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重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4-14
/ 2

浅谈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重要性

王雪梅

王雪梅(陕县第一职业高中河南三门峡472143)

摘要: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进行整合,探索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新模式,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课程整合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其适应信息社会的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指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因此,我们应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与模式,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让学生在自主活动和探索发现中全面发展,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语文课以其丰富的信息、文字书写量大且费时的特点,期待着更先进的教学手段。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解决了我们多年来在教学中遇到的难题,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创建了理想的教学环境。

一、整合的必然性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最终目的是追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能力。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但具有工具性、人文性,而且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密切,涉及范围广,实践性很强。语文课程更是强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并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按新课程语文教学理念,语文课程重在实践,要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要求。传统的教法老师讲、学生听,学生

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主性,学习学得被动,对语文学习缺乏创新精神。新的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是让学生自已学、主动学,老师主要是“导”,以体现语文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实现素质教育。信息技术作为最广泛最先进的科技,它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必选无疑的。因为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下,资源广泛,学生能更好地学语文、用语文,使语文教学与日常生活更贴近,更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所以信息技术与语文的整合是势在必行。

二、整合的重要性

1、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接触的大多是课本和参考资料,在电化教学出现以后又出现了如录音,投影片,VCD视盘等等。但学生只是在教师的指导和要求下去了解和接受,处在被动的地位。而计算机的最大优势在于相互作用,这也是其他媒体无法具备的特性。多媒体计算机把视听和演示与人有机地结合统一起来,产生了一种新的图像与文学齐飞,提问与互答一色的交互方式,对学生在教学中的疑问可以立即反馈,这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它解决了长期困扰班级授课之中不能尊重每个学生的需要,不能满足每个学生求知欲望的问题。因此,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

2、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的学习兴趣和情感。

在教材中,有许多经典传世之作,如《兰亭集序》、《滕王阁序》、《阿房宫赋》、《荷塘月色》、《再别康桥》、《断臂的维纳斯》等,对这些古今中外的诗词文赋,要进行咀嚼鉴赏,品味其中的美,美的氛围和背景是不可少的。但传统的教学,只能在局部应用音乐来渲染,利用图像来显示,运用文字来诠释,却不容易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且费时费劲,收效甚微。现代教育媒体因其鲜明的图像、生动的形象和灵活多变的特点,在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方面远远超过了传统教学媒体。利用这一优势,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使学生在美的氛围中更能体味文章的内涵和美。这是一种惬意的,赏心悦目的教学境界,一种教学艺术化和教学科学化完善结合的体验。在这种境界中,学生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随之得到升华,学习语文的兴趣,油然而生,真正进入乐学状态。

3、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不约而同的谈到生与死这一人生永恒的主题。教学中我们不可能用一两句话解释清楚,也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能独立自主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有的学生认为陶渊明的隐土思想有直观的一面,更有其独醒的一面;王羲之更多的则是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玄学与儒学思想的差别。学生的答案虽幼稚,也不够严密,但答案中所表现出的对知识的探索精神和独立的感知,让人耳目一新。

又如学习杜甫诗歌时,先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有关杜甫的资料,引导学生自动、自主地学习,我也利用了多媒体和网络,在讲课前做了关于杜甫生平和思想的课件,通过音乐和画面让学生从感观上的听、看,来感受杜甫的生平,了解杜甫的思想及当时的社会背景,再通过画面想像,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的诗人,他的创作风格会是如何呢?在回答问题时,经过讨论,整理资料,然后对照作品,通过理性分析,更深刻地领会杜甫诗歌的思想风格。这样由感性到理性,一方面使学生得到情感的感悟和熏陶,拓宽学生的眼界,对杜甫这一诗人和他的作品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搜集材料、分析资料的实践能力,也实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和老师在教学中“导”的地位。

总之,信息技术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不仅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挥他们的智慧与潜能,培养他们的良好思维品质,尤其是提高他们在语文知识学习中的创新思维能力,正确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必将会引起教学过程、课堂教学结构、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享受,加快学生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

作者简介:

王雪梅,1963年8月出生,女,汉族,河南陕县人,陕县职业高中,中学一级教师,大学本科毕业,从事语文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