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关于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分析

王永伟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配餐服务分公司天津300452

摘要: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从管理理念、管理内容、管理方法等方面规范安全生产管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表现在事前控制和过程管理,风险管理的实质是以经济合理的方式消除或降低风险导致的各种灾害后果。

关键词: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安全生产

风险管理是构成管理过程的必要组成部分,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其整个过程按照SECP(系统建立的充分性scheme、系统执行的完整性execution、执行与系统的一致性、执行的效果performance)四个环节进行。

1目前现状

1.1教育培训效果不足:(1)员工参与度不高。传统风险管控培训过程中,偏向形式主义。(2)知识转化率不高。员工在培训后对吸收的知识无法高效转化。(3)培训形式单一,培训方式照本宣科,学员没有积极性。

1.2危险源辨识能力不足

相比已知的危险源,未知的危险源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更大,已知的危险源有相应的措施和预案,而未知的危险源,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一旦发生,尤其是重大危险源,将会措手不及。

2完善机制

有了完善的体系文件,关键在于刚性执行,只有执行才能使体系文件真正落地,才能检验体系文件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才能逐步完善体系文件。否则再好的体系文件都是一堆废纸,无法达到管理目的。

2.1教育培训

2.1.1安全培训

安全培训是通过增加受训者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技能,提升安全理念,从而提高其安全素质,以达到预防事故,提高企业员工在素质安全水平的重要途径。培训的好坏影响着这一目标的实现。为确保日常的安全教育质量,做以下培训措施:(1)在安全培训课堂中增加图文并茂、情景再现、互动体验、角色扮演、员工自己讲述等培训方式。避免照本宣科、“填鸭式”授课。(2)通过员工的答复来评估培训是否到位,只有将安全培训落实到底才能提高基层员工的安全意识。

2.1.2安全文化

现有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培训、检查、宣传、奖惩、活动等本身都是安全文化的一部分,安全文化建设存在于日常的所有安全管理活动中。(1)班组的任何一个安全宣传板报,安全文化活动。班组员工要明白它的意义,能举例说明。(2)让员工积极参与其中,可以通过编组的形式,让每次宣传活动由小组轮流开展。(3)建设安全文化,应体现鲜明的时代主题,要有与时俱进的观念,要结合形势的变化,在员工中形成一定的安全习惯、安全行为、安全信念等

2.2责任制细化

常言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当某个环节在管理上出现了漏洞时,必将“揪一发,而动全身”,影响到整个企业的健康发展。

当好“责任人”,绝不是“人坐办公室,手签责任书”就能了事的。从上至下每个环节的汇报、考核都要有签字备档,一旦出现事故,做到有档可查,不放过任何一个责任人,遏制擦边球等现象的出现。

2.3实施安全风险公告警示

(1)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在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通过设置公告栏,进出的班组员工,对企业危险危害因素一目了然。(2)重大危险源设置明显标志。必须在重大危险源、存在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场所设置明显标志。必须在有重大隐患问题和较大危险的场所和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标志。(3)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2.4事故案例备档

2.4.1建档制度

对排查的隐患问题按照事故的等级进行登记,并建立信息档案。隐患问题信息的主要内容有:隐患部位;隐患可能引发的后果;采取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整改措施及方案;治理情况。

2.4.2巡检考核:(1)巡检中发现的问题录入档案(发现的问题时间,地点,班组,以及相关负责人)。(2)建立巡检排查问题的题库,将出现的问题入库,形成题卷对所有班组成员进行培训考核,杜绝问题的重复发生。(3)将巡检问题制成图集,发放到班组手中,全员辨识。

2.4.3案例教育

通过事故案例建档,将最贴近实际工作的事故案例资料作为安全教育的一部分,对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反事故的能力大有帮助,从中可以受到思想上和技术上的双重提高。(1)在事故案例学习中,要延伸开来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学习,联系以往生产中发生的事故案例和多种渠道得知的事故案例。(2)透彻分析案例,加深印象。(3)围绕案例,展开讨论。

2.5强化辨识能力

危险源辨识作为一种危险源辨识方法,针对一些特定的危险工作,运用比较简单,且容易掌握。

2.5.1安全风险辨识

安全风险辨识主要应用于生产工作、作业活动方面的危险源辨识。尤其适合于班组岗位人员进行作业活动的危险源辨识。并不是所有的工作都是危险工作,可以运用一些方法进行危险工作的确定,一般来说出现以下情况可视为危险工作:(1)设备使用规程、技术规程、操作规程涉及到的作业活动;(2)临时工作:班组员工不熟悉的作业;(3)新工作:对班组员工来说是陌生的工作;(4)有检修的作业;(5)发生过事故或未遂的工作;(6)有潜在危险的工作;(7)事故严重度高的工作:对事故一旦发生其严重度高的作业,应进行分析,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8)事故可能性高的工作:事故可能性高的作业,代表事故发生机率高,应加以分析。

2.5.2针对危险源及风险采取控制措施

根据风险控制的六种方法:排除法、代替法、隔绝法、工程方法、管理、个人防护.在采取控制措施时,应注意控制措施的可操作性,直接说明如何做,让措施更加具体化、量化。

2.5.3危险源辨识应遵循的原则

(1)全员参与的原则。如果只是几个能力较强的员工进行分析就失去了危险源辨识的意义,做到全员都会应用危险源辨识。(2)反复分析的原则。在完成一次危险源辨识后,必须回顾危险源辨识的过程,重新进行分析,确认所有的危害与风险都已识别出。(3)持续开展的原则。危险源辨识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发生质的变化时应重新进行危险源辨效。

总结:通过风险控制体系建设,理清风险控制点,风险管理人员对生产运营和内部管理更进一步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也促使管理层和各级员工认识风险点、控制风险点,最终实现全面风险管理和控制。

参考文献

[1]严晖.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整合框架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2王明涛.企业建设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策略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