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浦口区浦厂医院;江苏南京211800)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有效率,分析中药灌肠对慢性肾衰竭不同阶段、不同证型的疗效情况。方法:收集慢性肾衰竭病例4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20例,灌肠组2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灌肠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辨证使用中药灌肠,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及血肌酐等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肌酐较入院时总体上有所升高,而灌肠组治疗较入院时有所下降;慢性肾衰越早期使用中药灌肠疗效越好;慢性肾衰不同证型中药灌肠疗效不同。结论:中药灌肠能通过降低血肌酐有效缓解慢性肾衰竭的进展,对保护残余肾功能有一定作用;应尽早期辨证使用中药灌肠。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中药灌肠;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4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均为我院2015年门诊血透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45~85岁,平均(63.5±6.7)岁;对照组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35~84岁,平均(62.7±5.8)岁。
1.2西医诊断:符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六版《内科学》教材慢性肾衰竭诊断标准。中医诊断符合2002年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中慢性肾衰竭。主要表现为食少纳呆、恶心呕吐、倦怠乏力、畏寒肢冷、肢体困重等。
1.3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符合CRF诊断标准;年龄35~85岁。排除标准:年龄<35岁或>85岁;合并心、脑、肝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选择单纯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或肾移植患者;过敏体质或对多种药物过敏者;拒绝规则中药灌肠治疗者;服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
2治疗方法
2.1常规治疗:注重休息,避免过劳,避免应用肾毒性药物;优质低蛋白饮食,每日蛋白摄入量0.6~1.0g/kg/d;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高血压病者予降压治疗,替米沙坦(安内强)40—80mg,1次/日,或依那普利10mg,1~2次/日,口服,如仍不能达靶目标值,则配伍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α和/或β受体阻滞剂等降压药。血压靶目标值为≤130/80mmHg。
2.2治疗组加用中药灌肠。药物组成:黄芪30g,防已15g;白术15g,甘草3g,生姜3片,红枣6个,山茱萸12g,生地15g,牡丹皮9g,泽泻10g,山药12g,肉桂3g,大黄5g,茯苓12g。浓煎120ml,高位保留灌肠,保留药液时间为2~3h,再用300—500ml清水清洁灌肠,每日1次,连续10次为1个疗程,休息5日后,可再继续第二个疗程,2个疗程判定疗效。
3结果
3.1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用x2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x±s)表示,采用t检验。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
3.2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对照组与灌肠组治疗后疗效比较
注:t检验,表1结果经t检验,P<0.05,提示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慢性肾衰竭配合中药灌肠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3.3慢性肾衰竭不同证型灌肠治疗疗效比较(见表2)
表2慢性肾衰竭不同证型灌肠治疗疗效比较
注:表2结果显示:慢性肾衰竭表现为阳虚明显者中药灌肠效果最好,其次是湿毒炽盛者,最后是瘀血明显者。
4分析与讨论
慢性肾功能不全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肾单位的严重毁损,具有进行性加重的特点。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明显增加,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发病率明显升高。近年来随着透析、肾移植的发展,终末期肾衰的疗效显著提高,但对早、中期肾衰采取对症治疗难以阻止肾衰的发展,通过我们的研究,证实常规西医治疗配合中药灌肠对延缓患者肾功能衰竭的进展,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的优势,并且越早期灌肠效果越好。
灌肠具有健脾益气温肾、利水消肿解毒之功,根据作者在临床的多年经验,临床以湿浊、阳虚、血瘀证型为主,或带有湿浊、阳虚、血瘀倾向。故在病例分型中简单采用湿浊、阳虚、血瘀三种证型,不采用标准分型。
中医认为慢性肾衰竭辨证多属本虚标实,以脾肾虚损为本,脾虚则运化失调,湿浊内生;肾虚则气化不利而内生水湿。水湿、湿浊之邪内蕴日久,气血运行不畅,血行迟滞而成瘀,致肾脉瘀阻,肾络不通,浊毒内蕴,毒瘀互结使病情迁延难愈。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肾纤维化是各种肾脏疾病发展到CRF的共同途径,纤维化的程度与肾功能受损的程度密切相关。肾纤维化时超微结构常表现出基底膜增厚,球囊黏连,肾小球内微血栓,毛细血管腔塌陷或狭窄,血管袢被压、闭塞及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增生和细胞外基质增多。这些病理变化均与瘀血相关,同时符合中医“久病入络”的理论,属于瘀血入于肾络,肾中络脉瘀阻。
现代研究认为生牡蛎具有强肝解毒,降低血脂,净化瘀血,提高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的功效,各证型均可少量加用;大黄能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因子及细胞外基质合成从而起到抗间质纤维化的作用[4]瘀血症型可加量。二者均具有活血化瘀之功。采用活血治疗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肾血流量,改善肾脏微循环,防止血栓形成,从而改善肾缺血、提高肾小球滤过率;并减轻肾间质水肿,抑制肾小管间质炎症及抗纤维化,从而改善肾功能。
参考文献:
[1]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65
[2]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42
[3]王永钧,张敏鸥.痰瘀互结与肾内微型癥积[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3,4:1
[4]秦建华,陈明.大黄抗肾间质纤维化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3,7(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