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永涛(辽宁省朝阳市卫生学校122000)
【中图分类号】R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19-0345-02
医学微生物学(教材现称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是中专医护专业的一门医学基础课,课程设置中包括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基础和人体寄生虫学三个部分。总体上来讲,这门课程被认为是学生比较难于理解和学习的一门课程,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的体会是,把握好本课程教学中的“粗”与“细”是解决教与学两难的关键,
1“粗”是指对课程结构中相对独立的内容做整体把握性的讲授、讲解,注重知识的整体性、连贯性和形象化。
1.1课程中的微生物部分的“粗”表现在对教学线条的侧重上,主要在教学中体现知识的整体性和连贯性。这部分的重点是细菌和病毒两部分,而这两部分又都有概述和各论两个部分。概述部分对细菌和病毒的大小、形态、结构及抗原性、生长繁殖及变异性、致病性与感染方式进行总体地讲述,这是应该“粗”的地方,所谓“粗”并不是粗枝大叶地讲述,而是要通过教师的教学从高度上让学生全面地把握微生物的总体特点,避免像蚕吃桑叶那样一步一步地推进式教学。教师应牢牢把握住微生物的特点: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繁殖迅速、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和容易变异。这6个特点出现在微生物部分的概述里,是教学开篇就提到的,但往往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就很少提及,这些特点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和把握全局内容,要经常提起这6个特点,并让这6个特点本成为讲授每一种细菌或病毒的主线条和纲领。
1.2免疫部分教学中的“粗”主要体现在对免疫整体知识架构的形象化讲授,即对抽象的免疫知识进行形象的比喻。中专院校的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弱,而免疫学的一些概念、理论非常抽象、深奥,因而也成为医学生难学的课程之一。良好地规划课堂教学中比喻,会使其内容由难变易、由抽象变具体,从而使学生易于接受。比如,在介绍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种类时,很多学生对自身抗原的概念感到迷惘,教师尝试着做个比喻:把一个农村家庭比喻为一个人体,家庭成员有父、母、一个女儿和两个儿子,当然院子里还有一条狗,这条狗相当于这个“人体”的免疫系统。在小狗还未出生的时候,大儿子参军去了,当他复员回家时,我问学生们,这条看家护院的狗会不会咬他呢,学生们都会回答:“咬”,那么为什么狗会咬自家人呢?那是由于狗从未见过大儿子,这就解释了“隐蔽的自身抗原”存在的合理性;再来解释“修饰的自身抗原”,这家的女儿要出嫁,出门做了整容、化妆,穿着新娘的服装回来了,刚一进门,狗又会对她狂吠,原因呢?自然是女儿这个“人体”的组织之一发生了改变造成的。后来教师对这个例子进行了扩充,邻居家的小伙和小儿子是好友,经常来串门,狗是不会咬他的,但这个小伙有一天趁家里没人跳墙进来偷了东西,教师问学生狗会不会咬他,学生们都笑了,说不会。教师适当点拨,又解释了免疫耐受的形成。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免疫的概念和理论,过了好长时间,学生还能由例子联想起免疫知识来,达到了教学目的。当然备课时应该仔细推敲例子的合理性,尽可能地减少所举例子的漏洞,当例子确有漏洞或不合常理的地方,那么如果不是非常能够说明问题的话,尽量舍弃不用。另外,尽可能用一个例子说明多个问题,避免课堂变成故事会。“粗”线条的形象化讲授化解了免疫理论的抽象、枯燥,有利于学生全盘掌握免疫的理论。
2“细”主要表现在从学生接受能力的角度考虑和准备教学,把讲课的中心放在如何最大化地利用教学资源为学生接受知识而服务。
2.1在微生物部分的教学过程中做法表现在两点
2.1.1微生物各论部分与总论部分及时联系。讲述每一种细菌或病毒时,将它的大小、形态、结构及抗原性、生长繁殖及变异性、致病性与感染方式等特点与总论中讲到的特点对应起来。比如,概述中讲到的细菌的革兰染色,既和概述中的致病性相联系,又和每一种细菌的致病性、药物治疗方法相联系,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做这个横向的联系和比较,这样虽然琐碎,又增加了教学任务,但是值得。中专学生往往在逻辑思维上有所欠缺,同时收集信息和模仿的能力尚可,但处理信息的能力普遍没有得到锻炼,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做的对信息的比较、联系工作逐渐会被学生认同和模仿,这就达到了教授学习方法的目标。
2.1.2教学内容与微生物学发展历史的故事或人物相联系。比如讲到细菌的大小和形态时,可以讲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的过程;讲到细菌的毒力时,可以介绍卡介苗的研制过程,或者巴斯德发明疫苗的故事;讲到细菌的人工培养时介绍柯赫的贡献等等。这些看似题外话,却能让学生深入理解即将讲授知识的原理,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剂课堂气氛,这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
2.2免疫部分教学中的“细”主要体现在备课过程中,即备课要仔细,制作课堂辅助教学课件要精细。
2.2.1要从学生接受知识的角度去感受知识的难易度。免疫学中涉及的概念名词往往和现实生活中的惯常说法不同,学生可能会对任何一个小问题产生疑问,从而影响接受更多的知识,因此教师备课要充分,对待小的知识点的疑问也要做好充分的解答和应对的准备。
2.2.2在某些知识点的教学中利用制作精细的课件去解释一些结构或过程往往事半功倍。免疫学不像解剖学、病理学等学科那样有标本做示范,也不像临床类学科那样有生动的病例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很难理解这些相对抽象枯燥的知识,特别是一些分子层面的结构,学生理解上存在难度,例如,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结构的区别,书上只有平面的结构图,学生理解上有难度。教师可以利用Swift3D软件制作出细菌肽聚糖的三维结构动画,然后导出*.FLV、*.SWFT、*.MOV或*.AVI格式到Flash中或Authorware、Director中制作课件,也可以嵌入HTML式课件中,现在Flash新版本中的ActionScript3.0已经开始支持对Z轴的操作,可以实现对三维模型的空间旋转,更有利于Flash对模型的展示;再比如补体的激活、NK细胞的ADCC作用等等,同样采用Flash制作成动画,在教学中可以分步播放,也可以全过程播放。这些都需要在备课过程中做好做细,要时刻想到让学生看到远远胜过让他们听到。达到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快速地掌握知识的目的。
这里的“粗”与“细”主要解决了一个微生物教学中形象化的问题,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还应该注意到形象化讲授和理论框架的有效结合,才能让形象化更好地为理论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