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赵秀丽

赵秀丽(河南省尉氏妇幼保健院河南尉氏475500)

【摘要】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方法手足口病80例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热毒宁注射液0.5-0.6ml/kg·d,加入5%葡萄糖100-250ml中静脉点滴,1次/d;对照组应用利巴韦林针(10mg-15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200ml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治愈39例,转院1例,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治愈34例,转院6例,总有效率85%。二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x2=3.914p<0.05),治疗组热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分别为(4.5±2.1)d,(3.2±2.8)d。对照组分别为(5.4±1.8)d,(4.6±2.0)d。二组热退时间、皮疹消褪时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t=2.01、2.51p<0.05、0.01)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

【关键词】热毒宁注射液手足口病小儿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常见]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数患儿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重症患儿呈进展性,易致死亡。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在本院诊断手足口病住院的患儿80例,均符合手足口病诊断标准,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4个月-5岁,发热36例,均有口腔溃疡及皮疹,白细胞升高24例,降低16例。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3月-4岁,发热35例,均有口腔溃疡及皮疹,白细胞升高25例,降低15例,16例有流涎腹泻呕吐乏力,类似上感症状。二组性别、年龄、病情轻重、病原学及血常规检查差异均无显著性。

1.2治疗:对照组患儿予以静脉滴注利巴韦林针(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生产批号:070701)治疗,10-15mg/kg·d,体温<39℃者予以物理降温,>39℃予以适量退热剂,WBC>10×109/L者加抗生素,腹泻者予必奇及微生态制剂口服,心肌酶谱升高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果糖二磷酸钠营养心肌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热毒宁注射液(江苏康缘药业有限公司生产)0.5-0.6ml/kg·d,最大量不超过10ml,加入5%葡萄糖100-250ml中静脉点滴,1次/d。

1.3疗效判断:治愈:体温正常,皮疹及疱疹消褪。

未愈:体温不稳定,有中枢NS并发症,予以转院。

1.4统治学处理: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分析,数据以x±S表示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治愈39例,转院1例,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治愈34例,转院6例,总有效率8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3.914p<0.05)

2.2二组症状,体征改善时间比较:

手足口病治疗组和对照组患儿症状体征改善时间比较(x±s、d)

3、讨论

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常见出疹性传染病,大多由柯萨奇A16病毒所致,也可由柯萨奇A5、A10及EV71引起流行,以夏秋季多见,本组发病季节与报道一致。本病多发生在5岁以内的儿童,其中3岁以内的最多约占70%,流病的传染源为患者和健康带菌者,主要通过唾液、飞沫经呼吸道传播或由手及污染物经口传播,由于本病的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短时间内可在学校、幼儿园、社区等人口密集的地区引起大流行,临床选择有效的药物是决定患儿病情转归的重要因素。热毒宁注射液是由青蒿,金银花,栀子组成,均属于清热药,青蒿具有抗疟,抗菌、抗病毒、抗寄生虫、解热、抗炎、平喘、抗肿瘤、镇痛及免疫促进的作用性,金银花可抑制多种细菌和病毒,增强白细胞吞噬功能,促进炎性细胞吞噬功能,还有抗炎和解热作用性;金银花与青蒿有协同解热作用。栀子具有镇静、降温、降压、抗菌、抗炎、抗过敏、利胆及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性。上述三味药合为一剂,可充分发挥其退热、抗菌、抗病毒、抗炎、提高免疫力等药理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显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总有效率有极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在热退时间、皮疹消褪时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说明热毒宁注射液是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一种有效的药物,且用药期间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吴叶宽,李隆云,钟国跃.青蒿的研究概况[J].重庆中草药研究,2004,19(2):92.

[2]武晓红,田智勇,王焕.金银花的研究新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2):112.

[3]那莎,郭国田,王宗殿等.栀子及其有效成分药理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1: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