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药性组合的归胃经中药的药理作用特征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2

基于药性组合的归胃经中药的药理作用特征研究

庄震华

(江苏省江阴市中医院;江苏江阴214400)

摘要:本文归纳了归胃经中药的气、味特点,重点研究了基于药性组合的归胃经中药的药理作用特征的问题,并对该类药物未来的应用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药性;归胃经中药;药理作用

前言:胃为六腑之一,主收纳,喜润厌燥。归胃经中药,功效在于清热解毒、泻火和胃,在归胃经方面,效果较好。临床研究显示,将归胃经中药应用到胃部疾病以及肿瘤类疾病的治疗中,可起到抗炎以及抗肿瘤的功效,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1归胃经中药的气、味特点

研究显示,归胃经中药药味共包括177种,以寒性以及温性为主,平性相对较少,凉性以及热性最少[1]。从中医的角度看,可将胃热症分为不同证型,如火热下迫以及热盛火炽等,不同证型的胃热,发病原因一般存在较大的差异,治疗方法也应作出调整,以适应疾病特点。《神农本草经》指出,治疗寒证,药物应以热药为主,治疗热证,药物应以寒药为主[2]。目前,上述治疗方法已经成为了中医领域疾病治疗的主要原则。当胃火不足时,胃部腐熟水谷的功能便会受损,此时,可采用驱邪的方法治疗。中医驱邪方法,以温法为主,因此,归胃经中药一般温寒并存,以确保胃部疾病能够得到更好的治疗。平性药物,一般同时具有温与寒两种性质,同样与胃部疾病的特点较为适应,因此在归胃经中药中,同样属于应用较为广泛的类型。

归胃经中药,药味以苦、甘、辛为主,三者均具能够发挥不同的功效。苦能泄热、能燥,用于泄热,效果较好,胃热症,特点以胃热为主,适用于采用该类药物治疗。甘能补,能和,用于补虚以及止痛,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辛能散,能行,具有发散以及行气通血之功效,将其用于肝郁气滞型胃病的治疗,治疗效果显著。涩与酸,同样属于归胃经中药的药味类型,两者的功效大体一致,均具有“收”与“固”的效果,临床用药一般较少。

2基于药性组合的归胃经中药的药理作用特征

2.1基于药性组合的归胃经中药的作用机制

中医认为,胃主收纳,胃为后天之本,胃部功能失常,致使胃气阻滞,不通则痛,胃部疼痛症状则会发生。中医角度看,胃部疼痛属于胃脘痛的范畴,早期,疾病一般由情志所伤,以及饮食不平衡等原因所导致,以实证为主。后期,疾病则多以虚证为主,体现为胃脾虚弱,但大多数均体现为虚实结合。胃痛如由寒证所引起,则一般与脾阳不足有关,如长时间得不到调理,易导致脾胃虚寒问题发生,产生胃痛症状。脾胃与肝肾之间存在显著联系,肝属木,具有辅助肾功能发挥的功效,脾属土,可辅助肝功能的发挥。历代中医研究证实,采用理气补虚以及温里类药物治疗胃病疾病,均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伤寒论》指出,栀子以及大黄等保肝方剂,均同时具有归胃经的功效,用药具有疏肝理气之功效,用于脂肪肝以及肝损伤等疾病的治疗中,疗效显著。胃热证一般分为实热证以及虚热证两种,前者症状以胃部疼痛为主,部分患者胃部具有灼热感。后者症状以胃部不适以及口腔溃疡为主。由于疾病特点不同,因此治疗方法也应作出调整。归胃经中药,具有温、寒以及中性等多种药性,在治疗胃部疾病方面,适应性较强,因此可将其应用到胃部疾病的治疗中,提高疾病治疗有效率。

2.2基于药性组合的归胃经中药的药理作用特征

从四气以及五味方面,对基于药性组合的归胃经中药的药理作用特征进行了分析:

从四气方面看,寒性药物具有抗菌以及抗肿瘤的作用,且用药还能够起到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效果。不同的药性组合,在药理作用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寒苦结合,具有抗肿瘤的效果。寒咸结合,具有强心的效果,能够有效抑制凝血,解决心血管缺氧问题,用于血栓等疾病的治疗,效果较好。寒辛结合,具有清热、利尿的效果,在抗肿瘤方面,作用同样较为显著。热辛结合,具有抗炎、抗溃疡以及降血压的效果,适用于高血压、高血脂以及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的治疗。热性药在归胃经中药中较为少见,但药理作用同样较为明显。温性药物,降血压以及抗肿瘤效果较好,温苦结合,具有降血脂的功效。温甘结合,能发挥抗氧化以及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的作用。平性药物,药理作用以抗炎以及阵痛等为主,平辛结合,能够起到镇静的效果,平甘结合,能够起到抗炎功效。从药味方面看,不同药性组合,药理作用同样存在其各自的特征:寒苦结合,能够增强机体免疫能力,达到抗肿瘤的目的。温苦结合,具有降血压以及降血脂的功效。寒辛结合,可利尿。平辛结合,可镇静。

可以看出,四气相同的药性组合,药理作用存在较多的相似点,但由于五味不同,因此药物作用也会体现出一定的差异。五味相同的药性组合,药理作用的特点与之类似。

综合来看,归胃经中药的药理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抗凝抗氧化:适用于血栓等疾病的治疗。(2)降血压、降血脂:适用于高血压以及高血脂等疾病的治疗。(3)抗肿瘤,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可将归胃经中药作用肿瘤放化疗患者的辅助治疗药物,提高肿瘤治疗有效率及安全性,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4)归胃经中药部分药性组合,具有利尿的功效,临床应对药物的上述药理作用加之重视。

临床用药时需注意,应加强对中药配伍的重视,应通过中医辨证治疗的方法,对疾病进行分型,进而给予患者相应药物治疗,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安全性以及有效率。

3讨论与展望

目前,对归胃经中药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药物的临床效果,也得到了证实。在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对归胃经中药的研究,致力于开发药物的更多药理作用,以将其更加广泛的应用于各类疾病的临床治疗中,提高疾病治疗有效率。

结论:

综上所述,不同药性组合下,归胃经中药药理作用不一,临床应根据不同药性组合的不同功效,对药物加以应用,以提高用药的有效率及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张百霞,顾浩.基于药性组合的归胃经中药的药理作用特征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4,13:2404-2408.

[2]任颖龙,顾浩,王耘.基于药性组合的归肾经中药药理作用特征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4,13:2413-2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