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2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李启正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650032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ubacromialimpingementsyndrome,SAIS),是由美国著名骨科医生Neer教授所提出,Neer教授通过对尸体解剖和临床情况进行研究,发现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是导致慢性肩部疼痛的主要原因[1],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是当前肩关节常见疾病之一。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有很多肩关节疼痛患者存在一定疑问,“为什么并没有进行激烈运动却会导致肩袖损伤?”、“每天只是伏案工作和做家务也会造成肩关节疾病?”等等,这些患者没有在发病前从事过高强度的体育活动,肩关节处也没有外伤,但是却出现肩部疼痛的情况,因此本文主要阐述撞击产生的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主要特征。

肩峰(acromion),即肩胛冈外端游离的扁平突起,有上、下两面及内、外两缘。在肩峰中,肩袖作为重要肌群,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的肌腱组成,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与肩袖损伤一般都是由于肩峰下骨赘,以及肩峰下表面与关节盂的夹角存在一定的关系[2]。肩峰、喙肩韧带以及喙突形成喙肩弓,肩峰下间隙主要是指喙肩弓与肱骨之间的三角形缝隙,在医学临床上也被称为“第二肩关节”。Neer教授认为,肩袖损伤的主要原因为肩峰下撞击造成的,在Neer教授提出“肩峰撞击学说”之后,一些骨科医生对肩关节结构和疾病进行不断研究,现已证实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是肩袖损伤的主要原因。一般情况下,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主要发病机制是由于肩峰下间隙与喙肩弓之间不断摩擦和撞击而导致,进而形成肩部慢性疼痛综合征。通过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临床患者进行研究和总结,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肩袖肌肉组织和肩峰下滑囊出现皮下出血或水肿,并出现不明显疼痛;第二阶段患者的肩部病变会进一步恶化,导致肌肉组织纤维化,与肌腱炎病理情况相一致,此时患者会感受到持续性疼痛;第三阶段肩峰撞击区域发生不可逆转病变,会出现肩袖撕裂、骨关节炎、二头肌肌腱破裂及骨刺等情况,患者疼痛情况进一步加深。

在临床检查中,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主要疼痛区域一般在盂肱关节前上方,患者盂肱关节在向外主动展开60度至120度时,患病区域疼痛加剧,而被动展开疼痛明显减轻。这是由于患者在主动向外展开时,其三角肌进行收缩,致使肱骨头上移,进而造成肱骨大结节与肩峰下缘之间的距离减小,进一步挤压肩峰下缘软组织,久而久之,会导致患者出现肩峰下缘出现无菌性炎症、软组织和肌腱性质转变的情况,严重者甚至会有撕裂的现象出现。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会导致患者肩关节功能受到限制,临床上部分严重患者还会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调查,发现肩峰下撞击主要是由于盂肱关节产生异常的骨关节运动,其中包括肱骨与肩胛骨之间运动异常。理论上肱骨与肩胛骨都会造成肩峰下缘软组织受到挤压,但是在健康人群中,当进行肩关节向外展开时,肩胛骨会发生极其细微的后倾和外旋,使得肩峰下软组织挤压程度较小,而已经患上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人群,其肩胛骨产生后倾和外旋的角度比健康人群小,因而造成软组织挤压现象加剧,使患者在主动外展时产生疼痛感。

除却异常骨关节运动会导致肩峰下间隙减小现象之外,肩关节在静止状态下也会导致肩峰下缘软组织受到挤压,一些患者由于不正确的姿态会造成肩胛骨向下旋转和前倾出现异常,在临床中发现此种情况一般与患者胸小肌长时间紧张而收缩有关,另外,锁骨和胸椎的异常姿态、不良坐姿都会影响肩胛骨姿态,使得整个肩关节的肌肉协调性下降,相应的关节和骨骼得不到肌肉的有效保护和支撑。由此可见,肩胛骨各种姿态异常也会造成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由于肩胛骨区域生物力学机制十分复杂,因而造成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患病原因多样化的特点。

患者的盂肱关节相关疾病也会造成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产生,主要包括肩关节囊粘连、肩部韧带不稳定、后囊持续过度紧绷、盂肱关节周围肌肉群紧绷等因素都会造成肩峰下间隙减小,从而导致患者患上肩峰下撞击综合征[3]。另外,肩锁关节与肩峰存在一定关系,肩锁关节骨赘、沟状肩峰以及肩峰周围组织和肌肉的肿胀也会造成肩峰下间隙出现撞击情况,使患者出现肩峰下撞击疼痛症状。

诚如上文所言,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发病机理十分复杂,无论何种原因导致的肩峰下撞击综合征,都是由于肩峰下缘软组织遭受到撞击而导致的,不断的撞击会导致肩部冈上肌肌腱和肩峰下滑囊受到挤压,进而造成肌腱出现无菌性炎症,使患者感受到肩部持续性疼痛,严重时还会出现肌腱部分或全部断裂情况。另外,由于肱二头肌长头肌与肱骨关节上关节囊也处于肩峰下间隙内部,因此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还会对两者造成一定的损害。

通过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致病原因进行分析,可以进一步改善现有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治疗手段,通过减轻肩峰下间隙的炎症,加强肩袖肌群的支撑和控制情况,改善肩胛骨姿态,减少对肩峰下间隙软组织的挤压和撞击,恢复整个肩关节的正常运动模式,从而提高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干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晓岩,吕松岑.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临床外科杂志,2015(1):70-72.

[2]高博,彭如臣,石逸杰等.肩袖损伤合并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MRI表现[J].磁共振成像,2016,7(12):937-941.

[3]罗平,林鸿生.肩周肌群功能训练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7,32(5):543-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