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冬云田秀梅(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医院内蒙古宁城024200)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1-0278-02
【摘要】目的为探讨从医行为对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06年10月~2007年12月收入感染科的372例住院患者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8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对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结果通过全程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实验组较对照组患者的从医行为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从医行为对病毒性肝炎患者有影响。
【关键词】从医行为病毒性肝炎影响
病毒性肝炎是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传染病,尤其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我县是高发地区,并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有关资料报道:治疗的失败最普遍、最主要的原因是不规范的治疗,不听从医嘱也是原因之一。病毒性肝炎给患者、家属及其所在单位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一部分肝炎患者认为,一旦感染上肝炎病毒,就会发展为肝炎——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最终导致肝癌,成为绝症,从而产生生理上和心理上的严重创伤。因此,为了提高住院病毒性患者的从医行为,心理素质和治疗效果。我科对2006年10月~2007年12月收治的372例住院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比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372例患者均为2006年10月~2007年12月在我科两次住院的病毒性肝炎患者。将患者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86例。对照组男115例,女71例,年龄10~82岁,平均32.4岁。初中以下学历63例,初中以上学历123例。实验组男111例,女75例,年龄9~84岁,平均33.6年。初中以下学历72例,初中以上学历114例。两组病例年龄、病程、性别、职业、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人员运用护理程序根据患者医疗诊断进行常规护理及遵医嘱完成患者的各种治疗。实验组除采用常规护理外,对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干预内容包括心理干预、药物干预、生活习惯干预,即要求患者从心理、用药、生活习惯等几方面遵从医嘱。
具体从医方法:
心理从医:病人能正确对待疾病,避免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
服药从医:患者能进行正确、按时的服药;不滥用药物,如吗啡、苯巴比妥类、磺胺类及氯丙嗪等药物,以免加重肝损害。
生活习惯从医:(1)饮食:饮食要清淡,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但避免长期高热量、高脂肪饮食,避免患者的肝脏出现了脂肪变性;患者对糖的摄入量也要加以控制,避免出现糖尿病。重症的患者则要减少蛋白质的摄入量,避免患者出现肝性脑病,但可以给予患者维生素C、维生素B,患者应进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避免腌制、罐头类食品;患者要禁烟、禁酒,并且要防止暴饮暴食。(2)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合理运动,以不感到疲劳为宜。(3)保证其睡眠的情况,良好的睡眠可以让身体对病毒产生抗体,对肝脏恢复有利。
2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病毒性肝炎患者从医行为比较,实验组较对照组患者的从医行为:按时服药、合理饮食、休息与运动适度、戒烟戒酒、心理状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为了肝炎患者早康复,不但需要医生正确诊断与合理的用药,更需要提高肝炎患者从医行为,让患者规律用药并完成足够的疗程,同时鼓励肝炎患者主动了解认识有关肝炎的防治、治疗等知识,并提出治疗方案、具体建议和生活指导,使肝炎患者热爱生活,珍惜生命,树立战胜肝病的信心,积极地配合治疗,从而早日康复。
从医行为是指患者求医后其行为与临床医嘱的符合程度[1],为遵从医嘱的行为活动。肝病患者通过对自身肝病本质的了解和认识,对治疗效果和医疗顺从性的提高,以及肝病患者的满意度均有着积极作用,使肝炎患者在诊疗中处于一种最佳心理状态,从而达到更有效的治疗目的。因肝病患者不仅需要良好的治疗,更需要心灵的抚慰和关怀,还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是在肝炎治疗中减轻病痛,缩短病程,促进康复的重要一环。
参考文献
[1]吴敬婷.健康教育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5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