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平昌县第三小学;2.朝阳师专)
摘要:当前的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自己的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要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更加有效率,同时要在教学中不创新,通过自己的学习和自己的努力,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设计;有效性
小学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学科的本质是要让学生从生活实践出发结合实验,来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综合素养。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科学教学时要联系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实际生活相连,通过课程内的实验、教学来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对科学的勇于探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小学科学教学中的现状和问题
(一)对合作教学的贯彻不彻底,学生间合作意识不强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通过相互的合作探讨得出结论,但是现在的教学中教师很多都是对合作教学过于表面化,并没有深入地将合作教学在教学中有效开展,教师总是在表面上将学生的合作进行到教学中,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就是在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表面的合作,学生看起来是在进行合作学习,但学生并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目的,这样并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二)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能力较低
自主探究是新课程理念中很关键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要求学生要学会自己做学习的主人,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主动获取知识。当前教师在教学时并没有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教师总是在教学时急于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并没有在课堂中将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留出来,同时在平时的学习中教师总是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忽视,没有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自己学习基本的知识,这是对学生能力的一大缺失。
二、小学科学教学中的策略
(一)利用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生活化意识
总所周知小学科学课程包含天文、地理、宇宙等很多知识,学科的综合性非常强涵盖面非常广,可以说这是一门培养学生对科学学习兴趣的学科,它的核心内容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参加实验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所以在教学时,结合教材的需要时常采取以情境教学的引入来导学,激发学生的积极学习情感,使学生较快进入学习情境中来。因为我们学习的科学知识本就来源于生活,因此也要回归于生活。教材是我们可以接触到的学习科学的最直接的材料,也是我们可以利用的最有力的工具。教师首先在教材中就要进行详细的研究,要在学习中自己将教学方式和教材进行有效的结合,同时在平时的学习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获得更多的提升。
(二)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新的提升。教师应当要以学生为主体,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的去发现问题,探索新的知识,如果只一味的让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习的效率自然不会高。小学科学这门学科所包含的很多知识都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动手操作来发现问题、观察生活中的现象结合自己的思考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获得更多知识。伽利略曾经说过,“一切推理都必需从观察与实验中得来”,说明了开展实验操作活动的必要性。小学科学实验是课程内容中必不可以少的一项重要内容,众多的数据和教学经验也指出,小学科学实验的有效进行,不仅提升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学生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可以说实验的有效开展,培养了学生对科学的探索精神,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的开展科学教学相关的实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活动。这样学生就会在不断的动手操作和观察学习中,提升自己对科学探索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崇尚科学,学以致用
小学科学学科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围绕这个核心积极开展各种有效的教学,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科学来源于生活,让科学走入生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崇尚科学并且能够将所学知识融汇贯通,运用于生活。而教学活动的开展要在课内和课外同时开展,比如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观察一些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这既能体现科学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生活的影响力,又能证明学以致用的现实指导意义。比如在课外时间积极开展一些小的手工制作比赛;对小动物、植物养殖过程中的观察记录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崇尚科学意识以及将科学运用于生活的能力。
结束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分析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对小学科学进行更好的学习,需要在认真学习新课程改革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在进行科学教学中要树立正确的观念,提升小学科学课程内容设置的创新性和合理性,综合提升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勇.有效教学与有效学习的方法和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4,34(03):20-25
[2]戴风明.教学设计:有效教学的关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2(0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