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气道湿化的护理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4-14
/ 3

人工气道湿化的护理进展

覃燕群

覃燕群(广西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广西梧州543000)

【摘要】人工气道是重要的抢救和治疗措施。人工气道湿化的效果直接影响人工气道的护理质量。良好的气道湿化是保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的一项重要措施。近年来,国内近年来有关气道湿化护理方面不断有新理论新方法出现,取得了众多新的进展。

【关键词】人工气道湿化护理进展

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经上呼吸道置入气管或直接置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正常情况下,人的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具有加温、湿化、过滤清洁和保水作用。但人工气道的建立使上呼吸道正常的湿化、加温、过滤及咳嗽功能消失,防御功能减弱[1]。从而导致呼吸道黏膜干燥,上呼吸道纤毛运动减弱,清除分泌物的能力减低,易形成痰痂及呼吸道感染,导致严重的通气功能障碍。因此有效的气道护理可使呼吸道分泌物有效引流,保持气道湿化,提高呼吸道防御功能,是确保气道通畅及避免呼吸道感染的关键。近年来有关气道湿化护理方面不断有新理论新方法出现。现将其综述如下。

1人工气道湿化的方法

1.1推注湿化法:使用注射器吸取3ml~5ml湿化液,取下针头后将湿化液直接注入气管套管内,每隔30分钟对人工气道湿化一次。滴注应在吸气时为宜[2]。此时,湿化液易于吸入气管,利于痰液湿化。但由于每次气管滴液量大(3~5m1),易发生刺激性呛咳,引起憋闷、SPO2下降,、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使病情加重,而且呛咳把部分滴入的湿化液咳出,气道深部得不到充分的湿化,影响湿化效果。

1.2经吸痰管滴注湿化法:先将无菌吸痰管插入气管插管10cm或气管切开的套管内5cm,然后接注射器注入湿化液,每次2~5ml。湿化液直接由无菌吸痰管内注入气道,形成有效的湿化,管壁的痰液不会随湿化液冲入气管而增加肺部感染机会[3]。

1.3输液器持续湿化法:将输液管的针头剪去,把软管插入气管套管内5cm后固定,以每分钟0.2ml~0.4ml的速度持续滴注。此方法可使气道始终处于一种湿化状态,使痰液粘稠度降低,利于痰液的吸出,避免了间歇给液法的湿化不均的特点,且使用持续气管内滴入,能节省时间和人力。但此法的给液速度不易调节,易造成给液过多,导致气道湿化过度。

1.4微量泵持续湿化法:用50ml一次性注射器吸取湿化液后与延长管一端连接,延长管另一端则连接去掉针头的头皮针,排气后将注射器固定在微量注射泵上,将软管插入气管套管内5cm后固定,微量注射泵置于床头便于操作的地方,根据痰液粘稠度调节好推注速度。此方法与输液器持续湿化法相比,微量泵持续湿化法能较好地调节给液的速度,达到恒速、微量、持续湿化气道的效果,使气道湿化效果控制在理想范围内,使用方便。但此法耗费耗材,不符合节省原则。

1.5持续雾化湿化法:用德国百瑞有限公司的压缩雾化吸入机连接管连接雾化器与气管导管或气切面罩行24h持续雾化吸入,氧气流量4~5L/min[4]。此雾化法能使分散成细小的雾滴以气雾状喷出,其雾量大小可以调节,雾滴小而均匀,湿化液可随吸气到达终末支气管和肺泡,达到较好的湿化效果。但持续雾化湿化法的长时间雾化吸入,使雾化剂进入终末气道可导致肺不张,血氧分压下降,且吸入的湿化液过多,超过了气管及肺对水份的清除能力,使湿化过度。

1.6间断雾化湿化法:在雾化器内加入10~15ml的湿化液,用高流量氧气进行雾化吸入,短时间、间歇雾化,每2h雾化吸入15~20min,雾化吸入应从人工气道的套管处吸入,雾化吸入的雾粒均匀,随呼吸能吸入终末细支气管,使药物颗粒与黏膜广泛接触,促进黏膜血液循环,减轻黏膜炎症,且间断雾化湿化法不会像持续雾化湿化法一样造成湿化过度的情况出现。但此法耗费时间和人力过多。

2湿化液的选择

2.1氯化钠注射液:常规使用的有:0.9%氯化钠、2.0%氯化钠、0.45%氯化钠。生理盐水是较为常见的呼吸道湿化液之一,可增加呼吸道腔内水分,稀释痰液,对呼吸道粘膜的刺激性小,对水肿的呼吸道壁有一定的脱水收敛作用。但有实验证明,0.45%盐水湿化效果优于生理盐水,因为生理盐水进入支气管内水分蒸发快,钠离子沉积在肺泡支气管形成高渗状态,引起支气管水肿,不利气体交换,而0.45%的盐水吸入后,在气道内浓缩,使之接近生理盐水,对气道无刺激作用[5]。张劲等[6]将0.9%和2.0%两种浓度的氯化钠作为雾化液,采取自身对照法,结果显示2.0%氯化钠雾化液有利于呼吸道纤毛转运,使排痰速度加快。

2.2碳酸氢钠:陈超男[7]通过对201例机械通气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用1.25%碳酸氢钠和生理盐水+糜蛋白酶进行气道湿化的临床效果比较,结果显示1.25%碳酸氧钠气道湿化效果优于传统的生理盐水湿化。理由是1.25%碳酸氢钠属碱性。在碱性溶液中,痰的吸附力降低,并可加强内源性蛋白酶的活性与纤毛运动,取代粘蛋白的钙离子,促进粘蛋白降解,减少痰痂的形成,防止气道堵塞[8]。

