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展现它的美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3-13
/ 3

如何让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展现它的美丽

杨志安

杨志安河北省大名县马陵中学

[摘要]: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整合的途径和作用:利用网络资源,帮助教师备好课、提高教学质量;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美妙导入;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运用多媒体,简化教学程序,形象教学内容;运用网络资源教学,开阔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运用多媒体,调动感觉器官,提高学习效率;利用网络展示师生成果,成为师生交流的新形式。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语文整合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在这里,信息技术主要指的是教学中运用的多媒体技术。

信息技术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使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得以真正实现,使阅读、写作、口才、研究性学习等语文教学内容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推进了语文教学的彻底改革。

一、利用网络资源,帮助教师备好课、提高教学质量。

在以往备课时,教师需要翻阅很多的工具书,查阅相关的知识。现在只要有一台电脑接入互联网,在网上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字典词典、人物介绍、背景资料、相关图片等。还有专门指导语文教学的网站也很多,比如“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等,这些网站上,还链接有许多文学资源,供备课时参考阅读。只要打开好的语文网站,就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利用网上资源备课,既省时又省力,内容也丰富。学校教研组,可以实行电子备课,教师之间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借鉴。形成的教案,将会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保存电子文档,为今后备课教学提供一个很好基础。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美妙导入。

课堂导入在整个课堂教学环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段精彩的开场白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投入到自主的学习中去。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将文字描述的抽象情景、意境,创设成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一种场景,变成声情并茂的导入,那就十分必要了。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新颖、形象、直观、艺术化的特点,可以创设出悦耳、悦目、悦心的教学情景,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这样,无疑会诱发学生在情感上的参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求精神。如学习《沁园春•雪》时,先播放这首歌的MTV,使学生既为优美的画面、雄浑的歌声所陶醉,又被磅礴的气势、豪迈的情怀所折服,进而产生一种探究课文内容的强烈的求知欲望。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与传统的教学手段“一张嘴、一支笔、一块黑板”相比,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增加课堂容量,可以节省教师板书的时间,让学生能有更多的精力放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比如:我在教读《看云识天气》一文时,教学目标中要求让学生积累有关云与天气变化的知识。以往的教学,是依靠课后练习二,把练习中的问题制成表格,教师讲解并板书表格,这样就浪费了很多时间在板书上,计划的一堂课时间,根本不够用。使用多媒体时,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可以将云与天气变化情况设计成表格,制作成powerpoint课件,将表格通过多媒体投影展示出来,并且配上每种天气对应的云层变化的图片。每放出一种变化的天气时,可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还可指名让学生来说。这样一来既增加了课堂的容量,又节省了许多板书的时间,还给学生许多的学习、思考机会和训练密度,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减轻了老师课堂上的压力,也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运用多媒体,简化教学程序,形象教学内容。

多媒体教学的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直观、形象,将许多抽象的文字变成形象、直观的画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认识、理解。以其手法的多样化,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从而简化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我在教读自读课《月亮上的足迹》时,安排一课时,文章中有许多关于人类登月的知识,对于飞船上天的全过程,如果只是靠老师讲解学生很难理解,每一个环节是什么样的?很抽象、难懂并且积极性不高,费时、费功,还不见效。这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将“阿波罗11号”飞船上天的全过程分解成若干个图片形式,每到一个过程时,配上形象的图片,老师只要做简单讲解。这样学生读起来很有兴致,很快就能理解文章内容,教学目标落实得很轻松。将原来很繁琐的过程简化了,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运用网络资源教学,开阔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语文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比如一堂语文的阅读课,过去是依靠读课本这一种单一的形式,学生只能听老师介绍有关的内容,现在可以利用网络课件,对课文、题解、作者简介、学习目标、写作背景、主要情节、语言品析、景物描写、写作手法、人物形象、练习、小结、学习讨论区、参考资料等设置多个按钮,并链接相应网页,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了解的内容,在网上进行阅读。这样既节省时间,又可以迅速搜集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并且马上可以与别人交流自己的看法。还可以利用网络课件中的超文本、超链接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使学生不受课件本身的局限,充分利用因特网丰富的资源库,了解很多与之相关的知识。当然,在这种教学环境中,教师除了主要起到教学资源的组织、整合作用外,还要在教学当中起到辅导个别、督促个别、察看全体学生的作用,要做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的统一。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放任自流,也是不可取的。学生收集材料,一定要有限制,要符合课堂教学的要求。

