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浴配合推拿治疗小儿夏季热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足浴配合推拿治疗小儿夏季热疗效观察

覃彩霞赵玉明

覃彩霞赵玉明

(宜城市中医医院441400)

【摘要】观察足浴配合推拿治疗小儿夏季热的疗效。方法:足浴:香薷、藿香等中药煎汁行足浴。推拿:采用分阴阳,平肝,清肺,补肾水等推拿手法。结果:治疗组25例,治愈23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92%;对照组25例,治愈13例,未愈12例,总有效率52%。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足浴配合推拿治疗小儿夏季热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小儿夏季热足浴推拿

【中图分类号】R2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0-0374-01

小儿夏季热属于中医的“暑温”的范畴,为婴幼儿时期特有的发热性疾病,多见于半岁至3岁的小儿,其主要临床表现有长期发热、口渴、多尿、汗闭或少汗,因病发于夏季暑热之时故名。本病外因暑热之气,内因脾胃虚弱而生。近年来我们运用足浴配合推拿治疗小儿夏季热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50例观察病例来自2010年5月-2013年6月宜城市中医医院就诊患儿,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5例,其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6月~5岁。对照组25例,其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6月~5岁。经统计学处理,2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西医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①好发于6个月~3岁婴幼儿,最大年龄5~6岁。②内儿科临床上少数急性发热未能查明原因,又是婴幼儿的特有季节性疾病。③反复发热,无固定热型,病程长者可达3个月,甚至更长,体温与气候有关。④临床主要症状:畏寒、发热;无汗、汗闭;头痛、口渴多饮;少汗、精神欠佳、疲乏;烦躁啼哭、食欲不振;尿多便溏、下肢不温;并伴鼻塞、流涕;唇干、咳嗽、喉痒、咽喉红肿疼痛;舌尖红根黄。其主要依据有发热持久不退,口渴多饮,少汗或无汗,烦躁,咽喉红肿疼痛,唇干。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足浴:取香薷、藿香、佩兰、苏叶、蒲公英、金银花、车前草、芦根、生地各30克。将诸药浸泡15分钟后,轻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温度适宜时行足浴,每日2次,每次10~15分钟,每日1剂,7天为1疗程,连续2个疗程。推拿:分阴阳,平肝,清肺,补肾水,揉肾纹,掐二扇门,揉二马,清天河水,退六腑,揉大椎,推天柱骨,推脊。兼表症者,加开天门,分坎宫,运太阳,掐迎香,推三关;暑热伤气者,加清脾胃,揉内劳宫,运板门,推涌泉;气阴两虚者,加捏脊,补脾土,摩中脘,揉丹田,推涌泉。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

2.2对照组:仅给予患儿推拿治疗,方法同治疗组。

3结果

3.1疗效标准:1)治愈:体温正常,各种症状、体征消失。2)无效:仍反复发热,症状、体征无改善。

3.2治疗结果:通过随访2个月,治疗组25例,治愈23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92%;对照组25例,治愈13例,未愈12例,总有效率52%。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

4小结

中医理论认为婴幼儿为稚阴稚阳之体,不耐暑热熏蒸,暑热乘虚侵袭肺胃,肺气失宣则汗闭,汗闭热不能泄,因而发热不退;暑气内蕴,耗伤胃内阴津,而致口渴喜饮;暑热伤气,气不能化水,故尿清长而频。汗与小便同属津液所化,异物同源,汗闭尿更多,尿多阴津更伤,结果患儿便口渴喜饮。如此形成发热、无汗、多饮、多尿的主要症状。且气候愈热,体温愈高,即使用解热药,也无法使体温下降,只有在气候凉爽或雨后,体温才有所下降。到秋凉之后,上述症状便可不治而愈。虽然“夏季热”可不治而愈,不会留下后遗症,但因“夏季热”长期发热,会加快机体新陈代谢,消耗增加,抵抗力降低,若不及时防治也会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而且容易产生并发症,故应积极治疗本病。近几年,我们运用中药香薷、藿香、佩兰、苏叶、蒲公英、金银花、车前草、芦根、生地煎汁行足浴,以清暑益气、养阴生津。并结合推拿在小儿推拿治疗上采用清天河水、退六腑、推天柱骨、揉大椎,以清热消暑;推脊以清解三焦之热;清肝经、清心经以清泄心肝之火;推涌泉以引邪外出;运太阳、开天门、清肺经、推三关,以宣肺解表及清肺肃降、通调水道;清脾胃乃清中焦郁遏之气;补肾水以补先天、养阴益气;补脾土,摩中脘,揉丹田,捏脊能健脾益胃以固本培元。

总之,足浴配合推拿治疗小儿夏季热疗效显著,无任何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石学敏.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76

[2]王萍芬.中医儿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7,103.

[3]王之虹,严隽陶,韩永和《中国推拿》[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0.924

[4]李高申.小儿夏季热的辨证论治疗[J].中医学报,2009,24(6):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