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韩臻(广西百色市乐业县逻西乡马庄小学广西乐业533200)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9)01-0033-01
所谓习惯,是人经过一定的时间形成的行为,是人们在较长的时间里养成的共同生活方式,习惯的基本含义应该是"习以为常"。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少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也就是说,从小培养怎样的习惯,成人后就会形成怎样的品性。近代教育家叶圣陶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正如我国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所认为的,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倾向、也包括思维的、情感的内容。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养成性教育,去形成一种好的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一生具有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将伴随人的一生,无论学习还是生活,做人或处世,它都以一种无比顽强的姿态干预着你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从而主宰人生。毫不夸张地说,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终身享用不尽的财富。
小学阶段的孩子正是处于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做事先做人,人以德为本",小学是以德育人的主阵地,我们把做人教育摆在首位,而做人教育对我们孩子而言就是行为习惯的养成与教育。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每一个小学教师都十分关注的问题。行为习惯就像我们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每一个人的行动。纵观历史,大凡获得成功的人,都是一些具有良好行为并长期坚持,养成习惯,形成自然。可见,行为习惯对一个人各方面的素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经调查,居住在我地农村的家长整体素质不高,一部分不识字,小学或初中文化的占多数,他们大多忙于生计,即使闲暇时也愿聚在一起打麻将、玩扑克,喝小酒等。家长们"重智轻育",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其他无所谓,更谈不上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性教育,至此,孩子们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就突显出来。孩子的习惯决定着孩子的明天,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呢?下面就谈谈自己担任班主任二十多年来的一些粗浅认识。
一、以身作则,师范习惯
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教师的世界观、品行、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教师是学生心中的太阳,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学生的行为刚开始都是模仿而来的。一个有良好习惯的老师才能带出一批有良好习惯的学生。教师在要求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自己也要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如果要求学生做作业时画直线要用直尺,教师在讲课时却徒手在黑板上画直线;要求学生写正确规范的字,自己却在黑板上龙飞凤舞;试问,在这样的教学下,学生什么时候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一个教师必须时刻检点自己,他应该感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样严格的监督。小学生的可塑性大,可变性强,他们很容易被自己经常接触的事物形象所感化,进而逐步被同化,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教师应该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教师一直是学生心目中最完美的形象,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喜欢模仿自己的老师。也就是说教师对学生起了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要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形象,如若有不良行为同化了学生,那可真是有辱师德,误人子弟了。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规范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
二、注重细节、培育习惯
俗话说:"嫩枝容易弯也容易直",加强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实为重要。他们年龄小,知识少,行为习惯正处在形成之中,要想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随手丢垃圾,将垃圾丢到指定的位置,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的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学习用品摆放,坐立姿势端正,作业书写规范,集会思想专注,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放学路队有序等,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都建立在种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之上的。
做为教师我们应该经常观察自己的学生,善于找出学生中不良现象,然后用心研究,寻找根源,最后将不好的行为习惯扼杀在萌芽状态。我们可以从学生接触最多的群体或个人开始观察。学生接触最广的应该是学生群体之内了,有许多学生经常会从电视上、家里、社会上等渠道而染上了一些不良习惯。如果不加以纠正就此纵容下去,除了对学生本身不利以外,势必会影响到其他的同学。这时,班主任可找一个恰当的时间,用一个恰当的办法,对"症"下"药",对他们进行"改造",让他们改掉不良习惯。因此,教师的细心与否能够影响学生习惯的形成。
三、运用各种奖励机制,激励学生,帮助养成习惯
小学生好胜心强,喜欢竞争,竞赛的方式常常能激发他们的热情,促使他们全身心的投入,根据学生的这个心理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竞赛评比活动。如,“钢笔字比赛”、“朗读比赛”、“手抄报比赛”、“演讲比赛”、“手工科技制作”等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扬,有进步的学生进行鼓励,这些丰富多彩的评比活动,使学生学有方向,赶有目标,有效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进一步促进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四、从细微处评价
行为习惯要落实到生活中的细微处,养成好的习惯就是做好生活中、学习中的细小地方。我认为在小学生良好习惯培养上,应集中在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四个方面,并进一步将四大方面一一细化,如“文明礼仪”这一重点的训练要点有:1.认真参加升旗仪式。2.团结同学,不打架,不骂人,不说脏话。3.尊敬教师,见到教师要主动问候。4.尊敬长辈,学会照顾和感谢亲人。5.会使用文明用语等。每天学校都要进行纪律礼仪检查、卫生检查、两操检查、文明监督,依据细则要求对全校各班级常规情况进行检查评比,鼓励各班争创“文明班级”。班主任则依据细则要求上的规定加深对班级的常规管理,促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我们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长年累月,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从而使他们健康成长。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为了培养出高素质的跨世纪的一代新人,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教育是我们教师必须做好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