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小儿氨基酸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2

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小儿氨基酸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龚光梅

龚光梅

(云南省澄江县人民医院云南澄江652599)

【摘要】目的:观察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小儿氨基酸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单磷酸阿糖腺苷抗轮状病毒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儿氨基酸注射液联合治疗。结果:2组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小儿氨基酸治疗轮状病毒肠炎可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

【关键词】轮状病毒肠炎;小儿氨基酸注射液;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用药

【中图分类号】R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5-0171-02

轮状病毒(RV)感染是引起小儿腹泻最主要的原因之一,40%的小儿腹泻均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是秋、冬季婴幼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故常被称为秋季腹泻。发病以6个月~2岁小儿最多见,潜伏期1d~3d。该病主要以粪-口途径和人-人途径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以气溶胶形式传播,临床主要表现为大便性状改变(如稀水样便或蛋花样汤样便)和大便次数增加明显,有的则先表现呼吸道症状,后才表现消化道症状,大多常伴有发热、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小儿机体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甚至脱水引起休克。病程一般为7d,长着可达半月,治疗上以补液、调整肠道菌群对症治疗为主,目前还没有特效药。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尝试用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小儿氨基酸注射液治疗6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在治疗效果及缩短病程方面有明显的提高,现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120例,为我院2013年8月~2014年12月所收治。男64例,女56例;年龄3个月~6个月28例,6个月~1岁52例,1岁~2岁28例,2岁~3岁12例。病程1d~7d96例,7d~14d24例。有42例患儿入院前口服“妈咪爱”,其余78例患儿未接受任何任何治疗及服用口服药。患儿主要表现为腹泻,排便次数:8~20次/d,有的表现为呕吐及体温升高,均有不同程度脱水症状,脱水程度:轻度32例,中度82例,重度6例。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临床症状及脱水程度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1.2确诊与治疗方法

首先询问临床病史,表现为呕吐,有的表现为发热,大便少则1d数次,多则数十次,大便稀薄,呈蛋花汤样或稀水状样,严重腹泻可引起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最后查大便轮状病毒抗原呈阳性。符合以上临床表现可确诊为轮状病毒肠炎。两组患儿入院后均予以阿糖腺苷抗病毒,按8~10mg/kg.d,加入5%葡萄糖液稀释后静注,每天一次,同时口服补液盐,双歧杆菌调整肠道菌群,适量静脉补液支持治疗,对照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小儿氨基酸注射液静脉输注,治疗4天。

2.结果

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小儿氨基酸注射液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纯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P<0.05),见表1。

表1二组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有效率的比较

*

3.讨论

轮状病毒是引起小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轮状病毒是双链RNA病毒,该病毒侵入肠道后,在小肠绒毛顶端的柱状上皮细胞上复制,使细胞发生空泡变形和坏死,受累的肠粘膜上皮细胞脱落,致使小肠粘膜回吸收水分和电解质的能力受损,肠液在肠腔内大量积聚而引起腹泻。同时,发生病变的肠粘膜细胞分泌双糖酶不足且活性降低,使食物中糖类消化不全而瘀滞在肠腔内,并被细菌分解成小分子的短链有机酸,使肠腔的渗透压增高,从而使肠腔内大量水分渗出。单磷酸阿糖腺苷作为一种抗脱氧核糖核酸病毒药物,进入机体细胞后发生磷酸化反应后,生成的阿糖腺苷三磷酸可竞争性地结合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聚合酶,可达到抑制病毒合成脱氧核糖核酸的目的。有学者认为绝大多数腺苷衍生物不仅对DNA病毒有活性,且对RNA病毒也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为掺入DNA、RNA分子,抑制蛋白质合成及腺苷高半胱氨酸水解酶,最终切断甲基转移酶的反应使病毒成熟所必需的mRNA缺乏,导致病毒复制中断,不能释放成熟的病毒颗粒。

小儿氨基酸注射液能在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内形成高渗环境,可以抑制肠液分泌从而减少水分的渗出,相应的大便性状及次数都会有好转。同时,腹泻可以让婴幼儿丢失大量蛋白质和营养素,小儿氨基酸作为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对提高患儿自身抵抗力可发挥重要作用,加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两者具有协同作用,减轻患儿痛苦,对患儿起到更好的治疗作用,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小儿氨基酸注射液与单磷酸阿糖腺苷的这些特性与作用,使得其在治疗轮状病毒肠炎中有效率明显提高。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沈关心.微生物学与免疫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63.

[2]张竹君.阿糖腺苷、利巴韦林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疗效对比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0):90.

[3]邓红宇.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6):63.

[4]于晗澍.单磷酸阿糖腺苷在轮状病毒肠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9):145

[5]姜月芬.小儿复方氨基酸联合蒙脱石散治疗秋季腹泻疗效观察及护理[J].海峡药学,2012,24(8):194.

[6]郦江英,陈丹君.单磷酸阿糖腺苷在轮状病毒肠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3):5253.

[7]蔡威.新生儿肠外营养(上)[J].临床儿科杂志,2004,22(3):190-192.

[8]曾春英.小儿秋季腹泻病轮状病毒感染情况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5):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