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大理州第二人民医院671000
【摘要】目的:研究西酞普兰结合心理治疗应用与产后抑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到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产后抑郁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西酞普兰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西酞普兰结合心理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并对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均得到有效改善,但试验组患者的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明显更优,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西酞普兰结合心理治疗应用于产后抑郁的治疗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HAMD评分,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西酞普兰;心理治疗;产后抑郁;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4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6-042-01
产后抑郁症是女性精神障碍中最常见的类型,其主要是女性在生产后因社会角色、心理变化和性激素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症状[1]。产后抑郁症一般发生在生产后6周内,可持续整个产褥期,一些患者甚至会持续到幼儿上学前。根据临床上对产后抑郁症的分析,其发病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是完美主义性格、孕期有严重的情绪波动、内分泌变化的影响、遗传因素和躯体残疾等因素[2]。本研究对西酞普兰结合心理治疗应用与产后抑郁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3月到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产后抑郁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满足产后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并且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在18分及以上。排除患者中存在严重躯体疾病、严重闹器质性疾病和物质依赖的情况,并且所有患者无药物过敏史。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在22~33岁,平均年龄(27.25±4.76)岁。试验组患者的年龄在21~35岁,平均年龄(27.39±4.82)岁。两组患者的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等基本资料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纯西酞普兰进行治疗,其中主要是让患者按照20㎎/次,1次/d的标准在晨起时服用西酞普兰。
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心理治疗方式,其中主要是在患者治疗过程中每周对患者进行一次心理治疗,每次心理治疗的时间在40~50min。治疗期间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让其家属详细了解亲人之间的关怀和密切关系对产妇和婴儿的影响,让患者丈夫在产后多分担照顾婴儿的责任,从而让患者在产后的心理负担得到缓解,并避免产妇产后过于劳累。同时,患者治疗期间由经验丰富的助产士对产妇进行婴儿哺乳方面知识的讲解,并传授患者新生儿相关护理技巧,及时为患者接触相关负面情绪。对于因认知偏差而出现抑郁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积极纠正其认知偏差,为其详细讲解相关知识点,并鼓励患者积极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另外,在治疗过程中要安排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并采用催眠疗法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并对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甩()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在P<0.05的时候说明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HAMD评分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治疗后的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明显更优,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局域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根据对两组患者的观察,试验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1例出现恶心,1例出现便秘,2例出现失眠,1例出现口干,2例出现头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3%。对照组患者中2例出现恶心,1例出现便秘,2例出现口干,2例出现失眠,1例出现头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6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产后抑郁的发病率逐渐上升,这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根据临床上对产后抑郁症的研究,患者在发病后一般会表现出明显的情绪低落,并且其持续时间很长。同时,产后抑郁患者会表现出明显的认知改变,其中主要是对日常活动缺乏应有的兴趣。另外,患者发病后还会表现出明显的意志与行为改变,并且会出现失眠、头痛、眼花等躯体症状。由于产后抑郁对产妇的身体及新生儿的健康成长有很大影响,因此在患者确诊后必须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3]。
目前,临床上对产后抑郁的治疗主要分为常规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和电休克治疗。但根据临床上对各种治疗方式的效果观察,采用单一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效果一般较差,因此通常会采用心理治疗联合其它治疗的方式对患者的抑郁症进行改善。心理治疗主要是针对产妇产后心理发生变化的具体原因,有针对性地对其不良心理进行纠正。其中主要是通过对产妇认知的干预,加上对其婴儿哺乳技巧的有效干预,结合家庭方面的日常生活干预,让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良好的改善[4]。
本研究对西酞普兰结合心理治疗对产后抑郁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其中两组患者治疗前的HAMD评分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并且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HAMD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低,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在未给予药物治疗的情况下均自行好转。说明西酞普兰结合心理治疗应用与产后抑郁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通过应用。
参考文献:
[1]胡春丽.文拉法辛缓释剂与西酞普兰治疗产后抑郁症对照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3:84-85.[2]沈艳萍,陈丽君.西酞普兰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治疗产后抑郁症的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2011,04:160-162.
[3]张梦.天麻素缓释片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缺血性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5.
[4]孙佳文,甄庆伟.西酞普兰与多塞平对产后抑郁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06:818-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