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联合银杏酮酯滴丸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1

阿托伐他汀联合银杏酮酯滴丸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陈宝红

(上海市奉贤区奉城医院内科上海201411)

【摘要】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银杏酮酯滴丸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老年科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阿托伐他汀,银杏酮酯滴丸。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治疗,疗程28天。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心率血压变化等。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银杏酮酯滴丸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能有效降低血压,疗效确切,是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理想用药之一。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银杏酮酯滴丸;老年人;冠心病;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9-0141-02

冠心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近年来其发病率不断上升;合并有高血压的患者除了冠状动脉病变外,也会因为血压升高导致心跳加快。常用药品虽然可以扩张血管,但也能引起交感神经反射兴奋,增快心率,所以对血压和心率同时上升者不适用。因此,临床中选择合适的药物对于提高患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1]。笔者选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银杏酮酯滴丸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4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分析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老年科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人为研究对象,诊断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评判标准,排除甲状腺功能减退,肾功能不全,对他汀类药物过敏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71岁~88岁,平均年龄79岁;对照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70岁~89岁,平均80岁。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的年龄,性别,病程及病史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可比性。

1.1治疗方法

对照组则给予常规治疗。疗程28天。对比两组病人的疗效,血压和心率变化。

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每日晚8点服用,同时给与银杏酮酯滴丸,每粒8mg,5粒/次,一日3次。

1.2疗效判定

根据心血管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定:(1)显效:舒张压下降≥10mmhhg(1mmHg=0.133kpa),并降到正常范围或者舒张压没有降到正常范围,但降低20mmHg以上。(2)有效:舒张压降低但未达到10mmHg,但降压下降10~19mmHg或到正常范围,但未达正常范围。(3)无效:治疗后血压未达到以上标准。有效与显效与计为总有效[2]。

1.3统计学处理

两组间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全部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处理。

2.结果

治疗组治疗效果,降压和心率改善均显著好于对照组,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3.讨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管腔闭塞或者狭窄,引起心肌缺血和缺氧或者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也称缺血性心脏病[3]。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严重时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心绞痛的发作通常是由于冠状动脉血流绝对减少或心肌耗氧量突然增加,引起心肌暂时急剧缺血缺氧而引起,可以在休息时发生,常见诱因是在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等诱因下发作,此时心脏负荷突然增加,冠脉血供不能满足心肌对于血流的需求。当冠心病发作时,常常伴有高血压,心率加快,而治疗冠心病关键在于减少心肌的耗氧量,降低血管阻力,减慢心率,改善心肌缺血。高血压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更好的管理高血压才能有助于延缓冠心病的发展进程。他汀类药物能有效降低降低TC和LDL-C,还可延缓斑块进展,具有稳定斑块和抗炎等调脂以外的作用。所有冠心病患者,无论其血脂水平如何,均应给予他汀类药物,并根据LDL-C水平调节剂量[3]。服用阿托伐他汀后患者血压明显降低,其降压机制可能与防止内皮细胞一氧化氮降解,使NO合成及其活性增加,减少氧化应激,改善内皮功能,调节内皮素-1,提高血管内皮对扩张血管物质的反应性等有关。

银杏酮酯滴丸主要功能是活血化瘀通络,它能改善冠心病的心肌缺血程度,缩小心肌缺血的范围。另外,体外实验表明,它具有抑制ADP,胶原致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本研究显示,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且治疗组的降压效果及改善心率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阿托伐他汀联合银杏酮酯滴丸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能有效降低血压,疗效确切,是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理想用药之一。

【参考文献】

[1]陆再英.内科学[M].第七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06.

[2]陈德明等.实用全科学[M].2005,3.

[3]葛均波.内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