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小组合作模式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1

高效小组合作模式的探究

赵新兵

农垦建三江管理局青龙山农场学校赵新兵

新课程教育改革要求我们要将课堂还给学生,努力打造高效课堂。小组合作的课堂教学模式就这样逐渐走入了我们的课堂。小组合作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就是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自主讨论交流,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主要是引导、监督和点拨。有效的交流和讨论可以充分的开拓学生的思路,思维的火花就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摩擦,最终发出耀眼的火光,点亮整个课堂。但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发现想要达到我们所预想的教学效果,并不是单纯的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就行的。我们需要从以下多个方面同时着手,才能做到真正高效的小组合作。

一、小组的筹备

想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必须要进行合理的分组。小组的分配不能只依靠学生成绩,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活跃度以及学生之间的关系等多方面的因素,尽可能达到平均分配。小组长的选择尤为重要,他们必须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和自制能力,还要在学生中具有一定的威望。

二、探究问题的设计

(一)导学案在设计时切忌千篇一律,要根据不同的课程设计不同类型的探究案。不是所有的探究案都要设计成问题形式,交流讨论也不一定非要依据问题进行。例如一些概念课、实验课,只需要要学生通读课本,记忆要学习的概念,或者学会依据实验过程完成实验,明确实验结论就可以了。如果这样的课程再去设计上问题让学生去交流讨论,整个课程就成了四不像,既浪费时间,又达不到效果。所以,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要灵活运用。

(二)导学案问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深度,保证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需要进行思考,甚至一定程度的争论才能得到结果。设计这样的问题才能对学生产生一定的智力刺激,促使他们去想象、去思考、去研究、去争论,真正起到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

探究问题的设计也要多种多样,不同类型问题的探究可以更全面的刺激学生的思维,挑动学习的氛围。对比性问题,这种类型的问题可以减免学生对于新问题的理解难度,更能培养学生从大局上掌握知识的能力;矛盾性问题,俗话说“理越辩越明”,这种类型的问题能挑起学生知识与认知上冲突,刺激学生的思维,引发他们的竞争意识;假设性问题,这种类型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通常意味着未知,未知代表无限的可能,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发散性问题,这种类型的问题通常会有多方面的解释或多种解题的方向,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增长学生的见识,促使他们思绪飞扬。

三、课堂交流讨论的把握

(一)培养学生学会组织、表达、倾听、交流、评价。小组合作的核心人物就是小组长,小组长这个组织者组织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讨论交流的成败,所以要培养小组长的组织能力。讨论交流是思维的交流,想要达到良好的讨论效果,首先学生要学会勇敢、简练的表达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其次,要进行礼貌的倾听,不要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在倾听中要找出他人发言的要点;第三,交流的过程要有序有效,正确的交流是准确找出他人思维的漏洞进行反击,而不是毫无意义的争吵;最后,要对其他同学的表达进行准确公允地评价,在评价中找出与他人的差距,有差距才有进步。

(二)为了避免小组合作流于形式,教师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要深入到每一个小组中去,倾听学生的交流,并适当的做出指导。

四、课后评价与反思

教师在课后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对这段时间内班级的小组合作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找出其中的优缺点,找专门的时间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形成良性循环。

小组合作交流是现有的较好的教学模式,虽然还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会找出这些问题并解决他们,从而达到真正的课堂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