTrocar作为观察孔,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处置入10mmTrocar、右侧腹直肌外缘2cm平脐处置入5mmTrocar作为操作孔。阑尾系膜及根部分别以丝线结扎并切断,阑尾残端行缝合包埋。阑尾自穿刺孔取出,不须缝合皮肤切口。结果80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平均50分钟,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5天,无腹腔内大出血、腹腔脓肿及粘连性肠梗阻、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采用丝线结扎,荷包缝合包埋等传统技术处理阑尾系膜及残端是安全可靠的。
【关键词】阑尾切除术腹腔镜缝合打结技术
【中图分类号】R6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9-0266-02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作为一基本术式已在各地广泛开展,手术方式亦不断得到改进。我院于2012-2013年行三孔结扎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8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80例LA患者,男46例.女34例,年龄12~75岁,平均35岁,其中单纯性阑尾炎33例,化脓性阑尾炎28例,坏疽、穿孔性阑尾炎11例,慢性阑尾炎8例。合并肠粘连9例,同时行肠粘连松解术。
1.2手术方法:常规术前准备,排空膀胱。采用气管插管全麻。于脐下缘做弧形切口为观察孔,插入气腹针快速注入二氧化碳气体建立气腹,气腹压维持在1.5~2.0kPa。然后插入10mmTrocar,置入30度腹腔镜探查腹腔,按右上、左上、左下、盆腔、右下的顺序观察,避免遗漏和感染扩散。排除其他疾病可能后,于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处置入10mmTrocar、于右侧腹直肌外缘2cm平脐处置入5mmTrocar作为操作孔。患者改头低足高、身体左侧倾斜30度卧位,以使肠管与大网膜离开右侧髂窝,充分显露回盲部。术者和助手立于患者左边头侧方向,先吸净腹腔脓液,顺结肠带找到阑尾,周围炎性粘连包裹者用无损伤抓钳或吸引器进行推、拔、吸法钝性分离,膜性粘连以剪刀或电凝钩锐性分离。用抓钳提起阑尾,于阑尾根部无血管区用电凝钩切开系膜浆膜层,分离钳开窗后带入一段长约10cm的普通4号丝线,结扎阑尾系膜。如阑尾系膜较厚或水肿严重,也可分束结扎。用电凝钩切断系膜,暴露阑尾根部。距阑尾根部0.5cm处用7号丝线双重结扎,于线结间剪断阑尾并电灼残端黏膜组织。若阑尾完整且不大,则从操作孔Trocar中取出,若阑尾直径大于1cm,则放入标本袋从观察孔取出,避免阑尾直接与穿刺孔组织接触,全程防止阑尾污染伤口。阑尾残端用3-0带针可吸收线作荷包或“Z”形缝合包埋,方法同开腹手术。若腹腔炎症较重,可从右侧穿刺孔中置入引流管进行腹腔引流。术区探查无异常后取出操作器械,放出二氧化碳,清点器械。脐部切口腹膜、腹白线缝合一针,皮肤切口不予缝合,用创可贴拉合即可。
2.结果
本组80例LA全部成功,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50min。未发生腹腔内大出血、腹腔脓肿及粘连性肠梗阻、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放置腹腔引流管18例,均于术后1~2天拔除。术后第1天即可下床活动、进食。患者住院最短3天,最长住院5天,平均住院3.5天。术后随访1~6个月均无明显不适症状。
3.讨论
LA手术创伤小,疼痛轻,对腹腔干扰小,术后肠功能恢复快,可明显减轻腹腔粘连的机会,降低术后腹痛、肠梗阻、女性不孕的发病率。术中主要靠体位改变来达到阑尾显露,不必过分牵拉组织。视野清晰放大,操作精细,具有诊断和治疗的双重功能。可全面探查腹腔,早期发现腹腔内其它合并病变,避免误诊和漏诊。能在直视下抽吸腹腔积脓、积液,减少术后腹腔脓肿的发生,术后阑尾经穿刺孔取出,避免污染切口,减少切口感染率。尤其适用于腹部肥胖,诊断欠明确的急腹症及对腹部不留瘢痕有较高要求者。[1]
妥善处理好阑尾系膜及根部是手术成功的关键。[2]处理阑尾系膜有多种方法,以往常用钛夹夹闭阑尾血管[3],亦有用超声刀或线形切割缝合器处理阑尾系膜。除了相应地增加了手术成本外,因钛夹是金属材料,存留体内不能吸收,暴露于脏器间,能引起并发症且会对该部位以后做CT及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造成干扰,如产生伪影、强光折射等影响附近组织观察[4],在病人心理上产生影响[5]。而且阑尾炎症易波及系膜,系膜水肿严重时,使用钛夹易造成系膜切割,阑尾动脉可能回缩引起出血。而使用钛夹夹闭阑尾根部易出现割裂阑尾、钛夹松动脱落,甚至发生肠漏等现象。使用圈套器套扎阑尾根部则不易掌握力度,阑尾炎症较重时,用力过大可能会割断阑尾,以至残端处理困难。因此我们在LA术中均使用普通丝线结扎阑尾系膜及根部,其优势在于:丝线成结性好且牢固,尤其不受阑尾系膜水肿、根部增粗的影响,对炎症明显、较粗短的阑尾更为合适。腔内结扎可根据炎症水肿的程度,控制用力的大小,逐渐用力,直至结扎可靠。手术中未使用钛夹、圈套器、超声刀等设备,避免了术后钛夹尖摩擦刺激周围组织产生肠粘连、肠梗阻及疼痛等对机体的不利影响,同时有效降低手术费用,使得该手术得以推广。[6]
文献报道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一般不作包埋,但我们考虑阑尾残端暴露于腹腔,增加了粘连和感染的机会,于是按开腹手术方法对阑尾残端作荷包缝合包埋处理,以消除创面,减少腹腔粘连的发生,在理论上讲应是进一步减少了创伤。根据我们自身体会,在由技术成熟的医师实施包埋操作时并不明显增加手术时间,因此可视术者自身经验及患者术区条件酌情选择。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是在成熟开腹手术基础上发展而来,随着术者操作经验的提高,术中采用丝线结扎,荷包缝合包埋等传统技术处理阑尾系膜及残端是安全可靠的,并对患者长远健康是有益的,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肖丽玲,王存川,陈均,等.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技术改进[J].腹腔镜外科杂志,2004,9(1):39
[2]PireA.Laparoscopicappendectomy[J].WorldJSurg,1993,17(1):29
[3]陈道瑾,甘毅,吴君辉,等.腹腔镜下钛夹法治疗阑尾炎(附213例病例报告)[J].中国内镜杂志,2004,9,60-62
[4]杨明川,刘翠.改良三孔法无金属残留常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68例报告[J].腹腔镜外科杂志,2005,10(3):180
[5]凌幸发,曾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分析(附109例报告)[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9,16(4):319
[6]颜延华,王悦明,刘晶.无钛夹腔内打结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研究[J].腹腔镜外科杂志,2004,9(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