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家幸1韩松苡2
(1广西都安县人民医院放射科530700;2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第二介入手术室530022)
【中图分类号】R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3-0095-03
【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道气钡双重造影、多层螺旋CT等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的应用,提高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资料。结果胃肠道气钡双重造影表现为:腔内充盈缺损,边缘光整或不规则,粘膜撑开、展平或破坏中断,浅表溃疡形成,胃肠道受压移位,小肠肠腔狭窄。CT表现为肿瘤向腔内、外生长,可有液化、坏死、囊变,平扫病变为均匀等密度或等密度、低密度,增强后病灶呈中度或不均匀强化,边界清楚,局部管壁增厚,部分肿块内可见不规则钙化。结论胃肠道双重造影,在显示腔内病变及粘膜细微结构,动态观察局部管壁功能状况具有很大优势,而多层螺旋CT可以显示肿瘤的位置、内部结构、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是否伴有转移、初步判定肿瘤的良恶性性质等具有较大的价值。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胃肠气钡双重造影螺旋CT
胃肠道间质瘤是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肿瘤,占胃肠道原发性非上皮性肿瘤的绝大多数,约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2.2%。GIST主要发生在胃及肠道[1]。近年来由于影像学和病理学研究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其认识也逐渐加深,各种影像学检查对GIST术前诊断的报道不断增多。现将我院2008年至2011年搜集13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GIST的影像学特点,提高术前诊断符合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一般资料
1.1一般资料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3例GIST中,男8例,女5例,年龄33-71岁。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不适,胀痛、乏力和纳差9例,恶心呕吐3例,黑便2例,消瘦、便秘1例,病程平均2-11个月,检查发现腹部包块8例,13例患者中,5例行胃肠气钡双重造影,11例行螺旋CT检查,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胃肠道间质瘤。
1.2仪器及参数
使用新东方2000型800mA数字遥控胃肠机行胃肠道气钡双重造影,使用德国西门子SOMATOMEmotion6螺旋CT机,扫描条件为120kv,200mA,扫描层间距8mm,层厚8mm;平扫后经肘静脉团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90~100ml进行增强扫描,层间距、层厚与平扫相同。
2结果
胃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5例,均为单发。发生于胃底2例、胃体1例,表现为不规则充盈缺损,边缘不规则,粘膜破坏中断,发生于胃窦1例,表现为边界光滑清楚向腔内突出的类圆形充盈缺损,切线位肿瘤基底部与胃肠壁呈锐角,局部粘膜撑开、展平,无明显中断破坏征象,1例伴有小溃疡形成,1例发生于胃体大弯侧的肿瘤仅见外压性改变。11例行螺旋CT检查发生于胃的9例,空肠3例,回肠1例。肿瘤大小在1.5~14cm之间,其中良性平均为2.5cm,恶性平均为7cm。平扫5例呈均匀等密度,直径多小于5cm,多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楚;6例肿块内部密度欠均匀,伴有不规则片状低密度或裂迹状低密度影,直径在5cm以上,多呈不规则形,1例肿块内部见不规则钙化,增强扫描显示大部分病灶不均匀性强化,低密度液化区无强化,周边及实质部分表现中度或明显强化,静脉期病变强化程度高于动脉期,瘤旁可见多支供血血管。
图11-4胃肠造影示胄底、体部不规则充盈缺损,边缘不规则、粘膜破坏中断或弧状受压移位,胃腔狭窄。
图21-4CT片示胃壁明显不规则增厚呈巨大软组织密度肿块影,胃腔狭窄,肿块向胃腔内外生长,内有坏死液化区,静脉期病灶强化较动脉期显著。
3讨论
3.1GIST病理资料及临床特点
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Mazur等在1983年发现部分胃肠非上皮梭形细胞肿瘤具有不完全分化特点提出“胃肠道间质瘤”。以往病理检查诊断为平滑肌类肿瘤,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证明它是一组独立的起源于胃肠道壁的间叶性肿瘤,目前认为它不具备平滑肌或神经分化特征,而是一种非定向分化的间质肿瘤[4]。胃肠道间质瘤光镜下分三种类型:梭形细胞为主型、上皮细胞型和混合细胞型。该肿瘤并不少见,多见于胃,小肠发生率较低。发病年龄在55~65岁之间,40岁以前发病很少,男性较多,或男女性发病相等。性质上以良性为主,恶性仅占20%~30%[2]。GIST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表现为腹痛、腹部包块,消化道出血等。其中胃的GIST以黑便和间歇性腹痛或腹部不适为主,小肠GIST以黑便、腹痛、腹部包块为主。使用胃肠气钡双重造影、多层螺旋CT检查能够提高诊断符合率,利于临床手术治疗,提高患者的愈后。
3.2GIST影像学表现特点
本组病例胃肠道气钡双重造影显示腔内不规则充盈缺损,粘膜皱壁破坏中断或弧形移位或变平消失,腔外龛影,但对胃腔外生长的肿瘤、有无淋巴结转移及其他脏器转移等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对较小的肿瘤易漏诊或误诊。螺旋CT平扫+增强可见突出于腔内及腔外的软组织肿块,边缘光滑或不规则,可见分叶状、中心见坏死液化区及大小不一钙化灶,增强扫描显示轻至中度强化或不均匀强化,CT影像不仅弥补了胃肠道气钡双重造影的缺陷,而且在显示肿瘤的位置、内部结构、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是否伴有转移、初步判定肿瘤的良恶性性质等具有很大的优势。
3.3GIST鉴别诊断
3.3.1在胃肠道间叶肿瘤中,胃肠道平滑肌源性肿瘤及神经源性肿瘤的好发部位与GIST的发生部位大体一致,大多数向腔外突出生长或向腔内、外生长,在影像学上难与GIST区别,但胃肠道平滑肌源性肿瘤及神经源性肿瘤发病率较低,而且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
3.3.2胃肠道癌发病率较高,常表现为粘膜破坏、中断,局部形成不规则软组织肿块,管壁不规则增厚、僵硬,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病变范围常较GIST大;而GIST一般表现为局限性软组织肿块,形态可规则或不规则,常不侵及粘膜层,一般认为,粘膜层是否完整是GIST与胃癌的鉴别要点之一[3]。胃肠道癌常发生淋巴结转移,而GIST很少发现淋巴结转移。
3.3.3恶性淋巴瘤是原发于全身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是小肠较常见的肿瘤。本病好发于青壮年,病变范围广,除肠道病变外,常伴有多处淋巴结受累以及肝脾增大,肿块较规则,密度均匀,增强后常轻度均一性强化,对周围肠管常有推移表现。小肠恶性淋巴瘤CT可见“夹心面包征”和“动脉瘤样肠腔扩张征”[3],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两者不难区别。
综合上述,在可疑GIST时,应进行消化道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了解病变与胃肠道的关系,同时进一步行螺旋CT检查,以明确病灶位置、形态、大小密度、范围、和周围组织的关系以及有无转移情况等,为影像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李建丁等.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学诊断.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1.
[2]万德森.提高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认识.广东医学杂志.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腹科.
[3]赵昆(吉林大学)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对照研究.
[4]王诗斌,易志军,彭国洪,刘尧斌,李元武.小肠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全国医学影像学诊断与肿瘤介入治疗技术新进展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