2.3庆大霉素:庆大霉素主要用于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系统或局部感染。常用庆大霉素8万U,糜蛋白酶4000U,地塞米松5mg和生理盐水100ml配成湿化液[9]。糜蛋白酶使粘稠的痰液稀化,易于痰液咳出,地塞米松具有较强的抗感染作用。

2.4盐酸氨溴索(沐舒坦):盐酸氨溴索可促进纤毛上皮的再生和纤毛正常功能的恢复,加速黏膜纤毛的运动,从而维护呼吸道的自净,防止有害因素的损伤,同时具有较强的溶解分泌物及促进黏痰排出的特性[10]。盐酸氨溴索通过纠正痰液理化性质、增加呼吸道纤毛运动、促进肺表面物质合成等多种作用,对肺部的积痰起到了预防和治疗作用。

2.5灭菌注射用水:灭菌注射用水对呼吸道粘膜刺激性小,可增加呼吸道内水分,对痰液的稀释能力较强,适用于痰液粘稠的病人。但灭菌注射用水属于低渗液体,有渗透细胞和进入细胞的特点,可引起气道黏膜水肿,导致气道阻力增加[11]。若过度湿化,细小支气管粘膜表面粘液超过气管、肺对液体的消除能力,阻碍气体与呼吸道的接触,可导致氧分压降低。

3人工气道湿化的评分标准

测量指标为有无痰栓形成及痰液的粘稠度。①I度:湿化过度,痰较稀,呈米汤或白色泡沫样,吸痰后玻璃接头内壁上无痰液滞留,频繁咳嗽,肺部和支气管听诊有痰鸣音,需经常吸痰。②Ⅱ度:湿化满意,痰液较I度粘稠,吸痰时痰液能顺利通过吸痰管,没有结痂或黏液块吸出。吸痰后有少量痰液滞留在玻璃接头内壁,易被水冲洗干净。③Ⅲ度:湿化不足,痰液外观明显粘稠,常呈黄色,肺部听诊有干湿鸣音,分泌物不易吸出,吸痰管前端有痰痂堵塞吸痰管,或玻璃接头内壁上滞留大量痰液,不易冲洗。

4人工气道湿化的护理

4.1加强气道湿化:建立人工气道时,易引起气道粘膜干燥,分泌物粘稠,形成痰栓,肺部感染率也会随之增高,因此气道的湿化至关重要。首先,气管切开患者应保证充足的液体入量,呼吸道湿化必须以全身不失水为前提,机械通气时,每日液体入量应保持2500ml~3000ml[12]。其次,湿化液最适宜温度为32~35℃,湿化液进入呼吸道后逐渐升高至体温水平,可使相对湿度达到维持纤毛运动的生理要求[13]。湿化液的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符合人体的生理要求,可能会失去湿化的作用。最后,根据病人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湿化液、湿化方法和湿化速度是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气道湿化不足,痰液阻塞呼吸道或堵管,防止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4.2吸痰的护理:吸痰前后给予充分吸氧,如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吸痰前给予3分钟100%氧气,使用双旋转接头,吸痰时不必分离呼吸机,在通气情况下进行吸引,对预防引起低氧血症起很大作用[14]。若不进行高浓度吸氧后再行吸痰,往往会引起低氧血症。吸痰时吸痰管要慢慢插入套管内,待吸痰管达到一定深度后向上提取,方可缓慢转动吸痰管,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选择吸痰管时,吸痰管外径时应注意其必须小于气管套管内管的直径,以免吸痰管太粗影响气体进入,且吸痰管外径过大易损伤气管粘膜。吸痰时应注意监测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若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吸痰。

4.3口腔及皮肤的护理:为减少口腔内细菌生长,每日保证口腔护理不少于2次,根据口腔pH值选用合适的口腔清洗液。气管切开气道切口极易因分泌物的污染而感染周围皮肤,因此要密切观察切口周围皮肤变化,每天用酒精或生理盐水给予常规清洁,保持气道切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气管套管周围的纱布应保持清洁干燥,每日更换气管套管垫1~2次,以防切口感染[15]。

参考文献

[1]钟惠庄.人工气道湿化的临床研究[J].全科护理,2010,08(18):1622。

[2]侯翠霞,王林文,孙丽洁,等.气管切开后3种气道湿化方法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04,18(8A):1380~1381。

[3]谢春玲,杜鹃,陆凤呜.对人工气道实行2种气道滴药湿化法后吸痰效果比较[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0,31(6):476~477。

[4]刘洪,卢小红,巫淑芬,等.气管切开后持续雾化吸人气道湿化的临床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3):267~268。

[5]杨军平,张宏.呼吸道管理现状与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1998,13(2):6。

[6]张劲,金环,陈冬娥,等.人工气道建立后气道钠负荷对呼吸道分泌物清除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5,20(23):10~12。

[7]陈超男.2种人工气道湿化方法的效果比较[J].护理学杂志。2002,18(3):207。

[8]孔梅枝.两种气道湿化给药法在气管切开护理中的效果比较[J].当代护士,2008,(7):74。

[9]伍珍贵.定时热湿雾化吸入在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中的效果评价[J].当代护士,2007,(7):25~26。

[10]黄灿媛.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69例疗效观察[J].右江医学,2010,38(3):306~307。

[11]邵敏,许平.人工气道湿化的护理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1):218~219。

[12]孙红燕,纪亚红.重型颅脑损伤后经气管插管吸痰方法的临床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9):832~833。

[13]陈凤群.湿化液、抑菌药物在气道护理中的研究进展[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1):1780~1781。

[14]曹静宜.ICU危重病人机械通气人工气道的护理[J].医学信息,2010,23(11):4062~4063。

[15]李国荣,王建英.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的护理[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1(1):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