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的开端》教学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4-14
/ 1

《劳动的开端》教学设计

丁树杰

丁树杰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水泉镇教育管理中心730916

教材分析:《劳动的开端》是一篇表现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艰难生活的文章,作者吴运铎根据自己的战斗经历写成传记《把一切献给党》,本课就是节选于本书。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抄写文中喜欢的词语,养成积累词语的好习惯。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了解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艰难生活,感受“我”自强自立、刻苦磨炼自己的坚强意志。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了解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艰难生活,感受“我”自强自立、刻苦磨炼自己的坚强意志。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一步了解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感受“我”自强自立、刻苦磨炼自己的坚强意志。

2.理解比喻句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设疑自探。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吴运铎小时候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12岁花一样的年龄,本该是无忧无虑的年纪,可是却过早地品尝着生活的艰辛,过早地承担起家庭的重担。面对如此苦难的岁月,面对家里穷得揭不开锅,面对一家人挨饿,他心里像______他决定______。今天让我们再次穿越时空的隧道,随着他的扁担一起经历那艰难而难忘的第一次。

指导设疑:(1)文中的几个比喻句应该怎样理解?(2)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旧社会劳动人民苦难生活?

二、指示引路,自读探究。

自由读课文,思考上面提出的问题。也可以把对文中重点词句的体会感悟批注在旁边。

三、研读感悟,合探解疑。

1.目睹了作者第一次劳动,你一定有很多的的感触,能否用一句话概括你此刻的感觉?(教师尽量放手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

2.默读课文,划出你认为最能够感受到作者挑煤艰难的语句,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你的理解。(学生汇报,教师随机进行概括与提升。)

(1)“这山原来没有路,那些人踩出来的小路滑极了,一步三滑,肩上的煤筐来回晃荡,像是打秋千。”(路长且难走)

(2)“得了吧!你也挑得动煤?像瘦猴子,不要让扁担把你压扁了。”“扁担把肩膀压得生疼,担子从左肩换到右肩,从右肩换到左肩,换来移去,两个肩膀都吃不住劲了,只好停下来歇一歇。”(人小担子重)

......

3.教师小结:作者第一次参加的劳动是何等艰难的劳动啊!与你一般大的年龄,如果是你,面对艰难,你会怎么做呢?(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选择——有可能会选择放弃,也有可能会选择承担。)

4.我们没有经历当时的社会,很难感受作者的处境,你们的选择我完全能理解。当我们面对艰难选择逃避的时候,作者又是如何面对这一切的呢?(1)从具体的语句中找出理由。“妈妈,不要紧,我明天还去。”“我鼓足勇气,仍旧挑起煤筐向前走。”“第二天一早,我喝了碗野菜粥,又翻过高山去挑煤。”“我咬紧牙,两脚不停,一直把这担煤挑到车站。”(2)有激情地朗读这几个句子;(3)思考:你从这几个句子中感受到了什么?(不畏艰难);作者挑着的仅仅是一担煤吗?(不,他挑着的是家庭的重担和责任!)

5.将你的感受用一句话或一段话表达出来。

6.课文中有许多比喻句,你能找出来说说自己的体会吗?(相继出现课件,老师引导理解。)

(1)“看着一家人挨饿,我心里像油煎一样。”①如果不打比方,使句子意思不变,还可以怎样说?(看着一家人挨饿,我心里很难过。)②这两种说法到底哪种好?为什么?(用打比方的说法写出了“我”心里的难过程度。说明才十二岁的吴运铎就已经感受到生活的艰难和有了为家庭分担忧愁的愿望。)③有感情地朗读。

(2)“工人进出连腰都伸不直,像狗一样爬进去挖煤,又像狗一样把煤从窑里拖出来。”①谁能变换一种说法?(工人进出连腰也伸不直,趴在地上爬进去挖煤,又趴在地上把煤挖出来。)②比较体会,学生交流,教师点拨。(用打比方的说法能突出挖煤工人劳动条件太差,干活太累,资本家简直不把工人当人待。)③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句子。

......

四、回归文本,质疑再探。

1.“我”劳累了一天,最终遍体鳞伤却一无所获。这是多么辛酸艰难的劳动啊!面对此情此景,母亲又做了什么呢?(母亲含着泪,给我打来洗脚水。)

2.小组交流,这是怎样的泪水?在当时的社会里仅仅是我的母亲在流泪吗?(学生交流。明确:在那个万恶的旧社会,流泪的又何止我的母亲一个人啊!)

五、文本延伸,总结全文。

同学们,这篇文章讲述的事情是发生在旧中国的真实的事情。在那个罪恶、黑暗的社会里,和我们一般大小的穷人家的孩子食不裹腹、衣不蔽体,从小就要承担起养家的重担,生活、生命都没有保障。和他们相比,生活在新中国的我们是多么地幸福。所以我们应该而且必须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懂得感恩我们伟大的党。

六、课外延伸。

课后阅读吴运铎的著作《把一切献给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