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福(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新疆昌吉831100)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3-0000-01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正在迈向知识经济时代。劳动市场对人才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本文对于高职院校的建筑课程改革进行了分析,首先论述了高职院校建筑课程改革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建筑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改革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教学;建筑;高职院校
现代社会领域的各学科领域都得到了拓展和进步,知识内容不断更新,从而对教育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与工业经济时代相比,知识经济时代在产业内容、经济动力、生产方式、效率标准、劳动力结构和管理等许多的方面都有了新的变化和发展,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现行教育制度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不断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高职院校作为一个独特的教育形式,在教育方面具有独特性,高职院校中开设的建筑课程也面临着时代改革的要求,积极寻求新的改革方案,以适应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
一、高职院校建筑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于建筑的需求不断增加,所以建设量大幅度上升,这对建筑设计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客观上呼唤着建筑专业教学的改革。首先是建筑商品化,也就是说在建筑设计作品优劣的衡量标准上加进了市场因素,而且现代社会要求设计原则和设计观念都要与之相适应,参进来了更多的效益观念,这就要求建筑设计人员不但要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和娴熟的设计技巧,同时还要有很强的经济意识和经济头脑,如争取建筑面积和缩短设计时间等。因此,高职院校一定要改革建筑专业的传统教学方法,在建筑课程的教材选择、课程设置以及作业评审等各个方面都要做好改革工作。其次,推行注册建筑师资格考试,从这一点上来讲,也要求建筑专业教学改革。从教学大纲上来讲,教学大纲应该尽量容括建筑师资格考试大纲的内容,要增设课程和调整课程的学时比例等,同时还应该加强规划与建筑法规的教育。我们知道,建筑设计一般会受到社会上许多因素的约束,与社会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联系,这就要求建筑师全面熟悉有关法规条例。建筑师考试不能培养出来优秀的建筑师,只是让参加考试的人懂得了怎样才能不犯规。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在全国高等院校建筑专业进行教育评估,这样不断促进了建筑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可是我们必须清楚“评估”只是评价这个建筑院校是否具备培养建筑设计人才的基本条件,并且评价出来这所学校培养的人才是否达到社会需要的合格水平。有这些可以看出来,这种“评估”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有调查显示:目前大多数高校在建设工程专业的课程设计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致使本模块的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高职院校建筑课程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高职院校的学生和教师整体素质不高。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以及原始的分配工作制度取消,高校不断扩招,结果就是导致了高职“零门槛”的入学制度,所以高职院校很多的学生素质不高,成绩不好,中职生普遍基础差,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明显落后,另外还有很多的学生存在明显的厌学情绪,对学习缺乏自信和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很多教师不了解中职学生的基本情况的因素,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不知道该让学生在建筑这门课程中学到什么,导致在建筑课程教学过程中主次不分,重点不突出,没有针对性,更没有突出职教特色。
2.高职院校建筑课程教学方式陈旧、教学内容应用性不强。
很多的高职院校仍采用以课堂学习建筑理论知识为主,实训课程几乎没有。我们知道,建筑理论知识枯燥和乏味,难以调动学生兴趣,吸引学生学习。由于这种教学方法不合理,教学方式陈旧,结果造成了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操作能力严重落后,不能适应市场需求。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大多照本宣科,也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于建筑人才的需求。
3.高职院校建筑课程改革存在盲目性,而且不够彻底。
在高职院校建筑课程的改革过程中,很多的院校只是单纯对某一门课程的课程设计进行改革,结果忽视了整个专业内各科目课程设计的相关性。忽视了课程设计环节之间的连贯性,没有优化整合好各门课程的课程设计大工程的系统方式。我国的某些高校推行了项目教学法,也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只是较多地应用于课堂教学,却忽视了该教学法在工程设计方面的应用。课程设计成果的评价形式简单;教师是整个成果评价的关键,老师一锤定音,这样就很容易参杂主观因素,同时学生也失去了参与评价的机会。
三、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提高高职院校建筑教学改革水平
1.高职院校要注意教学方向的转变。
当前,高职院校要想提高建筑教学水平,首先要实现一个教学的转变,即由传统教学转向研究型教学。我们知道使学生学会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切教育培养的目标,同样的,建筑教育也不例外。职业教育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的,职业教育的基础就是培养学生特殊技能。与基础教育相比,高职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也就是说高职教育是一种针对性和应用性很强的教育。研究性学习强调让学生得到实践能力的训练,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变,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强调知识的联系和运用,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让学生具有学习的主动权,强调学习时空的开放性,解放了学生的思想,突破传统学科教学的封闭性。因此,研究性学习是切合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推行素质教育的一条良好途径。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照本宣科,使学生丧失了思考和创新能力。研究型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带领学生研究建筑文化和历史建筑,既激发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同时也有利于教师的科研。
2.高职院校建筑教学改革应该向市场型教学和实践性教学转变。
传统教学方式使教师将教学当成任务,结果教师的课程设计题目和教学方式几乎不变,教学内容和实际应用有差距,结果导致了很多学生设计概念与实际脱离,很多建筑专业的学生不能胜任和适应设计工作,造成了学生就业的障碍。所以,高职院校的建筑课程设计要注意和市场有机结合,让学生从社会发展需要的角度解决建筑设计问题。封闭型教学导致了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的脱离。所以高职院校从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尤为重要。学生在校期间应该不断加强实践性教学,使他们具有社会需要的生产操作和组织能力,并能在生产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应该是一种专业理论够用、生产技术操作熟练的组织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是高职院校培养优秀建筑人才的主要途径。高职院校应该把建筑教材据课程教学内容的进程,分阶段安排学生的实习时间与内容。实习能让学生领悟建筑和感受设计实践,学生可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实习是学生接触社会、接触实践的良好机会,可以逐渐培养出学生对建筑课程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采取措施,拓宽建筑教育知识结构。
我们知道,建筑学是一门综合学科,需要建筑师具有综合知识和素质。所以建筑教学的课程应该变得更加开放,培养综合型人才,拓宽建筑教育知识结构,增加经济和管理类的课程。加强与相关院校的交流与合作,给予学生更多选择的机会,激发学生的能动性,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理解建筑和建筑师的工作。同时,教师也要积极提高自身能力,保证课程的前瞻性。老师不仅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同时还应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这样更有利于扩展学生的精神世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多方面发展的需要。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我国高职院校建筑课程改革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殷滔.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探讨[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5(19):83-85
[2]孙超法.以课题为中心的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