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汕尾逸挥基金医院<汕尾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学部广东汕尾516600)
(2汕尾逸挥基金医院<汕尾市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广东汕尾516600)
【摘要】目的:研究泌尿生殖系感染应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泌尿生殖系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注射用拉氧头孢钠治疗,给予试验组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泌尿生殖系感染应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的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关键词】泌尿生殖系感染;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6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0-0134-02
泌尿生殖系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其主要是因为不注意卫生和不洁性生活等所致[1]。根据临床研究,患者发病后不仅会导致其泌尿系统功能受到严重影响,还会导致其正常性生活受到影响。因此在患者发病后必须要及时给予其有效的治疗措施,让其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本研究对泌尿生殖系感染应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泌尿生殖系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患者的年龄在21~67岁,平均年龄(41.34±6.97)岁。试验组男20例,女10例,患者的年龄在19~68岁,平均年龄(41.29±6.84)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等基本资料相比P>0.05,与对比研究的要求相符。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注射用拉氧头孢钠治疗,其中主要是将1g注射用拉氧头孢钠加入到100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中进行静脉滴注,按照2次/d的标准连续治疗7~14d为1个疗程。
给予试验组患者注射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其中主要是使用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200㎎/100ml进行静脉滴注,按照2次/d的标准连续治疗7~14d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其中疗效判定标准为:患者治疗72h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并且各项指标明显恢复,则视为有效;患者治疗72h后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各项指标有所恢复,则视为有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则视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完成,其中分别采用百分率和(x-±s)表示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完成对两组数据组间对比的统计学检验,P<0.05时表示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数据详见表1。
3.讨论
泌尿生殖系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其主要是因为各种细菌和真菌感染所致。根据临床上对泌尿系感染患者的观察,其一般会出现尿频、尿急和尿痛等症状,导致其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在患者发病后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的情况下,可能会疾病在体内扩散,影响患者其它器官和组织的正常运行[2]。因此,在泌尿生殖系感染患者发病后必须要及时给予其有效的治疗措施,让其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
目前临床上对泌尿生殖系感染患者的治疗主要是采用抗菌药物,同时让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个人卫生,从而让其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注射用拉氧头孢钠[3]是一种半合成B-内酰胺类的广谱抗生素,其能够与细胞膜上的靶位蛋白结合,使细菌不能维持正常形态和正常分裂繁殖,最后溶菌死亡。左氧氟沙星[4]是一种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其是氧氟沙星的左旋体,杀菌作用是氧氟沙星的2倍,对各种细菌均有较好的抗菌效果。
本研究对泌尿生殖系感染应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其中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数据相比P<0.05。说明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泌尿系感染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海冬娥.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泌尿生殖系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0):81-82.
[2]孔建新,何晓勇.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泌尿生殖系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09):80-81.
[3]张社干.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5):123-124.
[4]孔群.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泌尿生殖系感染的安全性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09):258-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