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元地理信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分公司王庆玲
摘要:本文根据测距三角高程的精度估算公式,分析误差因素,结合实例,指出用三角高程实施跨河高程测量的可行性、适用范围,并给出提高精度的操作建议。
关键词:三角高程;跨河高程测量1三角高程测量主要误差来源及消减措施1.1误差来源及精度分析测距三角高程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由测站点向照准点所观测的垂直角和两点间的距离,运用三角公式计算AB两点间的高差,其单向高差计算模型(顾及球差和气差改正时)为:由(1-2)式可知,三角高程法跨河测量的主要误差为:距离测量误差、垂直角测量误差、仪器高和照准高量测误差以及球气差。其影响程度分析如下:①现代测距精度对跨河高差的影响,其影响mΔh<0.1mm;②折光系数k主要取决于温度梯度和大气密度。当地形条件趋于一致、大气稳定、气温变化较小且同时对向观测时有Δk≈0mk≈0。③垂直角观测使用±2″级全站仪,mα=0.7′′D=2km时,一测回垂直角误差影响为mΔh=6.8mm,则16测回的垂直角观测对跨河高差的影响为±1.7mm。
由此可知,垂直角α的误差影响贡献最大;其次是测距D的影响;其他项目影响较小。
1.3消除或减小误差影响的主要措施①观测时选择风力微小气温变化较小的阴天,在呈像清晰、稳定时观测。阴天天气稳定且其余气象元素变化不大时可全天观测;②观测开始前30min,应先将仪器置于露天阴影下,使仪器与外界气温趋于一致;测站上撑伞防晒;水准标尺要固定,并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③对向观测时,确保两岸同一测回同步观测,尽量缩短测回观测时间;④一测回的观测中,必须确保上、下两个半测回对远标尺观测的视准轴不变;全部测回数要上、下午各占一半,不同位置测回数相等;⑤观测时普通水准标石与标尺点间进行一次往返测,作为检测标尺点有无变动;⑥使用仪器进行初步观测以辅助选点和埋石,要求远标尺的对边及相邻边的点间距离较差小于5.0m,各观测点间的高差小于0.5m,且点位四边形应尽量与流水方向垂直[1]。
2观测实例2.1实验操作我们用全站仪(测角精度为±2″,测距精度为±(2mm+2×10-6D))在大汶河两岸进行测量,将河的宽度(约200m)看作河宽。
2.2数据处理及分析每一条边各单测回高差间的互差限差按式:dH=4?MΔN?s限计算,由大地四边形组成的三个独立闭合环,用同一时段的各条边高差计算闭合差。
各环线的闭合差W应不大于W=6?MWs式计算的限值,式中MΔ—每公里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限值单位为mm;Mw—每公里水准测量的全中误差限值单位为mm;N—单测回的测回数;S—跨河视线长度单位为公里。
对观测数据进行检核,垂直角观测时的同一标志4次照准读数差小于3″,同一标志垂直角互差小于4″;高差间的互差最大为23.1mm,环线闭合差最大为9.9mm,均小于限差;两岸间远标尺的对边及相邻边的点间距离较差最大4.302m(小于设计5.0m);各观测点间的高差最大0.25m(小于设计0.5m),观测计算结果见表2-1。
2.3平差计算
按照条件平差的原理进行严密平差,平差结果每千米高差中数中误差M=±[pw](n?t)=±0.766mm。
3结论及建议
本文通过对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误差来源及精度分析,阐述了如何减少误差而采取的措施。通过实例验证说明,在一定条件下,用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替代跨河水准测量是可行的。建议观测时注意以下事项:①选择跨河场地时,测点要稳固,视线距离水面有足够高度,且两岸跨河点及同岸点之间的高差要小;②测量精度受气象因素影响较大,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精度损失,测量应在成像清晰、水面(地面)热辐射小、风力较小的条件下进行。最好选择阴天测量;③采用高精度的测角仪器;④宜使用可调光标来满足昼夜观测和精确照准需要。
参考文献:[1]张艳,高飞,李晓莉.应用精密三角高程测量实现跨河水准的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7,20(10):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