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下的公共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改革与创新分析王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1
/ 2

大数据下的公共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改革与创新分析王敏

王敏

1大数据与公共图书馆

大数据的到来,开启了人们对信息重新管理的新局面。大数据所涉及的资料数据规模巨大、总量甚多,无法透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可以在合理时间内达到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公共图书馆作为知识的粮仓、精神的智库,其对信息的储备必然会由传统的纸质书籍收藏走向电子数据存储的新阶段。随着读者借阅信息及电子书的增多,公共图书馆需要大力提升使用大数据提供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1.1数据存储量更大

巨大的存储功能是大数据最显著的特征,从以往的MB、TB跃升为PB、ZB,已经显示了这一数据存储新时代的到来。

1.2信息种类更多

大数据对信息的存储不再仅仅满足于文字、音视频资料的存储和整理,已扩展到网络日志、图片、地理信息以及XML、HTML等多种类、多格式的信息,既满足了信息经济时代人们的需求,也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对信息的处理能力。

1.3信息处理速度更快

信息处理的速度决定了大数据无与伦比的优势,在大数据时代,信息处理速度基本遵循1秒定律,只有迅速地搜集到有价值的信息企业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迅速占得先机,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也能极大地促进企业综合效益的提高。公共图书馆属于公众服务行业之一,是一个政府财政支持的公共服务机构,服务对象不固定,受众范围极为广泛,其中包括了儿童少年,也包括了中年和老人登上所有的普通居民,其主要任务就是微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大数据的核心指的是利用新型高科技来对现有的产业进行升級和改造,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大数据与公共图书馆的融合是时下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互联网新兴技术包括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极具个性化,可以在丰富公共图书馆业务种类的同时提高其服务质量,有利于以后的发展,由此可见,二者的融合具有一定的必要意义。

2大数据时代下公共图书馆现状

2.1大数据对数据存储能力和计算能力提出新的挑战在信息时代,数据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中,且数据类型一直在扩大,用户在社交活动中所产生的大量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大大增加了大数据的复杂性。为了形成一个知识服务的新模式,公共图书馆要善于分析大规模用户数据,但目前公共图书馆的信息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和硬件基础设施没有满足用户的需要。首先,公共图书馆的现有设备不能满足大数据时代数据的存储、分析以及计算的能力。其次,公共图书馆也面临硬件基础设施和技术人才不足的挑战。因此,拥有完整的硬件设施、处理复杂的数据和信息技术的人才,是大数据公共图书馆的主要挑战。

2.2阅读方式数字化

网络技术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提高了读者阅读方便性,使其可以自由、快速的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信息。读者从最初的纸质阅读发展到在线阅读,直到现在人们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就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在线阅读,没有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的阅读更加自由和随性。阅读方式也逐渐呈现出了新特点:移动化、多样化、数字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了提高了公共图书馆资料管理工作的要求。

2.3服务需求多样化

随着网络化进程的加快,读者对信息的要求也变得更高,需求量更大,要求服务更加专业,内容更加丰富。公共图书馆传统的借阅式阅读已经无法满足时下读者的不同需求,对此为了更好的满足群众,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也应该根据实际进行创新和改进。

3“互联网+”时代下公共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措施

3.1加强数字资源建设

在大数据时代下,公共图书馆要想得到良好的发展必须要加强创新力度,尽可能的满足读者的需求,丰富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注重数字资源建设,这样才能顺应时代读者的需求,具体如下:

3.1.1将纸质资源转化为数字资源

管工作人员需要对馆藏纸质资源进行甄别,人物、地方志、家谱、年鉴等收藏价值较高的可以通过音频捕捉技术、扫描技术、光学识别技术、压缩技术等转化成光盘类的数字资源。根据图书馆的特色和文化建立独特的超文本数据库,进一步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图书馆资料的利用率,同时也可为公共图书馆开展特色信息服务创造条件。

3.1.2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图书资料网络专题数据库

首先要对用户的需要充分了解,应用相关搜索引擎对网上的相关信息的分布进行查询和分析,比较各个站点的资源分布和信息含量以及相关度,随后对其进行整理和分类,按照不同的类型建立不同的专题数据库。

3.1.3提供适合特殊群体阅读的数字资源

特殊群体往往由于身体等原因相较于常人来说具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不方便到图书馆阅读,对此图书馆也不能忽略这一群体的需要,通过调查分析主动了解特殊群体的阅读需求,尽可能的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阅读资源。对于老年群体可以提供一些养生保健、疾病预防、移动设备入门等通俗易懂的知识;对于儿童群体可以提供一些儿童电子读物、动画等内容;对于农民群体,可以提供一些养殖、作物种植等知识。

3.2提供多种文献检索途径

传统的检索途径,是读者利用图书馆数据库系统的搜索引擎来进行文献检索的,而在大数据模式下,图书馆应该建立一个知识检索平台。读者有需要的时候,只需要进行一次检索,就可以轻松获取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让读者可以更快的获取文献。由于各种设备的阅读方式不尽相同,因此需要对文字格式进行适当的加工和处理,这样一来读者无论是哪种方式登录都可以享受到最佳体验。

3.3对图书资料管理业务流程创新和改革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公共图书馆的图书资料管理业务流程,信息技术的兴起改变了公共图书馆的办馆理念,以传统的“馆藏”为主体逐渐变成了以“读者”为主体,使得读者的阅读方式额信息需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种环境下,公共图书馆必须要适应这种发展趋势,对传统的资料管理业务流程进行创新和改革,注重图书馆特色,要以信息技术为主对图书资料管理流程在此基础上进行再造,坚决以广大用户为服务核心,坚持以人为本,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主要途径重新进行业务流程的再造,尽可能的优化公共图书馆的内部结构,争取发挥其最佳使用价值。

4结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时代下,公共图书馆必须要顺应时代发展形势,把握机会,将互联网技术和实际工作相互融合,创新战略思维,根据时下读者的需要对原有的服务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保证服务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和专业性,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的根本价值。

参考文献

[1]郝春柳,杨帆.大数据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J].河北科技图苑,2016,(05).

[2]宋艳霞.大数据时代公共图书馆用户服务创新探索[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6,(06).

[3]张幸格.论大数据时代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创新[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