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庆军(四川省射洪县妇幼保健院四川射洪629200)
【摘要】目的对应用二甲双胍与达英-35联合对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82例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二甲双胍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二甲双胍与达英-35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多囊卵巢综合征病情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生殖激素水平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二甲双胍与达英-35联合对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二甲双胍达英-35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1-0184-02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临床症状表现呈多态性的一种内分泌综合征,持续无排卵、雄性激素过多、胰岛素抵抗、卵巢多囊性病理学改变为该病的主要特征,是目前临床发现的导致女性患者出现月经紊乱、不孕肥胖等症状的一个主要原因。本次研究对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应用二甲双胍与达英-35联合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现对整个研究过程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1年3月-2013年3月抽取82例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中已婚患者18例,未婚患者23例;患者年龄19-42岁,平均年龄(26.4±1.2)岁;患病时间8个月-7年,平均患病时间(2.7±0.6)年;治疗组中已婚患者19例,未婚患者22例;患者年龄21-44岁,平均年龄(26.8±1.3)岁;患病时间10个月-6年,平均患病时间(2.8±0.7)年。抽样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患病时间等几项自然资料方面比较均无显著组间差异(P>0.05),可进一步进行科学比较研究。
1.2方法
1.2.1对照组治疗方法
口服二甲双胍,每次500mg,每天一次,计划治疗一个月。
1.2.2治疗组治疗方法
口服二甲双胍,每次500mg,每天一次,口服达英-35,每次1片,每天一次,计划治疗一个月。
1.3观察指标
将两组研究对象的多囊卵巢综合征病情控制效果、治疗前后生殖激素水平的改善幅度等情况作为观察指标进行对比。
1.4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临床治愈:闭经和多毛等临床症状表现经治疗后已经彻底消失,卵巢的形态和体积均已恢复至正常状态;有效:闭经和多毛等临床症状表现经治疗后明显减轻,卵巢的形态和体积与治疗前比较缩小幅度超过50%;无效:闭经和多毛等临床症状表现没有任何好转,卵巢的形态和体积与治疗前比较没有任何变化或进一步增大[1]。
1.5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资料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处理,以均数加减标准差形式(x-±s)表示计量资料,对计数资料和组间对比分别进行t检验和X2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显著性,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多囊卵巢综合征病情控制效果
对照组经二甲双胍治疗后有12例患者的多囊卵巢综合征病情达到临床治愈效果,有16例患者治疗有效,有13例患者治疗无效,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有效率为68.3%;治疗组经二甲双胍与达英-35联合治疗后有16例患者的多囊卵巢综合征病情达到临床治愈效果,有21例患者治疗有效,有4例患者治疗无效,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有效率为90.2%。两组患者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效果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多囊卵巢综合征病情控制效果比较[n/(%)]
组别例数(n)临床治愈有效无效有效率
对照组4112(29.3)16(39.0)13(31.7)28(68.3)
治疗组4116(39.0)21(51.2)4(9.8)37(90.2)
P值<0.05<0.05<0.05<0.05
2.2治疗前后生殖激素水平的改善幅度
对照组患者治疗前LH水平为(14.53±2.68)IU/L,治疗后为(8.95±2.26)IU/L,组内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LH水平为(14.27±2.19)IU/L,治疗后为(7.03±1.66)IU/L,组内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H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二甲双胍是一种胰岛素增敏剂类药物,是临床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一种常用药物,可以使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度增加,使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使多囊卵巢患者体内胰岛素水平降低,对月经紊乱现象进行改善,诱发排卵,对妊娠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达英是复合类药物制剂的一种,主要含有2mg的醋酸环丙孕酮和35μg的炔雌醇,为口服避孕药物的一种,可对双氢睾酮受体产生竞争性抑制作用,使5α还原酶生物活性降低,减少雄激素的产生。
参考文献
[1]刘锦霞,党洁明,吴元赭,等.二甲双胍联合环丙孕酮/炔雌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9,19(6):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