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分析

周庆梅

(广西玉林市博白县龙潭镇第一初级中学,537624)

摘要:面对数学学困生,许多教师一筹莫展,只好听之任之。导致学困生越来越“困”,甚至越来越多。为了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对初中生学习数学困难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对如何转化“学困”的策略进行了初步的实践探索,现就针对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及转化策略谈点肤浅的认识。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困生;策略

前言

初中阶段的学生造成数学学困的局面,原因来自于不同方向,主要有学生自身的因素、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因素、学校教育的因素等。教师应充分注意对于学困生实际情况的全面掌握,采取相应措施对其进行有效的指导,从而确保学生重拾关于数学知识学习的信心。

1数学学困生的概念界定

“数学学困生”,顾名思义,就是指在数学课程的学习方面存在较大困难的学生。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在数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无论是对数学知识能力的接受程度,还是在学习的方法与心态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阻碍和困扰,从而导致他们无法跟上老师的教学进度,甚至停滞不前。这就无法达到课程教学的目的与要求,因此必须通过一些外在的手段或方法去矫正这种问题,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吸收数学知识。

2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

2.1数学学科的原因

由于数学学科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考查学生的运算与分析能力,还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对学生的要求非常高。然而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初中生在学习数学课程过程中,都是按照老师讲授的内容来学习,一味的听取,而不会自己动脑思考,举一反三。尤其是遇到一些贴近生活的实际情况时,学生更是一脸茫然不知所措,无法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固有思维局限,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数学这门学科太枯燥,除了数字就是公式符号,没有趣味性可言,因此很难对数学提起兴趣。这就是数学学科的高要求所导致的数学学困生的出现。

2.2学生自身的原因

初中生从小学升初中的过程中,这个跨度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还不能完全的适应。无论是身份的转换,还是课程难度的变化,都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影响。所以很多学生在刚升入初中阶段很难适应初中学习生活。而初中的数学课程难度都比较高,课程节奏较快,所以学生很容易在小升初的衔接问题上出现问题,从而导致数学学不好,失去信心,产生退缩想法,于是就会有部分学生变为学困生。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学生是本身就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高。因为数学学科本身就具有枯燥乏味的特点,大量的数字和公式符号使得学生很难对其产生兴趣,而且还很容易因为这些公式符号搞不清楚而厌弃数学,从而成为学困生。学习方法不恰当也是造成学困生的一大原因。初中生刚刚经过小升初,还没有完全适应初中生的学习方式,如果没有做到课前预习、课中认真听讲和思考、课后复习这几点,就很容易学不会课堂内容,久而久之就会变成学困生。

2.3教师教学的原因

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当前很多初中数学老师在思想与教学方法方面依然较为传统,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缺乏自由发挥的时间和空间,只能跟随教师讲授的内容走,缺乏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且大多数教师都比较喜欢成绩好的同学,成绩不好的同学受不到重视,也难免会产生厌弃数学的心理。

2.4家庭与社会环境等原因

尽管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素质教育一直在往前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现如今很多初中生的父母自身学习能力并不高,所以很难给予孩子良好的学习辅导。还有些家长忙于工作,根本无暇顾及孩子。而委托父辈照看的孩子,更谈不上对孩子进行有效的辅导了。再加上现如今各类电子产品以及网络对学生的吸引力极大,很多不良信息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不可估量,会严重阻碍学生的学习能力。

3探究转化策略

3.1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营造和谐师生关系

根据调查显示,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水平和教师有很大的关系,有的数学教师自身素质不高,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生硬,不符合学生自身特点和需要,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一定的排斥情绪,这是造成学生成为数学学困生的主要原因。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转变自身的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学生之间形成益师益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给学生更多的温暖和关怀,学生也会产生对教师的亲近感,对教师讲授的科目也不会产生抵触情绪,在数学的学习中可以表现的更加积极主动,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感受到愉悦和放松。

3.2运用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运用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没有较好表达能力,有时候不能将心中所想完全表达出来,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多观察和了解学生,对学生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教师在课堂中讲授的例子,应该符合学生的自身特点,方便学生的理解和吸收。教师也可以采用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将数学的学习内容和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事物联系起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亲切感,同时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使学生形成较好的逻辑思维,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形成较为科学的数学学习模式,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系统化,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3.3引导学生建立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数学的学习应该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而不应该是被动接受的过程,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建立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无论在课前、课中、还是课后,都给予数学学习充分的重视。在教师正式进行教课之前,学生应该充分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预习将要讲授的内容,并且将自己不理解的问题作为课堂听讲的重要关注点,在课堂学习中也认真、仔细的倾听教师讲解的内容,做好重点问题的记录工作,并且在课后及时复习教师之前讲授的内容,也可以找相关的习题进行练习,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数学学困生的转化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应该保持足够的耐心,教师在关注学困生成绩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对学困生能力的培养,防止他们在转化的过程中出现反复的情况,逐渐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可以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

3.4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的学习有重大的影响,习惯会在无形中支配人的思想和行动,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的学习上面,学生应该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不在课堂中经常出现思想开小差的情况,对于教师讲授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应该做好记录,方便之后的学习和复习,在课后,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应该注意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不要出现边学边玩的情况,同时学生也应该养成勤于动脑的习惯,在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候,应该多进行独立思考,尽可能的自己去解决问题,挖掘自身的最大潜能,这样才可以不断的增强自身的自主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使自身对数学学习的抵触情绪渐渐消失,实现学困生的转变,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内涵。让学生培养良好的习惯,是教师在辅导学困生时的一个重要内容。

结语

综上所述,学困生指的是在学习上存在各种困难,在较长时间段里难以实现明显进步的群体。帮助学困生成功转化,使其能够突破学习障碍,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力,鼓舞学生的学习干劲,提高学生的学习韧性,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与学科应用能力。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教师首先应当找到学困生的成因,接着思考并运用有针对性的转化策略来帮助学生走出学习的沼泽,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稳步扎实地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燕,尹哲,浅析初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J].教育教学坛,2014(6):88.

[2]张文莉.初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探索[J].中学课程辅导,2016(1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