六,运用多媒体,调动感觉器官,提高学习效率。

阅读一篇优美的散文时,我们可以调动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从文章中得到美的享受,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学习效率将会最高。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中的图片、文字、声音、色彩、动画等,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丰富学生的感知,使学生能披文入境,视听并举,全身心投入,左右脑并用,强化感觉器官,动手训练学生的思维,开启学生的智力,增强教学内容的形象性和动态感,从而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春》时,先以优美的钢琴曲为主旋律,再配以各种展示春天的优美图片。在这样的情境下,再跟上优美的课文范读,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分析课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时各自配上与之相对应的画面。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充分享受视觉、听觉各方面熏陶。充分地移情入景,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细细品味能当堂成诵。语文阅读要求加厚加宽学生人文底蕴,让学生多一点“吸收”。如何迅速而有效地扩大学生的吸收量,使学生的阅读范围扩大,阅读总量剧增,背诵课文增多,阅读速度加快,最终提高阅读效率,提高人文素养呢?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为语文知识的获取提供了条件。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得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多媒体计算机应用于语文教学过程不仅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保持。课改中语文教学的新理念就是增加学生的阅读面,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我们平时的阅读只限于书本,有时到图书室去查找资料,这样一来,不但阅读面狭窄,也难于提高阅读效率,阅读的量也达不到新课程标准对学生提出的要求。然而整个网络世界的信息存储量比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的存储量还大,也就是说,利用计算机能增加很大的阅读量。使学生获取大量的、丰富的知识,这样一来,学生的阅读水平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七、利用网络展示师生成果,成为师生交流的新形式。

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潜能、展示才华、体验成功、沟通见解的平台。学生可以把修改过的图文并茂的作文,通过网络发送到作文网站上,与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小朋友进行交流、欣赏。或通过电子邮箱投寄给报社,也可把学生作文打印出来,编辑成班级或校园的优秀作文集,再配上用电脑绘制出的封面,由老师写上序言,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还可以推荐学生的作文在班级的“作文园地”、学校宣传窗、黑板报等处刊出,或是参加各级作文大赛,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创作欲。这些积极的做法,将为学生习作能力的不断提高产生持续的动力。教师可以建立自己的博客,把自己的日记或论文和学生的作文放在博客里,也可以直接在校园局网和互联网上投稿,让自己的教研成果在网上得到展示。

有了网络技术,师生的交流不局限在当面或在作业本等形式了。在运用网络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优势,在课件中设置的讨论区,或建立班级QQ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可及时向老师和同学请教,这样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灵活多样,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讨论区的设置,还使学生的学习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学生无论在教室,家中,还是在网吧,都可以通过讨论区与同学和老师交流。通过网上信箱检查学生的作业,帮助爱好写作的学生批改作文;同爱做课件的学生交流资料、图片等,使他们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努力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指导和培训,鼓励支持他们的开发、制作教学课件。教师也应当积极主动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把网络技术运用到备课、教学、辅导、批改、交流等各个环节,与以往的语文教学模式有机的结合,提高现代化语文教学水平,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人才。

但是,信息技术并不是万能的,我们在应用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电脑多媒体教学只能起辅助作用,不能喧宾夺主,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在“以生为本”、强调学生主体的现代教育中,不管是什么方法,都仅仅是手段而已,而不是目的。我们不能依赖这些手段,而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电脑多媒体教学能使教师轻松起来,但不是完全地放弃“教”,让学生完全自由地“学”,不然,我们教师也就可以不存在了。语文教学中,仍然要以师生的互动为主,通过电脑多媒体等手段,使学生更主动,更富有个性地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课件制作应遵循简约、实用的原则。

电脑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很多时候是以课件的形式体现的。课件的制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是一种创新劳动。制作多媒体课件,也是教师备课的内容之一,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文字资料、图片、音视频剪辑等,把课件制作得既新颖又实用。但要注意的是,课件仍然是辅助教学的手段,因而不能把课件制作得过分花哨,追求标新立异,强调声、光、电等效果,因为这样除了要花费教师过多的备课时间外,可能还会使教师主导地位降低,失去应有的课堂教学效果。语文教学课件的制作应遵循简约而实用的原则,尽量少花制作时间。如用MicrosoftWord,即可进行填空类问题的教学:先将问题与答案都打出,然后将答案设置为与底色(页面颜色)相同的颜色,教学时,随着学生的回答,逐步将其展示为文字颜色。

小平同志说“教育要面向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就是其表现特征之一,我们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随着科技的发展,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培养学生的信息课素质,提高学生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特别是我们语文教师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要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语文学科改革,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就必须将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相整合,只有这样,“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这朵红花在“信息技术”这片绿叶的衬托下才会开得更加娇艳。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只要巧妙运用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的音、像、声、光和文字的优势把学生带入趣味学习中,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强化了学生观察、想象、审美情感,思维多方面的能力,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多媒体教学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给学生创设了愉悦有趣的情境,从而提高了语文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①《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②教育部《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③《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基础》(安徽教育出版社)作者:伊为民

④陈至立:《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教育改革》

⑤《新课程语文教与学》(福建教育出版社)作者:余文森郑金洲

⑥《走进新课程》

⑦《中国教育报》

⑧《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