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薇(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中医针灸科528200)
【摘要】目的对针灸配合埋线对胃下垂进行治疗的临床体会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在2009年3月-2012年3月间我院收治胃下垂临床患者病例94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和针灸与穴位埋线联合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穴位埋线对胃下垂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十分理想,值得推广。
【关键词】针灸穴位埋线胃下垂临床治疗体会
目前在临床上胃下垂为比较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的慢性疾病,一般在瘦长体型人群中比较常见。现阶段对该病症的治疗主要依赖中西药物,然实际治疗多效果不佳,最近几年有学者展开采用针灸配合埋线法治疗胃下垂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对胃下垂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1]。本次研究出于对针灸配合埋线对胃下垂进行治疗的临床体会进行分析探讨的目的,对我院收治的胃下垂患者展开分组治疗,并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现汇报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胃下垂临床患者病例,共抽取94例,再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后每组47例。对照组中有男28例,女19例,年龄31-72岁,平均(52.4±7.9)岁;观察组中有男26例,女21例,年龄30-71岁,平均(51.7±8.4)岁。研究对象年龄、性别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比较价值。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
1.2方法
1.2.1穴位埋线
对中脘以及上脘穴进行常规消毒,采用2%的普鲁卡因进行局部麻醉,把0-1号铬制羊肠线在三角缝合针上穿过,利用持针器将穿有羊肠线的弧形三角缝合针夹住,从中脘穴垂直进针直到肌层,弧形到达上脘穴下肌层之后再出针,而沿皮将肠线剪断,敷盖3天无菌敷料。
1.2.2针灸疗法
选取百会、气海、脾俞、足三里、内关、胃俞、公孙穴作为主穴,若是疼痛明显则加梁丘。保持患者坐位,目测穴位针刺深度对进行进针规格进行选取,一般为28号规格毫针,其中气海、足三里、脾俞以及胃俞进针在得气后应用补法,梁丘、内关、公孙以及太冲采用泻法,留针时间为30min,在留针间每10min行1次针,从而实现加强针感的效果;百会穴艾条温和灸10min。每日1次,一个疗程为30日。
1.2.3补中益气汤
方剂组成:黄芪30g,白术12g,党参15g,枳壳9g,当归9g,陈皮6g,炒山药15g,柴胡9g,茯苓9g,升麻6g,砂仁6g。随症加减。
1.3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经钡餐透视检查结果表现为胃小弯切迹明显上升至两髂嵴连线之上。显效:临床症状消失,经钡餐透视检查结果表现为胃小弯切迹上升高度大于3厘米。好转: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减轻,通过钡餐透视结果表现为胃小弯切迹与治疗前比较变化不明显。无效:临床症状未发生任何变化,且胃小弯切迹与治疗前比也无任何改变。总有效率=(痊愈+显效+好转)/总数。
1.4数据处理
研究中所有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统计发现,对照组患者治愈8例,显效12例,好转2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7.23%;观察组治愈15例,显效21例,好转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87%。显然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3体会
目前在临床上胃下垂为胃的位置较正常而言发生明显降低。该病症的临床X线特征表现为胃钡透示胃小弯切迹较两髂嵴连线低。传统中医理论认为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由于脾胃虚弱,造成中气下陷,无力托举所引起的[2]。临床表现一般为上腹部胀痛不适,在食后或者是站立位时会出现胀痛加重,有时会存在明显的下坠感,并伴随有呃逆、食欲不振、呕吐等症。取脾胃之俞募穴胃俞、脾俞、中脘穴位埋线以持续刺激,对本脏气血进行调补;百会穴为督脉同三阳经气的交会穴,气为阳,统摄于督脉,灸之会导致阳气旺盛,此亦“病在下者,高取之”之意,同时和胃之合穴足三里相配,产生温中补虚,益脾和胃的功效。所以穴位埋线与温针灸双法联合实施,共奏温阳补气、升提收摄的功效,便能够治愈疾病[3]。
参考文献
[1]季占发,季文化.试论中医对胃下垂治疗的再认识[J].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1(24):330-331.
[2]蒋心善,孔东雨.降浊升清法治疗胃下垂并慢性胃炎[J].时珍国医国药,2009,10(27):541-542.
[3]孙大勇,黄裕新,高巍,等.电针足三里穴对胃粘膜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9(23):192-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