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患者咽部分泌物微生物培养结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1

慢性咽炎患者咽部分泌物微生物培养结果研究

卓悦

(乌鲁木齐市眼耳鼻喉专科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2)

【摘要】目的:对慢性咽炎病患的咽部分泌物进行微生物培养,对培养结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慢性咽炎治疗的病患68例作为研究对象,取病患咽后壁分泌物进行微生物培养,研究分析微生物培养结果。结果:对68例病患的咽部分泌物微生物进行培养之后,共检测出菌株数345株,其中非致病菌共57株,占比16.5%,剩余288菌株均为致病菌,占比83.4%;其中细菌株占比较高的前三位分别为:α-溶血性链球菌、卡他莫拉菌以及副流感嗜血菌;在所有分出的细菌中革兰阴性菌165株,占比47.8%,革兰阳性菌180株,占比52.2%。结论:慢性咽炎的发作和咽部菌群的紊乱有着密切的关联,且致病菌的检出率较高。

【关键词】慢性咽炎;微生物;咽部分泌物

【中图分类号】R76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0-0072-02

慢性咽炎主要是指咽黏膜及黏膜下颌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且病程较长,病情容易反复的发作,对病患的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按照临床病理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慢性肥厚性咽炎、慢性单纯性咽炎、干燥性咽炎,为了给慢性咽炎病患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因此在本次研究中,旨在对慢性咽炎病患的咽部分泌物进行微生物培养,对培养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慢性咽炎治疗的病患6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病患男38例,女30例,年龄20~59岁,平均年龄(39.5±19.5)岁,其中慢性肥厚性咽炎病患20例,慢性单纯性咽炎31例,慢性干燥性咽炎17例,所有病患的临床病症均与慢性咽炎的相关诊断标准相符合。

1.2方法

采集标本:在采集标本前两个小时禁止病患进食,使用无菌的生理盐水清理口腔2~3次,然后在病患的咽后壁上使用无菌镊子将无菌滤纸片贴在上面,并对滤纸片进行轻轻的挤压将其全部浸湿,接着将咽后壁的分泌物放入无菌的试管中盖紧盖子并送检。

标准菌株: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白色假丝酵母菌ATCC10231、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

细菌培养:首先经分泌物直接涂片做镜检对其进行初步的鉴定,然后将分泌物分别接种于万古霉素巧克力平板、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麦康凯平板、巧克力平板,在三十分钟内完成以上操作。最后将获得的纯菌种采用微生物鉴定仪对菌种进行鉴定。

2.结果

具体数据分析见表1。

表1慢性咽炎病患菌群分布情况

3.讨论

慢性咽炎是一种粘膜慢性炎症,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咳不出咽不下、声带容易疲劳、嗓子干痒痛、睡觉打鼾、刷牙时容易恶心、咽部附着粘性痰液等,慢性咽炎病患由于咽部分泌物的增多,所以常常会有清嗓的动作,并且还会吐出白色痰液,而导致慢性咽炎的主要病因是因为急性咽炎的反复发作,另外职业因素、气候及地域环境的变化、全身因素、咽部邻近的上呼吸道病变以及过敏因素等都可诱发本病。

咽部还属于人体比较重要的储菌库,所以慢性咽炎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可能与咽部细菌的分布情况及比例构成有着一定关联,临床上对于慢性咽炎的治疗通常使用的都是抗生素类药物,但是治疗效果不理想,病情容易反复发作,并且还容易产生抗药菌株。正常人群的咽黏膜有着类白喉棒杆菌、卡他莫拉菌等有益菌群,能够拮抗致病菌的入侵,并且还能对咽黏膜细菌的内部平衡进行维持[1]。而当咽黏膜受到来自外界细菌的入侵时,机体会受到异常抗原物质的刺激,继而将咽部菌群的平衡打破,并导致病原菌感染,从而致使咽部菌群出现异常。在本次研究中,慢性咽炎病患的眼部细菌主要是以α-溶血性链球菌、副流感嗜血菌以及卡他莫拉菌为主,从而导致类白喉棒状杆菌、卡他莫拉菌等有益菌群丧失了其优势,由此表明慢性咽炎病患的发病和咽部菌群的紊乱有着一定的关联[2]。其中α-溶血性链球菌的增加可能导致了卡他莫拉菌、类白喉棒状杆菌的大量下降,从而将咽部原来的正常微生态进行改变,从而致使菌群出现紊乱,最后导致慢性咽炎的出现并且久治不愈。在本次研究中,检测出菌株数345株,其中非致病菌共57株,占比16.5%,剩余288菌株均为致病菌,占比83.4%;其中细菌株占比较高的前三位分别为:α-溶血性链球菌、卡他莫拉菌以及副流感嗜血菌。

综上所述,慢性咽炎的发作和咽部菌群的紊乱有着密切的关联,且致病菌的检出率较高,能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郭学青.186例慢性咽炎患者咽部分泌物微生物培养结果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5):215-217.

[2]薛英.慢性咽炎咽部分泌物细菌学特征和耐药性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38(1):14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