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亮
(黑龙江省八五一○农场,黑龙江鸡东158214)
摘要:会计是适应加强经济管理,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这种客观需要而产生、发展起来的。节约型社会是一种发展治理理念,是成本管理的延伸。我国的会计规范模式在其层次性、稳定性、协调性等方面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创建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构建我国节约型社会下科学合理的会计规范模式,是经济发展对会计改革的要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这对于实现会计目标,降低会计规范成本,节约社会资源,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发挥会计的节约功能,需要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会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构建节约型财务会计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会计;成本管理;节约功能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满足企业、事业单位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会计在市场经济运行中起监督作用,即分析、考核资金的使用效果,节约成本、费用支出,提高经济效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监督实质上是对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耗费、资源耗费及其成果的考核。在实际工作中,会计监督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包括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其目的在于促使企、事业单位正确组织经济活动和合理组织、分配使用资金,加强经济管理,节约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由此可见,会计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节约功能。
1构建节约型社会下会计规范模式的必要性
会计工作是经济、财政工作的重要基础,会计工作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规范的科学性。在创建节约型社会的今天,要求人类的任何行为都必须从节约出发,会计行为也不能例外。目前,我国的会计规范在其层次性、稳定性、协调性等方面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创建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如何构建我国科学合理的会计规范模式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我国从1993年企业会计改革开始,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具体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关系,一直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现阶段,我国有效的会计规范有会计法、会计准则、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制度、财政部门的若干规定和解答等,这些会计规范之间有时出现冲突或后者否定前者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导致会计实务工作者对所面临的问题,无所适从。究其原因,会计规范的层次较多,过于复杂。从层次上讲,基本准则要受会计法的制约,具体准则要受会计法和基本准则的制约,会计制度要受会计法、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的三重制约。从会计法到会计制度随着管理层次的增加,沟通的难度和复杂性也将加大。一道命令在经由层次自上而下传达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曲解、遗漏和失真,由下往上的信息流动同样也困难,也存在扭曲和速度慢等问题;其次,众多的部门和层次也使得计划和控制活动更为复杂,一个在高层显得清晰完整的计划方案会因为逐层分解而变得模糊不清失去协调;另外,随着层次和管理者人数的增多,控制活动会更加困难。这样看来,由于我国会计规范的层次较多,会计规范在执行中存在问题也就不难理解了。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会计管理不够顺畅,不但造成社会资源上的浪费还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2构建节约型财务体系的策略
2.1建立完善企业内部成本管理运行机制。在市场竞争中,企业的成本与市场直接相关,优质价廉是企业制胜的法宝。树立成本竞争是与产品竞争能力同等重要的市场竞争意识,实行以成本否决制度为核心的全方位成本管理。实行全员的成本管理,上至企业管理层、经理,下至各职能部门以至每个员工,都必须树立成本责任意识。实行成本责任目标管理,建立并完善企业内部激励机制。将成本责任目标实现的好坏直接与管理者和职工个人利益挂钩,并对超额完成成本责任目标的应按照贡献大小予以奖励。也可以实行全程成本管理。首先要进行成本的事前管理,从产品设计开始,关注材料、能耗的节约,这是控制的关键和基础;其次是采取适时事中成本控制,把建立与节能降耗同步的成本监控系统作为重点,实现对生产经营过程各环节的日常成本控制,从“细节”做起,及时发现问题,采取调整措施;再次是加强成本的事后管理,进行全面的事后成本分析,提出改进成本管理的措施;同时应根据责任成本完成情况,兑现成本考核奖励。还可以实行市场、科技、人力资本三位一体的全方位的成本管理。首先,要适应市场变化对成本管理的要求,使企业成本管理既利用市场,又适应市场;其次,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在企业节能降耗、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中“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向科技进步要效益;最后在成本管理中要以人为本,把全体员工参与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2.2实现从成本节省到成本避免。传统的成本降低方法基本上是通过成本的节省来实现的,即力求在工作现场改进生产方式、减少资源浪费,以节约成本支出。主要采用节约能耗、原材料零库存或以招标方式采购设备,防止生产事故等,这种在战术上的成本管理工作的改进,对降低成本是必不可少的。现代企业更需要寻求新的降低成本的方法,即以“零缺陷”的形式避免几乎所有的维修成本和因产品不合格带来的资源浪费。成本避免的思想在于从管理的角度去探索成本降低的潜力。成本降低需要企业在产品的开发、设计阶段,通过重组生产流程,避免不必要的生产环节,以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2.3用新信息、新技术实现成本管理突破。近一二十年来,现代高科技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如自动化设备、机器人、电脑辅助设计、电脑辅助生产等。企业制造环境己从过去的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化。在新的制造环境下,产品成本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一些企业的直接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从七十年代的40%左右急速下降到10%左右,在某些高科技企业甚至己低于5%,而制造费用占总成本的比例却大幅度提高,其构成内容也大大复杂化。为适应新的制造环境,“适时生产系统”JIT应运而生。JIT是一种严格以需求带动生产的制度,要求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环节紧密协调配合,保质、保量并适时送到后——加工(或销售)环节,毋须建立材料、在产品和产成品库存,实现“零库存”,以降低存货库存成本。正因为这样,适时生产系统JIT必须和全面质量管理TQC同步进行,以保证企业整个生产过程实现“零缺陷”。
传统成本管理方法不再适应已发生巨大变化的企业生产经营环境,企业必须利用信息及管理经验,探求成本节约的有效途径。采用先进的技术,推广合理化建议,企业应正确处理增加费用开支与节约生产的关系,积极鼓励引进节能设备,以节省能源的消耗、降低维修费用,提高企业综合效益;增加检验费用,减少废次品数量,降低社会资源的无效性,从而使社会效益、企业效益同步增长。
2.4成本管理的内容向企业外部延伸。发展循环经济,企业生产链延长,成本控制的环节不再是传统的基本生产环节控制,而是资源循环的全过程控制。循环经济模式下,以提高资源利用效果,减少废弃物排放为首要的成本管理前提,其成本控制环节不再是传统会计的单线型过程,而是物质能量流的闭合式循环过程,相对整个经济循环链的成本控制,个别企业的成本管理仅为其循环链的一部分,因此,企业必须与企业外部进行必要的协调,博弈其外部成本的高低对企业内部成本的影响。因此,成本管理的环节增加,并向企业外部扩展。
现有的会计模式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不适应循环经济时代的要求,急需改革,对于企业节约型会计模式的构建则要求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会计模式的各个组成要素赋予新的涵义,同时要改变现有的单一模式,围绕循环利用资源,把节能降耗的内容融入报表体系中予以披露,以此来加速会计新体系的建立从而更好的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