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耀斌
佛山市龙光置业房产有限公司528000
【摘要】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则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科学管理方法来实现对预期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从而达到优化企业内部资源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本文主要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特点,对工程造价管理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完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等措施,以促进建筑工程健康快速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经济效益
一、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特点
(一)造价费用高
建筑工程通常都有着大规模的实体,其工程造价费用极高,数千万、上亿元投资的项目屡见不鲜,甚至有的特大工程项目总投资可达上百亿元。如此高额的建筑工程造价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命脉,有许多建筑企业都是因为一个项目没有管理好,最终不得不面临破产的困境。而且,如此巨大的投资又是分散在项目建设的不同环节当中的,其过程烦琐、复杂,历时周期长,这些因素都增加了管理工作的难度。
(二)不同工程造价的差异性
每一个建筑工程从的规模、形态、性能和用途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其施工工艺、机械设备和工程材料等也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这些都是造价管理中的主要内容,这也就导致了不同的工程项目在造价管理上的差别。对于一个新建项目而言,同类型的造价管理模式只能是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借鉴和参考,而不能完全套用。
(三)造价管理的多变性
建筑工程造价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建设周期,少则数月,多则几年甚至数十年。在这个过程当中,首先商品的价格会随着时间产生很大的波动。例如,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水泥、钢材及石材等,在每年的冬季和夏季市场价格就会有很大差异,人工费同样会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涨幅。再加上户外施工中,恶劣天气、地震、水灾、火灾以及国家政策变化等一系列不可预知的风险因素,导致了实际的造价管理工作会存在着极大的风险。
(四)工程造价的层次性
建筑工程项目通常是由建设项目、单项工程和单位工程三个主要层次构成的。例如,某工厂项目主要可分为若干个单项工程,包括主厂房、仓库、办公楼等,而一个单项工程又可分为若干个单位工程,包括土建工程、水暖工程、电气工程等。所以,相应的工程造价管理,也被分作了三个递进关系的层次,即建设工程项目总造价管理、单项工程造价管理和单位工程造价管理。
二、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一)相关法制不健全
近年来,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纠纷的频现,引发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我国也陆续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和地方性的条款,来对建筑行业的造价问题进行规范。但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现有的法律、法规面对错综复杂的造价管理问题,还是呈现出了束手无策的势态。具体来讲,现有的法律法规条款并不能完全覆盖工程造价方面的内容,导致一些建筑企业钻法律盲区的空子,而权益被侵害一方又找不到相应的法律依据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且,在法律法规的执行方面,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在某些地区也十分普遍。例如,地方建设部门对于甲乙双方签署合同后的管理和监督工作不到位,导致一些工程合同流于形式,其实质内容得不到有效贯彻,此类现象多见于政府投资的工程项目中。政府部门作为项目投资方,不履行自己的义务,拖欠施工单位工程款、合同执行拖沓,手续烦琐,以及部分员工徇私舞弊等问题,都严重影响到了造价管理的有效性。
(二)缺乏科学的造价管理意识
受到传统工程管理模式的影响,目前我国许多建筑项目的造价管理都局限在施工阶段,对于前期的决策、设计、招投标以及竣工结算的重要性都缺乏认识,造成施工阶段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混乱局面,管理效果极低。相关的统计数据表面,设计阶段所花费的费用约占到总造价的2%左右,而该阶段对于工程总造价的影响却高达70%之多。工程的结构形式、工艺要求、建筑材料、设备型号与数量等内容基本上都是在设计阶段确定的,施工只是对设计的严格执行。但目前许多项目的设计,建设单位基本上都是全权委托给设计单位来进行,最多只是在完成设计后对质量问题进行审核,这样无疑造成了极大的管理漏洞。有比如,在招投标过程中,一些建设单位刻意安排自己熟悉的施工单位中标,或者通过压低标价的方法来选择施工单位,以为这样是节约成本。殊不知,该阶段忽略了对施工单位实力和信誉的考核,选择了劣质的施工单位,极有可能在施工阶段造成质量问题或者工期上的延误,最后仍旧是得不偿失。
(三)定额陈旧,造价管理信息滞后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多数都是以定额编制预算来作为造价管理的依据,而实际的定额中许多单价信息陈旧,跟不上建筑市场的发展。虽然各地方造价管理部门也会定期发布一些调整吸收或补差来对定额价格进行完善,但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运用还不能及时提供造价管理人员所需的信息,难以实行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实物法预算编制。此外,我国建筑业数据信息化模式、决策程序、管理结构等项目的量化程度较低,缺乏行之有效的工程造价信息系统,致使大量已完工程资料缺乏收集、分析、统计,造成了信息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使工程项目缺乏相应的参考依据。
三、完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对策
(一)完善法规制度,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我国建设部门应牵头,协调各地方政府完善工程造价的法律法规,以《建筑法》为核心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使得参与其中的建筑企业在造价管理时有法可依,从而为国家的宏观调控奠定基础。此外,规范的市场管理制度除了政府的法律法规之外,还应当积极借助于工程造价咨询机构的力量。除了一些特殊的政府投资项目,其他的工程造价业务都可以通过市场咨询的形式来完成。在形成了有形的市场之后,那些要通过工程结算审核然后由政府主导监管的机制也将会进一步扩大,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国家对工程造价的宏观调控效果,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国外投资企业的不公平竞争手段。
(二)加强全过程造价管理意识
现代化建筑工程应将突破传统的管理模式,从各个阶段着手进行造价管理,具体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1)在设计阶段推行设计招投标和工程量清单报价。工程设计招投标制可以促进各设计单位公平竞争,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质量。而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执行限额设计,将经济指标和工程的技术指标有效结合起来,同时完善限额设计奖惩制度,促使设计人员在工程造价和设计方案二者的结合中寻找最佳平衡点,避免传统设计过程中的保守和重技术、轻经济的缺陷。
(2)在招投标阶段,首先应加强对招标文件的编制管理,确保招标文件内容准确、严密、无歧义,并且由专职的造价工程师参与对条款的审核。其次,通过公开、公正、公平的招投标方式来选择施工单位,避免压价中标和个别人员徇私舞弊的问题。最后,加强施工合同的签订管理,由专职造价工程师参与审定造价条款,确保合同价格的合法性、合理性,尽可能地降低后期合同纠纷的可能性。
(3)在施工阶段,充分调动监理单位的力量,根据合同和设计文件中工程量的计算原则,检验施工单位申报的已完成的实际工程量,若发现实际完成工程量与申报不符合的,可拒绝进度工程款的申请。另外,应重点加强施工阶段的签证管理。签证问题首先应做好合理的预算,施工单位根据预算内容完成签证项目,然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共同验收,以确认无误,三方在签证单上签字并盖章确认,最后各方将签证单保存完好,以便于竣工后结算费用。
(三)建立工程造价信息网络系统
建筑工程造价信息是一种可以共享的社会公共资源。因此,各地方政府可以出面组织,由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组织咨询机构、材料、设备及制品供应商和生产厂家等共同建立起一套完善、快捷的工程造价信息系统,通过及时地收集、公布各类工程材料的价格动态,为建筑企业的造价管理服务。同时,政府还可以向获取信息的建筑企业以及材料供应商收取一定的信息费用,以此来维持网络系统的运行。
有效的工程造价管理是提高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它直接决定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实力。开展有效的造价管理,应注意从项目的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以及竣工等各个阶段着手,建立动态管理体系,同时提高造价管理人的综合素质,本着严谨、认真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将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确保我国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路洋.浅谈房屋建设工程造价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3):30.
[2]康旭升.关于房屋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的思考[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