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江华江西省乐平市后港中心小学333300
新课程下的数学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的过程。如何实现这个要求?给课堂创设一个现实、有意义的情境就尤为重要。在此方面本人做过很多尝试,下面我就具体谈谈我的一些感想和做法:
一、创设情境需把握四个原则
1.创设情境要有一定的新奇度。
也就是说一定要新鲜、有趣、具有吸引力。例如生动有趣的故事、精彩的录像视频等等效果都不错。
2.要有现实性。
也就是说要和孩子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尽量使用孩子们熟悉的生活素材。我在上第二册统计内容的第一个课时《组织比赛》,用的是课本中提供的跳绳、踢球、踢毽子和套圈几个项目,可发现并没有达到我所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原来是一年级的孩子对这几个项目都不熟悉,没有亲身经历,所以提不起兴趣。后来我就把课题改成了《秋游》,让学生讨论去世界之窗、欢乐谷、海上田园或锦绣中华中的哪个景点。学生在观看了这些景点的部分介绍后马上兴趣高涨起来。
3.情境呈现要明晰。
要尽量使主题突出,无关的信息尽量不出现,不要让孩子们的注意力被非主要因素“抢了风头”。
4.如果创设的是一个问题情境,最好是要考虑到问题的开放性。
一个开放的问题情境能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例如第二册中“应找回多少钱”一课就可以用课件直接呈现一个体育用品商店,让学生小组合作自由购物,再将所需的钱算出来,学习兴趣浓而且效率高。
二、创设情境的方法
1.故事情境。
这种方法无论对于低年级还是高年级都是很不错的,这也是我在教学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童话、神话、生活故事都可以,经过教师娓娓动人的描述,如果能利用多媒体美丽的画面、动人的音乐自然更好。北师大版数学课本中大部分内容已经给我们提供了比较好的素材。例如第一册第五章“位置与顺序”中的“上下”,我就利用书中的主题图编了个小故事: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一位慈祥的树爷爷,小动物们都很喜欢他。今天树爷爷又邀请了三位小动物来他家玩儿,咱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图片),树爷爷给三位小动物提出了几个问题,只要答对的小动物就可以获得他的一份礼物。他还请老师把这些礼物也带到了教室,小朋友们能答出来也一样可以获得这份礼物,想试试吗?这样的方式学生很乐意接受。一个好的故事不仅能使学生对新课产生强烈的兴趣,而且能给学生造成认知冲突。
2.游戏情境。
爱做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所以把教学内容渗透在游戏中不失为一种好办法。我在教学第一册最后一课“迎新年”时,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投掷的游戏,在教室中画好有十个数字的小格,每人站在指定的线上用沙包向小格内投掷两次,沙包投在有什么数字的格子里就得几分,然后把每个人的得分记录在黑板上的表格上,比比谁的得分最高,再让他们根据收集到的数据提出问题并自己解决,效果非常好。在设计游戏的时候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如游戏的目的、游戏的组织等等。其中游戏的组织是很重要的,否则整个课堂会不好控制,而且达不到游戏的目的。
3.问题情境。
即向孩子们提出具有挑战性、趣味性、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例如我在“统计”一课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元旦很快就要到了,咱们班准备开一个晚会,小朋友们高兴吗?”趁着学生正情绪高涨的时候我提出:“咱们要为晚会作些准备,我们要考虑些什么呢?”孩子们就想到了诸如需要买什么水果、每种水果买多少、要调查每个小朋友最爱吃什么等等。这些问题不可太难或太易。太难会让学生产生挫折感,失去信心;太容易则会使学生丧失兴趣,失去足够的动机。
4.音乐情境。
音乐有着神奇的力量,对儿童也是如此。有的音乐使人奋发向上,有的使人欢乐,有的使人平和,如果能根据实际需要用好音乐能为课堂奠定积极的情感基调。如在“小猫吃鱼”这一课,我借用了小学音乐课本中的“小猫钓鱼”这首歌曲,把课题也改成了“小猫钓鱼”,整节课孩子们学得津津有味。此外,在学生做练习时也可放点儿轻音乐,起到调节学生情绪的作用。
此外还可利用小组合作的方法,给每个小组分配好活动任务,充分发挥小组中每个成员的力量,增大参与面,使每个人都有所收获。只要精心组织,也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有时候将以上几种方法综合运用,效果更好。有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课堂效率自然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