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7例育龄妇女避孕方式与宫颈糜烂程度关系的临床观察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2347例育龄妇女避孕方式与宫颈糜烂程度关系的临床观察及分析

鲍教洪

鲍教洪重庆市大渡口区中医院(重庆400082)

[中图分类号]R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2)12

本文通过对四年来到医院进行妇科普查和临床门诊的病例进行收集,通过对已婚妇女采用宫内节育器、避孕套、安全期避孕、口服长效避孕药等4种较常用避孕方式与宫颈糜烂关系的临床观察,分析探讨采取哪种避孕方式比较理想。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选择。2008年5月至2012年3月重庆市大渡口地区建胜镇在职企事业单位及农村已婚妇女到我院进妇科普查和临床门诊的妇女3607人,从中抽出记录避孕方式在案者2347例,均为育龄妇女(输卵管结扎者除外),分成A、B、C,D,4个组。其中采用宫内节育器避孕者A组1215例,避孕套避孕者B组589例,安全期避孕者C组157例,口服长效避孕药避孕者386例。4组中年龄、孕产次均无统计学差异。

1.2方法

1.2.1由妇科主治医师按照医院统一制定的妇女病普查内容,对普查对象询问病史、进行常规妇科检查及辅助检查,记录宫颈情况并填写卡片。

1.2.2宫颈糜烂诊断标准见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6版[1]。

1.3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行显著性分析。

2结果

宫颈糜烂总患病率18.59%,其中A组12.76%,B组25:29%,C组21.65%,D组19.43%。A、B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A、C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A、D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B、C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D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D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附表

附表避孕方式与宫颈糜烂关系的临床观察

避孕方式普查例数宫颈光滑

例%

宫颈糜烂

轻度中度重度

例%合计

例%

A1215106087.24675.51574.69312.5515512.76

B58944074.70538.996611.2305.118925.29

C15712378.34117159.5585.13421.65

D38631179.943910.1235.96133.367519.43

3讨论

病原体感染,化学物质腐蚀是宫颈糜烂的主要病因,而长期慢性刺激是宫颈糜烂的主要诱因[2]。本文宫颈糜烂总患病率为18.59%,较国内报道妇科宫颈糜烂患病率22.40%[3],43.98%[4]为低。估计是由于本地区普查工作开展及时,覆盖面广,每位妇女至少每1—2年普查1次,持之以恒,群防群治,降低宫颈糜烂患病率,提高了妇女健康水平。通过对2347例妇女采取不同避孕方式和宫颈糜烂关系的临床观察分析得出:采取宫内节育器避孕者宫颈糜烂发生率最低,与其它三组比较有显著性差:采取避孕套避孕者宫颈糜烂发生率高于宫内节育器避孕者。探讨原因可能:宫内节育器使子宫内膜长期受异物刺激而引起无菌炎性反应,使子宫液及宫颈粘液组成改变,白细胞及巨噬细胞增多,不利于病原体长[1]。避孕套因其有避孕效果好且防止性传播疾病而应用较多:但究其成份为乳胶制品,采用甲基硅油作隔离剂,其较人体组织(阴茎)质地坚韧,长期应用,一方面机械性刺激,另一方面其隔离剂——甲基硅油,属一种化学物质,对子宫颈表面起磨损破坏腐蚀作用;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病原体侵入宫颈引起炎症反应,表现之一为糜烂。安全期避孕效果差,其无宫内节育器的无菌炎性反应,也无避孕套的屏障作用。由于精子和各种感染因子(比如淋病奈瑟氏菌、沙眼衣原体、支原体、厌氧及嗜氧菌等)间关系密切,所以采用安全期避孕无法防止性传播疾病及其它炎症刺激。而口服长效避孕药采用雌孕激素协同进而抑制排卵或改变宫颈黏液性状或改变子宫内膜形态或改变输卵管功能而达到避孕效果,但存在有类早孕反应和阴道不规则流血和无法避免其它炎症刺激的副作用。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结论:采取宫内节育器者宫颈糜烂发生率低,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避孕方式。但应提出一点是本研究中来仔细分辨有无尾丝宫内节育器的影响,需今后进一步观察总结。

参考文献

[1]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91—384

[2]王淑贞主编.实用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567-571

[3]吴美琼,郑坚毅,朱丽萍.11938例已婚妇女妇科普舍分析报告.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9;15(4):254

[4]贺爱年.229例与职工宫颈糜烂流行病学因素分析1994;9(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