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水肿神经内科急救治疗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1-11
/ 2

脑水肿神经内科急救治疗研究

李光达

鸡东县医院神经内科黑龙江鸡西158200

【摘要】目的:在对神经内科患者进行诊疗的过程中,脑水肿患者占有绝对的数量,对其急救以及后续的治疗进行详细的讨论,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为类似病情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方法:我院在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共救治脑水肿患者200例,将这200例患者分为不同的两组,其中一组采用常规治疗的方式,作为对照组,另外一组采用急救治疗的方式,为观察组,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选出更为合适的治疗方式。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进行对比后,后者的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其中死亡率具有显著的降低,对比结果存在统计学的差异,具有可对比性。结论:在今后对脑神经科患者进行诊疗的过程中,对脑水肿患者采用急救治疗的方式具有明显的效果,可以应用在临床中,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

【关键词】神经内科;脑水肿;急救治疗

【中图分类号】R5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10-020-01

在神经内科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并发症疾病为脑水肿,这一病症是因为在大脑的组织中存在较多的积水,导致脑体积随之增大,不能进行正常的工作,如果不及时加以治疗就会发展成为脑疝,甚至还会引发死亡的可能性。脑水肿在一般情况下具有几种不同的类型,例如血管源性的脑水肿、细胞毒性的脑水肿,对于不同类型的脑水肿而言,他们共同的特征就是会造成脑颅中的压力升高,为患者带来潜在的生命危险。所以,我院采用急诊治疗的方式对脑水肿患者进行治疗,并且对临床上的表现进行详细的分析,现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在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中收入若干名脑水肿患者,选取其中200例患者进行相关实验,实验对象均是经过严格筛选的,符合实验要求中的规定。在200例患者中,共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观察组,对照组中的男性为48人,女性为52人,平均年龄为45.7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共有54人,女性患者为46人,平均年龄在47.8岁,上述实验对象均患有不同程度的脑水肿病情,根据对实际情况的观察,上述数据均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可作为对比依据。

1.2急救治疗方法

在两组比较患者中,一组采用常规治疗的方式,另外一组采用急救治疗的方式。其中急救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或是手段将患者颅内的压力得到有效的降低,以防止患者存在生命危险。急救治疗的主要措施是向患者注射肾上腺素,注射的主要位置为静脉,注射葡萄糖,其含量为50%,规格为50-100mL,注射钾盐以及肢体溶液,注射速尿,进行静脉注射,实现要对其稀释。在此基础上,还应该根据不同患者的病症情况开展渗透疗法,每隔4小时或6小时注射一次甘露醇,其每125-250mL的含量为20%,同时加以辅助性的治疗,向静脉注射白蛋白,白蛋白的含量为25%,每日注射1-2次。

1.3观察项目

在完成急救治疗后,对患者的临床现象进行详细的观察,并且记录下来接以下几点内容。如治愈例数、死亡例数等,在对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的过程中,可以明显的发现,在治愈的患者中,之前的主要表现为呕吐、躁动以及嗜睡等,在治疗完成后,这些病症得到明显的好转,甚至完全消失。通过对患者的脑CT进行扫描,脑水肿的现象也消失了。还有一些患者在采用急救治疗后,病症具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并未完全消失,发病前的症状有所缓解,检查脑CT时也发现脑水肿的现象发生了减小的趋势。

1.4统计方法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数据的比对都是通过相关统计软件得以实现的,因此准确率较高。在将记录数据录入统计软件后,采用统计学的处理方法进行计算,得出x2的计数资料,并且具有相应的统计学差异,证实数据的结果是真实有效的。可以作为参考依据应用在今后相关课题的研究中。

2、结果

2.1急救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患者在治疗效果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在200例患者中,其中在观察组中主动要求出院的人数为5人,占总人数的5%,此外还有2例患者在治疗的中途提出了转院的要求,并予以同意,占总人数的2%,其中死亡的患者仅占1例,治愈的患者共92例,治愈率达到92%。对照组的患者中,共治愈的患者为70例,治愈率为70%。通过数据的对比分析可知,观察组的治愈率要明显高出对照组,因此对脑水肿患者采用急救治疗效果显著,在临床表现上,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可作为参考依据。

2.2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死亡情况

在整个治疗的过程中,观察组出现并发症的病例为4例,占观察组总人数的4%,经过系统性的治疗后,并发症连同脑水肿的现象都消失了,并且顺利的康复出院。其中死亡人数为1例,造成死亡的原因是在开展急救治疗的过程中,没有有效的控制好颅内压的状况,出现了迅速升高的情形,因此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而通过对比,对照组发生并发症的例数较多,共8例,占总人数的8%,死亡率也相对较高,在5例死亡的患者中,其中有3例是因为颅内压迅速升高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造成的,死亡率为5%。两组患者在进行全面的对比分析后可知,观察组的死亡率要远远低于对照组的死亡率。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符合统计学的相关意义。

3、讨论

脑水肿是一种极容易产生并发症的疾病,在神经内科中属于常见的疾病类型。由不同脑类病症均能产生脑水肿的情况,如脑卒中、脑外伤等,当颅脑出现重大的损伤后,其内部的离子浓度就会出现升高的迹象,并且逐渐转化为脑水肿,此时患者就面临严重的生命危险。如果不加以及时的控制极容易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安全。血管源性水肿是一种常见的脑水肿类型,是由细胞毒性水肿引起的,会逐渐转化为离子通透性水肿,此种水肿类型会对血管壁造成严重的损伤,血管极容易破裂由此产生更加严重的情况。脑水肿的病症一旦加重,就会引发脑疝,这是脑水肿症状的进一步进化,越是延误治疗时间,患者就会愈发危险。在临床的诊疗过程中,通常都是采用脑CT检测的方式对患者的脑部情况进行检查,尤其是在脑出血发生后,更加应该注意对脑水肿的检查。

渗透疗法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脑水肿治疗方法,甘露醇与高渗盐水建立起具有一定梯度的渗透压,能够有效将水引入血管,从而减轻患者的脑水肿程度,是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法。甘露醇是神经内科病房中治疗脑水肿应用最多的常规药物,但其使用是会出现脑血流灌注量下降、体循环低血压、颅内压反弹性升高、急性肾衰竭等系列不良反应,对治疗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近年来,临床上应用高渗盐水治疗脑水肿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高渗盐水的使用减少了甘露醇利尿作用对疾病治疗产生的影响,能够有效降低颅内含水量,增加脑血流灌注量,减轻患者的水肿症状,并且不易产生神经系统并发症,治疗效果较好。高渗盐水能够调节血管功能,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改善脑神经化学微环境,不仅利用脑水肿的改善,还利于各种脑损伤的恢复。

参考文献:

[1]张胜利.神经内科偏瘫患者综合性康复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4,4(1):25.

[2]马超,于凝,张树荣.临床药师参与1例神经内科ICU重症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治疗分析[J].中国药房,2013,24(10):955-957.

[3]梁林,杨术旺,龚海英,等.高原脑水肿大鼠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表达的变化及意义[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4,31(2):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