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华汤家鹏(云南大学,昆明650091)
摘要:当今的世界正经历着急剧的变革,青年学生的思想状态也有了新的变化,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作为大学各项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效性;需求;效果;关系
中图分类号:D42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585(2009)12-0000-01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是中国共产党和我国社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各级领导干部和政工干部都要努力认识和掌握它的基本知识和规律。”
一、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定位与意义
早在2005年初,为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中宣部、教育部就提出,在新的形势下,各高校要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和内容,也应符合教育规律,而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是更多地考虑施教者的立场,对受教者则考虑较少,这是高校思政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确立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科学方法论”。[2]思想政治教育从空间维度上看,其要立足于特定环境,正确把握自身所处的具体环境以及工作的任务、内容、渠道和对象等;从时间维度上看,其要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正确把握自身所处的历史阶段以及开展工作的切入时机和恰当方式。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使之遵循客观规律、体现时代要求、符合社会发展方向和大学生的教育需求。因为任何一项工作都是具体的,都是工作主体和工作对象辩证结合、良性互动的过程。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同时又要靠具体的人来实施。江泽民同志在2000年6月党中央召开的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中心环节”、“重要政治优势”进行了精辟阐述,并把“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上下功夫”作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对于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素质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
科学的课程设置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基本环节。目前,四年制本科的课程设置应有四门必修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各高校根据自身特点和教学经验都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如有的学校就针对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的现实情况,形成了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模式。提出在处理好学生成长需求与学生工作需求的关系,处理好学生表面物质需求和深层自尊需求的关系,处理好学生现时需求和未来需求的关系,处理好学生个人需求和群体秩序需求的关系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略。笔者试图以大学形势与政策课为例来说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求与教学效果的关系。
二、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形式方面,各个高校基本的教学形式是以课堂讲授为主,根据需要,采用各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较宽松的环境中学习;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影视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丰富教育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展教学的内容和空间。
另外,现在各高校普遍采用“一对多”的讲授形式——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这种形式沿用多年,尽管采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但是学生仍然对这种形式的教学有所不满。许多大学生认为这种教学形式的缺陷是缺少互动,学生参与较少。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表明,教育者作为传播者,传播的对象是有情感和有思想的能动的人,如果只进行单向传播,不利于教育效果的提高。传统的讲授形式在过去曾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新时期,随着社会的转型,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人们在统一意志下表现个人情感、思想和个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若内容不能很好地满足对象的需要,就不会引起对象的兴趣。许多大学生用“枯燥”或者“乏味”这两个词语来形容大学的思想政治课。他们表示:大学思想政治课的现行教学内容离他们的现实有一定的距离,不能引起他们广泛的兴趣与热情。
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需求与效果关系的思考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不同的内涵和要求:在新世纪新阶段,思想政治工作应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应不断创新内容和形式,充分发挥统一思想、振奋人心的作用,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支撑。高校思想政治课对帮助大学生学会正确地分析形势,深刻认识和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使自己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对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主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珍惜和维护国家稳定的大局,自身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认真对待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效性的前提。推进思想政治教学创新,必须充分重视当代大学生的教育需求。
当代大学生有长远发展的需求,也有现时短期的需求,思想政治教育要兼顾二者。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贴近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借助鲜活的事实和可操作的方法,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教育学生。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优良品格,增强学生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有的高校开展广谱教育、分群类教和全员教育,建立主动出击和快速反应相结合的工作机制的探索和实践的经验就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注:
[1]张耀灿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0页
[2]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539页
作者简介:李晓华(1982—),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硕士研究生。
汤家鹏,汉族,男,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